余志强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工匠精神、产学融合是当前职教界的热点词汇。当前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工匠精神、如何实施产学融合。我国的职业院校一度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德国 “双元制”、英国“学徒制”、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皆取其可取之处,然总不免水土不服。究其因,国外诸种职教模式毕竟无法完全契合国内现实。国内的职教改革一度重视途径的模仿,却忽视职教理念及其精神的萃取。
本文暂且抛开各大职教模式的思想束缚,通过对高职教育现实环境的思考,吸取先人名家杜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精华,基于“校园即为学生学习、工作、研究对象”的设想,对工匠精神回归目标下的新型产学融合模式进行探讨。
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之下日渐缺失。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却非强国。工匠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成为中国迎接工业4.0时代挑战的现实需求。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忽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这就与教育的本性背道而驰了。中国制造将倒逼职业教育追求工匠精神。重拾工匠精神,将其渗透于人才培养之中,使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开启富含技术的精神资源,懂得技术技能的实质。这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诉求。
各职业院校都在探索产学融合,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走出去”,到校园之外寻求政府和企业;二是“引进来”,把企业(或分支机构)引进到校园。如浙江某学院与宁海“县校合作”,以三主体市场模式实现政校企三方合作共赢[1]。再如宁波某学院引企入校共建二级学院,实现院园融合,实践立足区域、服务区域、融入区域的办学之路[2]。
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产学融合是基于学校与企业两大主体间的。若要成功实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其前提是学校能够调动校外的企业、协会以及政府等多方面资源,并共同磨合与协作。然而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多数职业院校尚且难以调动企业、政府资源,以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字面协议,难以真正落实[3]。故基于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的成功案例尚不普遍,失败在所难免。
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杜威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4]。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提出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办成开放的学校,教育的活力就会增强。“在这样的办法下,不论校内校外,都可以成为师生的。”[5]
上述思想启发我们,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就是众多产业的载体。各校纷纷把目光投向企业和政府以寻求教改突破,却把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校园自身给忽略了。校园内各部门及设施的运作必然牵涉诸多个人专业和工种。如物流专业与校园快递,建筑类专业与校园建筑及其机电设备,会计专业与学校财务。既然到校外寻求产学合作不容易,那何不把校园作为产学对象呢?
因此,职业院校完全可以将开办的专业和校园内的项目、工种、岗位相结合,将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工作、研究的对象,构建基于校园的、以工匠精神回归为目标的新型产学融合平台。
前已述及,通常的产学融合模式以校外资源为视角,师生“走出去”或者企业“引进来”,都是基于对校外资源的利用。当前区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和高职院校的自我调试机制都不健全,学校单方面很难调动校外资源,企业、产业与专业教学的对接和融合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实现深度合作和良性循环互动[3]。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相信这会进一步推动改善对校外资源视角下产学融合的政策环境。
本研究产学融合的视角从企业、政府等校外资源转变为职业院校校园本身,着手探索新的产学融合模式和工匠精神回归与重塑的途径。新模式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产学融合由“双主体”演变为“单一主体”。通常的产学融合是产业企业和院校“双主体”的相互作用与联系,院校需要发挥主动性融入产业,并要有联系企业调动校外资源的能力。而在新模式下,产业企业也是学校本身。
(2)产教融合由“互利性”演变为“公益性”。通常,企业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产学持续合作的动力和根本目标。新模式下,“产”与“学”的主体都是具有“公益性”特征的学校。
(3)产学融合由校企“跨界性”演变为学校单方主导的产学一体。新模式下的产教融合是生产和教育要素有机组合的形式,既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性与产业性的有机统一。
(4)产学融合由片面的技能教育演变为追求工匠精神的全人教育。新模式下,通过校园内事与物、时时刻刻、全方位的将工匠精神渗透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将追求完美和极致、精益求精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6]。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阶段,中国制造必将倒逼职业教育追求工匠精神。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里放大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过硬的高技能人才。
基于高职校园的产学融合,其核心内涵是改变校园形态,重新定位校园功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和教学形式与普通高校类似,以教室、实训(验)室内的课堂学习为主。而教室的功能主要是传授知识,重知识传授显然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不吻合。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校园的产学融合,将使校园不再是单单的上课之处,而将成为学生学习、工作、研究的场所。
一切教育都是个人通过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校园不只是一种物质环境,它还包含着一种氛围、一种气质,是校园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7]。将校园生活、学习、岗位相结合,将学习活动、和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合于校园生活和工作岗位(学工交替、集中实习等)中。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实施单位,应有能力时时刻刻、处处捕捉到日常教育机会,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对学生的教育之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陶意识,形成习惯,启发思考,并激发感情和情绪。这也正是杜威所谓“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思想的要点。
教学楼里的教室、实训室是学生的学习场地。此外,校园内的办公楼、宿舍、商场、食堂,以及其中运行的设备系统,也都可以是学习之所。专任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和安全保障人员,所有这些校内工作人员都可以是学生某一方面的老师。也就是说,校园形态和课堂组织形式得以改变,校园内所有的物和人都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学校所有的教职工和校园建筑、设施都是传递工匠精神的载体。
通常的产学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跨界”协作。而新模式以校园及其内部设施的运营维护管理为产学对象,教育主体与产业主体的合二为一。它既是教育性的产业活动,又是产业性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性与产业性的有机统一。
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多年来的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火灾报警与广播、计算机网络、电话、广播电视、视频会议、一卡通、停车场管理等智能化设施已在校园内普及应用。平安校园建设中物防所包含的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安全防范系统的内容日趋完善。绿色校园建设涉及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课题实践也在推动中。这些建设项目的内容正好与本校的土建类专业内容高度吻合。本文即以本校土建类专业为应用案例,探索工匠精神回归与重塑的途径,探讨基于校园的产学融合模式。
可以就近取材,把校园内建筑,以及中央空调和电梯、食堂锅炉、宿舍生活热水系统作为建筑概论、建筑识图与构造、暖通空调、给排水、建筑电气课程的生动教学案例。校园智能化系统、校园安保系统、监控机房等既是理论分析对象,也是实训课程中参观和技能操作对象,还是设计类课程的工程设计对象。新模式下,更应将课程与岗位结合,让学生参与实操工作岗位,参与建筑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
扩大校园内勤工助学岗位,使校园成为学生的工作单位。校园设施归口于多个部门岗位,如后勤公司的水电工、弱电工、锅炉工、空调工,信息中心的网络维护、机房管理,保卫部门的保安巡更、监控中心值班和设备维护,教务部门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维护等。学生可以勤工助学顶岗实习,如加入保安队伍从事监控中心值班、安防系统维护等;加入网络中心从事网络设施的运营和维修;跟着水电工从事机电设备、智能化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这些岗位的职工兼作学生师傅,学生兼作学徒或员工。
高职学生首先应培养的是成熟技术的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土建类专业教师应有能力带领学生为学校提供行业一流的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等服务。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新兴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高职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新课题探究能力。大学理应成为社会先进技术的引领者。若师生传承工匠精神,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创造性,对校园及建筑做一些构思和改造,则有望将高职院校塑造成展现行业先进技术和社会理念的引领者。
高职校园是高职院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7]。工匠精神需要通过氛围营造和时间的积累培育,若师生精益求精完成的成果在校园内为大家所见并所用,那么工匠精神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展现和传承。
基于校园的产学融合模式尽管规避了与校外企业产学合作的障碍和软肋,但也有高职院校自身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要改变现有校内设施的运维机制。后勤公司雇有相应工种的职工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维修和更新则一般采用外包的形式。新模式下,相关工作将由职工、专业教师和学生代替外包单位自行施行。校园设施的运维机制需要改革。
其次要校内众多部门的协调。除专业所在院系外,新模式的实施还涉及后勤、保卫、教务等多部门,相关职工还兼作师傅的角色。这就涉及多部门及职工的职责分工协调和角色转变,需要形成新的部门协调机制。
最后需要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工匠精神。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在职业院校里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同样是日渐缺失。在新模式下,“只要招来学生,泛泛培训个几年就大功告成”的浮躁教育是不适合的。这就需要教师和各岗位的职工(师傅)先拾回工匠精神。
本文所述的产学融合新模式是基于“校园即为学生学习、工作、研究对象”这样一种朴素的职教理念而提出的。这种模式将教学和校园运营相结合,校园变成了师生就地工学结合、传承工匠精神的场所。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所有资源都将整合优化并聚集在学生的培养上来,这将减少纯粹实训设备和场地的投入,并节约办学成本。
通过校园内的事与物、时时刻刻、全方位的,将追求完美和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渗透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小到一个摄像头的故障维修,大到一幢校园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或安装,都成为师生教学和研究的对象,若作为项目任务由师生协作加以完成,并铭牌显示是某班某同学在某老师指导下之杰作。这对师生本人及后来者,都将是莫大的激励。积累若干年后,整个校园内将处处是展现师生智慧的平台。
在这种新的产学融合和校园运营模式下,学生时时处处接触的人与物都成为一种文化、素养和职业的熏陶,从而为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回归与重塑提供一种新途径。于是,师生为学校建设群策群力,学生好学、教师敬岗蔚然成风;积极向上、探索创新的氛围凝聚而成,进而积淀为一种校园特色文化。
[1]宁波推广“校县合作”宁海模式[N].光明日报,2014-7-1:14.
[2]苏志刚,郑卫东,贺剑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机制策略创新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园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47-151.
[3]丁金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0-126.
[4]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顾明远,边守正.陶行知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 职教论坛,2014,(22):66-69.
[7]付春梅,梁敬芝,刘向兵.大学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1,(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