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农
摘要:在城市景观中,建筑色彩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地方特征和文化传统,同时在当今的都市文化创新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当的建筑色彩会对城市文化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将从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结合国内城市建筑规划色彩设计现存的一些主要问题和色彩设计中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探讨国内开展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对城市建筑色彩进行规划及研究,有助于城市色彩的控制和管理,也有助于引导整个城市的色彩设计,体现美观的城市风貌。城市色彩规划的过程就是对城市色彩进行改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能够逐渐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活力、精神面貌和文化风貌。在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色彩杂乱无章或表现力差的情况,对于这些城市来说,城市色彩的规划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改良建筑体的色彩规划,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提升城市面貌,呈现城市精神文明,赋予城市新的发展活力。
1目前城市色彩规划的理论研究现状
国际上,法国、德国、日本和挪威有着领先的色彩规划经验。国际上的一些专业机构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符合本国或者对应区域的应用方法和管理模式。相应的色彩规划理论体系也有着成熟、健全的发展。国际上的发达国家都先后地对色彩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
在国内,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建筑领域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建筑多元化的极端,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相互之间色彩杂乱,毫不和谐;另一种则是越来越多的平庸的建筑,建筑色彩一致,形状一致,缺乏美感和色彩观感。目前,我国城市居民越来越注重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环境,色彩规划逐渐在各个城市兴起,如杭州、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苏州、厦门、澳门等多个城市都开展了对色彩规划的系统研究。但由于相关研究开展的时间较短,目前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存在着众多的原因。
2城市建筑色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城市各区域建筑的调查发现目前建筑色彩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部分建筑与周边环境色彩不和谐;一些沿街建筑色彩陈旧,楼体脏、乱、破,影响城市整体面貌;为了标新立异建筑立面色彩过多,并形成不和谐现象;同一居住区内居住建筑色彩过多,并形成不和谐现象;两个相毗邻的区域,居住建筑色彩反差较大。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第一,现代城市建设的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分工愈发明细化,但相应的色彩规划和管理滞后,导致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产生了脱离,在设计和建设时没有结合周边环境和城市文化;第二,建筑材料有使用年限限制,在一些老小区或者年代久远的建筑,外墙已经出现了褪色、剥落等情况,城市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地进行维护,从而导致脏、乱、破;第三,愈发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雾霾天气让整个城市沉浸在“灰蒙蒙”的色调中;第四,越发便利的交通和人口流动让比较流行的建筑风格、色彩和材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普及,导致了城市面貌趋同化;第五,城市居民对于色彩的追求、认识还有待提高。
3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对于城市建筑来说,所处区域、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色彩选择也有着广泛的范围,暖色调系、冷色调系、无色系或者高纯度系。为了避免因随意选择色彩从而导致色彩混乱的情况,在建筑色彩选择上需遵循以下两种原则:
首先,建筑色彩的设计必须保障建筑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在针对建筑体进行色彩设计的过程中,周边自然环境的颜色、自然材料的颜色已经周围气候环境的颜色都可能是建筑体色彩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建筑师往往需要结合这些因素来选择恰当的色彩范围,进而确定对应的建筑基本色以及对应的点缀色和辅助色。举例而言,在一些长年偏冷的城市,建筑体的色彩可以选择暖色为主,从而使居民在冰冷的气候色彩中感受到建筑体色彩带来的温暖。
其次,建筑色彩的选择安排应当保持整体协调的基本原则。在城市化进展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建筑体往往设计成居住楼与商业楼前后相连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居民楼的色彩和商业楼的色彩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建筑设计师必须在进行建筑色彩设计时,考虑整体协调,保持建筑的主体色一致性,而辅助色和点缀色可选择同色系或同色系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彩。
4建筑色彩规划和设计的几点思路
在国际上,例如日本京都从1972年开始,就以京都内古建筑群的色彩作为整个城市的色彩基调,对后续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再例如意大利的都灵,为了保护都灵特色的城市环境,都灵市政府也是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都灵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了限制。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保持和发扬自身的城市文化和特色上作出了许多努力,这些现实例子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对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或者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懂得保护。而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保护城市个性化发展中,城市建筑色彩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也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发挥城市色彩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城市建筑的色彩时,可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4.1建筑色彩的设计与规划应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富于创新
设计城市建筑色彩时应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尊重城市的传统文化,这有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城市形象的个性魅力。当然,体现地方特色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更加富于创意的应用。
4.2推广适用于我国的建筑设计的颜色体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颜色体系主要有:孟塞尔颜色体系、奥斯瓦尔德颜色体系、德国工业标准颜色体系(DIN)、及日本实用颜色坐标体系(PCCS)颜色体系等。各种工业用色标准在制定中会广泛地参考这几种颜色体系。但是在建筑设计中,这些颜色体系应用起来却存在着一定的不便,因为建筑色彩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情况等的城市其自身建筑常用颜色均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在建筑设计时,需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符合自身特点的颜色体系,这就要求在实际设计建设中需进行现场环境的勘察、取样、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尽可能简便、直观的建筑色卡或色标。另一方面,为保证建筑颜色质量,就必须对颜色的表示能够定量化。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颜色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大多数是定性的,最常见的便是我们用一种颜色的名称来描述颜色,因此常常会出现颜色上的混淆,不同的人在對待同一种颜色的时候,因其个人不同的背景、环境会得出不同的配色结论。因此,在我国急需要找到适合我国的建筑设计的颜色体系并进行推广,建筑施工人员按设计时制定的颜色量值进行施工,而不受设计和施工是否在同一地区的限制;同时监理和检测人员在对建筑施工颜色的质量监测中,可依据建筑设计中规定的颜色量值进行检查,用以评定施工质量的优劣。
4.3重视建筑饰面材料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许多欧美发达国家80%以上的高层建筑外墙装饰均选择使用涂料装饰,而不是传统的面砖,是因为面砖是一种高能耗产品,在生产制造面砖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并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并不符合目前环保节能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面砖的颜色偏向单一,这不利于提高城市的景观。同时,在建筑上使用面砖需使用黏合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砖和墙体的黏合剂老化后容易松动导致面砖掉落,存在伤人等安全隐患,需人工定期进行维护,且修复的难度也并不小。如果城市建筑均采用玻璃幕墙,则又存在成本高、光污染等问题。饰面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气候、材料性能、质量等诸多因素,也有待生产厂家不断开发出适宜于建筑、环保的产品。
4.4专业化的建筑色彩设计
建筑色彩的设计和规划只能由既具备专业的色彩学知识、色彩设计能力和高品味的艺术修养,又熟悉建筑结构及建筑材料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城市以及建筑色彩设计水平不足的现状,使建筑以及城市的整体面貌得到有效的改观。德国以及日本已有研究所专门对建筑以及城市色彩进行研究,但在我国还很滞后,所以也造成了建筑色彩设计的不专业与混乱。因此,我国应当在专业化的建筑色彩设计领域进行深人化的学习与发展,只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基础与实际国情落地结合,才能够创造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