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
科幻影片《银翼杀手2049》在中国高调上映,营销也相当努力,不幸票房惨淡,铩羽而归。一九八二年的《银翼杀手》上映后是“票房惨淡,恶评如潮”,这回《银翼杀手2049》在中国则是“票房惨淡,空评如潮”——迄今为止,所有对《银翼杀手2049》的影评,包括我自己被一家报纸和至少十家微信公号发表的那篇在内,不是隔靴搔痒的老生常谈,就是文青色彩的无病呻吟,全都无法让我满意。羞愧之余,我决定采用“阵地战”形式,堂堂正正发起正面进攻。
我的所谓“进攻”,是要解读、建构、理顺《银翼杀手2049》所讲的故事。下面处理这个课题时,我将遵从如下原则:
一、建构的故事要尽可能有影片中的情节作为依据;二、对于在影片中无法找出直接依据的部分,将参考迪克小说原著、其他科幻影片中的经典桥段等等来建构;三、建构的故事不能和影片中的情节有矛盾,如果有表面上的矛盾,将通过分析尽量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让我们好好见个真章吧!哪怕进攻失败,也好过老生常谈和无病呻吟。
迄今为止,《银翼杀手》的影视系列共有五部作品,先开列如下: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2)
《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Black out 2022,2017,动漫短片)
《银翼杀手2036:连锁黎明》(2036:Nexus Dawn,2017,真人短片)
《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2048:Nowhere to Run,2017,真人短片)
《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2017)
这五部作品中,只有一九八二年的第一部是从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后面四部的故事都是衍生出来的,基本脱离了迪克原著小说。中间三部短片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银翼杀手2049》而拍摄的,讲述二0一九(第一部中故事发生的年份)至二0四九这三十年间的三个重要事件。
这是一九八二年第一部《银翼杀手》留下的谜题:主角银翼杀手戴卡究竟是人类还是复制人?这个谜题非同小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象征意义。
支持戴卡是复制人的重要理由包括:
一、戴卡的“独角兽之梦”暗示他的记忆是被植入的(每个复制人都需要植入记忆,以便有一个自己的“前世今生”);
二、戴卡告诉瑞秋自己不会杀她时,眼中闪着红光(只有复制人会如此);
三、警察局长对戴卡说:如果你不当警察,你就什么也不是。
导演斯科特认为戴卡是一个复制人,他曾表示,他之所以不在影片中明确说出这一点,只是为了让观众自己去发现。
支持戴卡是人类的重要理由包括:
一、影片最初的版本中,戴卡身世清楚,还有前妻;
二、戴卡的“独角兽之梦”是因为他看了瑞秋的资料;
三、戴卡如果是一个复制人,他就不可能像影片中所表现的那样厌恶自己的工作;
四、戴卡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类,巴蒂是一个富有人性的复制人,影片正是用这样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如果戴卡是一个复制人,这个对比就会荡然无存,影片就会大大失去其思想价值。
戴卡的饰演者哈里森·福特强烈赞成最后这条理由,他一直坚持戴卡是人类。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福特和导演的关系一直不融洽,这个分歧或许也是原因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斯科特和福特直到影片拍摄完成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在我以前對一九八二年《银翼杀手》发表的影评中,我一直赞成“戴卡是人类”。
有些评论者以很大的耐心从《银翼杀手2049》中仔细寻找戴卡是否为复制人的种种蛛丝马迹,却忽视了影片给出的最直接的证据——一九八二年的《银翼杀手》中明确指出了当时的复制人只有四年寿命,四年一到即自动报废死亡,巴蒂在和戴卡决战后就是这样死亡的。那么《银翼杀手2049》的主角K在三十年后又找到了老年的戴卡,这个简单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戴卡是人类,否则他不可能活到三十年之后。
如果试图推翻上述推理,必须假定戴卡是当时已经存在的另一种复制人,他们有大大超过四年的寿命;或是戴卡在报废前被改造过了,得以延长寿命。但事实是,在五部《银翼杀手》系列作品中,没有任何这类的情节。所以结论只能是:《银翼杀手2049》选择了“戴卡是人类”这个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也是解答后面诸谜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这个谜题强力示范了电影这种文本可以有多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影片可以在导演和主演始终对“主角是不是人”这个根本问题没有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完成拍摄,而且成为经典。这强烈提示人们,电影作为一种文本,一旦问世就可以由观众自由解读和建构。既然连导演和主演也可以没有一致意见,观众就有理由认为“连导演也可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理解这个谜题的示范效应和象征意义,认识到某些电影文本可以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我们展开下文的讨论是非常有益的。
当年科幻电影的巅峰作品《黑客帝国》系列号称“烧脑”,故有《黑客帝国动漫版》共九个短片,来帮助观众理解《黑客帝国》。动漫短片补充了正片故事的“前传”和一些技术细节。现在《银翼杀手2049》模仿此法,事先放出了三部短片——似乎可以理解为供人免费观看,因为这三部短片网上很容易找到。
三部短片是《银翼杀手2049》的前传,每部十几分钟,各讲述一个重要事件,事件发生的年份都在片名中明确标注了。第一部是动漫,后两部是真人饰演。
《银翼杀手2022:黑暗浩劫》的故事:Tyrell公司的复制人已升级为Nexus-8型,不再有四年的寿命限制。这些复制人被广泛用于战争等高危行业,而“人类至上主义”的兴起导致人类对复制人的仇杀,于是复制人密谋反叛。二0二二年他们劫持了导弹,在全球六个地方同时制造了核爆炸,造成全球大停电,目的是从物理上消除人类存放的复制人身份档案。此后反叛的Nexus-8型复制人得以隐名埋姓在人间生存下来,人类政府则从法律上禁止了复制人的制造。“二0二二大停电”此后成为人们经常提起的历史事件。endprint
《银翼杀手2036:连锁黎明》的故事:人类政府关于复制人的禁令使Tyrell公司濒临破产,依靠合成食品起家的Wallace公司收购了残存的Tyrell公司,再次开发更为先进的Nexus-9型复制人。这些复制人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人类要他们自残甚至自杀的命令。短片主要展现了一个Nexus-9型复制人在政府测试官员面前奉命自残和自杀的过程,残酷血腥,政府官员都看不下去了。于是新一代复制人获准制造,时为二。三六年。
《银翼杀手2048:无处可逃》的故事:当年参与“二0二二大停电”行动的反叛复制人之一莫顿隐居民间,常和一对母女相互照顾。二0四八年的一天,他激于义愤出手制止了歹徒对母女的施暴,结果暴露了他的复制人身份,不得不亡命天涯。
到《银翼杀手2049》的开头,莫顿隐居在一个小农场里,但新一代银翼杀手、警探K找到了他,这场猎杀成为《银翼杀手2049》的开场戏。
在《银翼杀手2049》中,“奇迹”绝对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开场戏中,莫顿面对银翼杀手K的猎杀视死如归,他悲天悯人地对K说,你之所以甘为朝廷鹰犬,情愿替统治者干脏活累活,是因为你根本没见过奇迹。
这是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奇迹”这个词,此后它还将多次在密谋反叛的复制人口中出现。即便是此前对《银翼杀手》故事一无所知的观众,只要看下去也会知道,他们所说的“奇迹”是指这件事:当年Tyrell公司老板的秘书,也是老一代银翼杀手戴卡的情人瑞秋生了孩子。
这里我们先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莫顿等密谋反叛的复制人一说起“奇迹”时不是视死如归就是豪情万丈,仿佛黑夜中的行人看到了指路明灯?换句话说,为什么“奇迹”能成为密谋反叛的复制人的精神支柱?
从《银翼杀手》最初的源头,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开始,复制人(仿生人)的人权问题就一直是主题之一。这个主题当然也很容易平移为“机器人的人权”“克隆人的人权”等等。
要讲人权,就要有区分人类和非人的界限。诸多幻想作品都有自己设想的界限,比如著名的讨论机器人人权问题的影片《变人》中设想的界限是“死亡”——只有会死亡的才可以算人。而在《银翼杀手》系列作品中,从小说作者迪克到导演斯科特,都没有明确提出自己设想的界限,明确提出界限设想的是《银翼杀手2049》,它设想的界限是“生育”:只有被母亲生出来的孩子才有人权。
现在我们开始接触到“瑞秋生了孩子”这个“奇迹”的意义了。在《银翼杀手2049》的世界里,复制人仿佛是没有人权的,人们不必尊重他们。K虽然身怀绝技(看他开场时猎杀莫顿就知道了),仍被同事们鄙视为“假货”,甚至邻居在他家门上涂着“假货滚开”的涂鸦,他也视若无睹默默忍受。
当K的女上司得知瑞秋当年生过孩子时,仿佛五雷轰顶,她命令K去找到那个孩子并且杀掉。K拒绝执行命令,他说“我不杀生育出来的人”。但女上司气急败坏,严令K立即执行,她对K说:“我的责任是维护秩序。”
注意女上司的措辞,为什么一个复制人生了孩子就会对“秩序”造成危害呢?这是因为在《银翼杀手2049》的世界里,设定的人权界限就是“生育”,而“瑞秋生了孩子”这个“奇迹”却模糊了这个界限——这个孩子是没有人权的复制人所生的后代,这个孩子应该有人权吗?站在“秩序”维护者的立场想想,也确实是两难。
K所说的“我不杀生育出来的人”,其实就是“机器人三定律”中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的翻版。这意味着,在K的思想中,这个孩子应该有人权。而这同样也是那些密谋反叛的复制人的共同想法,所以“奇迹”的真正意义是——复制人也可以有人权!这虽然只有象征意义,但足以激励着复制人前赴后继献身于他们的解放大业。
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我们对K身份的判定,所以需要认真寻求答案。
直接引发这个问题的,是影片中K和他女上司的一次谈话。女上司对K说:“你没那玩意儿(指灵魂)不也活得挺好吗?”本来K领受了指示正准备离去,已经走到办公室门口了,听到女上司这句话,他停了下来,一脸受伤的表情,若有所思,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默默离去了。这个细节表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复制人是没有灵魂的,但是K对这个判断已经有了怀疑。
要推测K有没有灵魂,一个路径是注意他的虚拟女友。在《银翼杀手2049》中,K的虚拟女友乔伊很引人注目。她是一個人工智能,她照顾K的生活,为讨K的欢心而梳妆打扮,甚至替K找来妓女充当自己的肉身,好让K享受到真实的性爱。她在用餐时拿起来准备念给K听的书是纳博科夫的小说《微暗的火》,而K每次执行任务后回到局里都要接受的测试中念的句子就出自《微暗的火》。如果说这些无微不至的体贴关爱都是人工智能的设定,那么当乔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弯下腰来匆匆对被打倒在地的K说了“我爱你”三个字,就很像是有“灵魂”的样子了。
另一个可供推测的例子是被K猎杀的Nexus-8型复制人莫顿,他能够激于义愤而出手救助那对母女,在面临猎杀时又能够感念“奇迹”而视死如归,怎么能说他没有灵魂呢?
如果连虚拟女友和低型号的复制人都可能有灵魂,那么K比他们更高级,K有灵魂也就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了。
再进一步看,“灵魂”本来也缺乏明确的定义,它经常和“自由意志”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妨将“K有没有灵魂”这个问题平移为“K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两个问题具有类似的意义,但是平移后我们就可以从影片情节中得到更多的证据了。
女上司严令K去找出瑞秋的孩子并且杀掉,K在追查时逐渐发现自己很可能就是瑞秋的那个孩子,但他并未自杀,而是向女上司汇报称自己已经“了结”了此事,所有的证据他都已经烧毁,只留下他找到的一只婴儿穿的小袜子交给了女上司。显然,K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上司的命令,而且向上司闪烁其词并隐瞒了部分真相。他这样做,当然说明他已经具有自由意志,而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灵魂呢?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K有灵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