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冰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新媒体时代可谓强势来袭,互联网已成为史上最大的信息载体,成为网民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随着高职校园网络的逐步建立与发展,高职大学生成为网民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表达思想、表明态度和观点,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和把握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影响,有利于加强网络舆情下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舆情”有不同的理解,综合张克生、丁柏铨、刘毅等对此有过深入研究的专家的观点,不难看出他们对“舆情”基本内涵的确定都包括了“公众情绪”的概念。鉴于此,我们界定“舆情”是指公众的情绪,究其本质是指公众的社会心理在可见的形势下寻求的表达。网络舆情即指以互联网为载体所表达的公众情绪,是社会情绪在互联网这个可见载体上的公共表达。据此,我们得出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是指高职院校的师生以互联网为载体,对他们所关注的校园或社会问题、现象、事件等公共表达出的思想、观点、看法和态度的总和。它不仅包括高职学生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包括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是对国家、社会和学校不断改善现状的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当前,网民中最大的主体是大学生,网络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同时,网络交流的隐性、便利、自由、快捷等特点,为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土壤。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1.隐匿性和开放性并存
网民在互联网上交流互动时可以隐匿个人真实信息,使用虚拟身份参与讨论。当然,网民表明的观点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或折射匿名者的碎片化信息。同时,隐匿的网络舆情主体亦可随时随地用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通过声音和视频成为信息的发布者。这种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准入方式,充分体现了网络舆情的开放性。正是网络舆情的隐匿性与开放性,吸引着广大高职大学生成为网络舆情主体,他们关注热点,表明态度,表达意愿。
2.多元性和指向性并存
高职大学生尽管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宽广的视野。他们在网络舆情中表现出不同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如关注内容大到国际国内热点新闻、小到社会上某一个体利益问题,兴趣辐射范围既可能是国际赛事也可能是校园趣闻等,网络舆情呈现出多元性。无论是哪一方面的网络舆情都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态度和观点,这体现了网络舆情的指向性。
3.瞬时性和时效性并存
相对于三大传统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具有瞬时性。任何事件传到网上,立即会受到网民不同程度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网民通过跟帖、微博、QQ、朋友圈等参与讨论、表明观点、转发传播,瞬间网络互动出现强大的意见声势,网络舆情迅速形成。同时,由于各类事件频发,各类热点不断涌现,频繁更迭,某一舆情聚焦往往不超过一周便会迎来一个新的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时效性使之不断呈现“更换”“潮涌”的现象。
4.主观性与片面性并存
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一方面,由于受主观个体差异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客观判断和理性思考,甚至有些人把网络交流平台作为个人发泄情绪的场所,形成极具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只是社会舆情的局部而不是全部,当网民获取信息出现片段化、零星化时,舆情主体的观点就会出现片面性,导致错误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
5.难控性和可控性并存
网络舆情主体的任意性和网络环境的宽松性,使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不受限制地对某一关注点自由地发表观点和想法,表达诉求和期待。舆情内容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复杂性、公众情绪的多元性使得网络舆情存在着明显的难控性,但是,难控并不意味着不可控。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培养舆情领袖、把握舆情动态、引导舆情发展,强化积极舆情影响力、弱化消极舆情破坏性等方式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控制。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功能
(一)信息传递功能
互联网作为迄今为止最大的信息传播载体,它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吸引着无数网民的眼球,记录着无数网民的声音,呈现着无数网民的思想。随着网络舆情的蔓延与发展,网民可瞬时了解世界各国发生的大小事件,有选择性地关注事件并对不同事件表达观点和传播信息,从而扩大信息传播范围,充实信息传播内容。每个网民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着,亦是网络舆情强大信息传递功能的支撑者。
(二)平等交流功能
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将指向同一热点问题的网民联系起来,尽管在国籍、地域、年龄、性别、职业、学历、贫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不会影响他们在网络舆情中进行平等有序地交流,而且这种平等的权利无须任何组织批准或任何程序审核。网络舆情平等交流的功能,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虚拟环境下的距离,改变了人们关注社会、交流思想的方式。
(三)舆论监督功能
网络舆情形成中,常常出现关于热点问题的辩论,不同观点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涉及各个不同利益群体当下或未来利益的政策调整、体制改革或治理方略等问题,各个利益群体的不同态度和立场会在很短时间形成网络舆论场,并产生巨大影响力,这对政策或制度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有着不可忽视的舆论监督作用,更为政府了解民意、预判形势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宣传导向功能
网络舆情是公众情绪在互联网上的表达,我们一般可以将这样的情绪分为正面、负面或中性三种。当网络舆情的正面情绪能有序得到强化和巩固后,网络舆情宣传导向功能就会对其他两种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不同情绪的舆情主体冷静思考、理性判断并逐步改变态度和观点,形成共识,融入主流情绪的舆情主体中,获得思想与情感的归属。
三、网络舆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络舆情激发了高职学生的学习意识
网络舆情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文化、生态、教育等一切被人类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网络舆情中热点聚焦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给充满好奇心的高职学生带来了思想冲击,而开放与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更是刺激着高职学生内心强烈的表达意愿。在面对不同热点、不同观点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思想的渴望,激发高职学生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内心需求,激励他们自觉放眼新领域、拓展新知识、关注新动态。
2.网络舆情提升了高职学生的参与意识
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高考不尽人意,他们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多了一种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往往让他们缺乏在人前大胆表达的勇气,害怕出错,担心出丑,在公众讨论时常常选择沉默。随着高职院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高职学生的视野,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平等性和开放性,为高职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提供了空间,大大提升了高职学生参与讨论、大胆谏言的意识和意愿。因为参与,他们增强了存在感;因为参与,他们重拾了自信心。
3.网络舆情强化了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
随着个人心智的成熟和阅历的增加,高职学生的思想逐渐变化,他们相对以前更期待一种价值感和责任感,并开始注重自身价值在社会活动和社会群体中的体现,他们比过去更关注有关国家建设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热点问题。很多时候他们虽然没有深刻理解所关注的问题,但他们内心对于善良、正义、和谐的认同与追求,促使他们积极地表达心中的责任与使命。事实证明,高职学生经常通过网络舆情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帮助、对两岸和平的期盼和祝福、对正义行为的敬佩与赞美等。这种网络舆情的有效互动,培养和强化了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消极影响
1.网络舆情模糊了高职学生的是非判断
在文化融合、思想碰撞、价值多元的网络环境中,网络舆情的监管难以做到及时有效,是非曲直常常难以判断。当关注热点出现观点分歧,而真相又未及时披露时,网络舆情中可能出现过激言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则打着所谓伸张正义的旗号,采用“人肉搜索”“网络人身攻击”等违背道德底线的方式,毫无根据地对事件涉及者进行伤害,甚至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当网络监督没有及时到位、网络维权没有正确客观的价值导向时,阅历尚浅、判断力不强的高职大学生就容易受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是非判断不清,随波逐流。
2.网络舆情滋生了高职学生的不良生活态度
大部分网民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少数网民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些少数网民在网络上以庸俗、低级、搞笑甚至嘲讽的文字或视频诋毁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和事件,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诸如“爹亲娘亲不如钱亲”“此时不享受更待何时”等。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容易得到那些缺乏奋斗目标、缺乏个人主见的高职学生的追捧,滋生他们玩世不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不良生活态度。
3.网络舆情助长了高职学生的非理性表达
虽然高职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有所差异;但他们的年龄层次、心理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都比较相近,他们对网络舆情中热点问题的关注点和思想态度比较相似且容易彼此影响。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中一旦出现非理性的情绪表达,再经过强大的网络媒介传播,必将引起更多的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热议,产生情绪上的同质感,而忽视事情的本质与根源,从而助长非理性表达的行为。一旦这种集聚负能量的网络舆情未被及时控制和引导,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群体性事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学生参与网络交流的不断深入,信息丰富、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如同一把“双刃剑”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客观准确地分析网络舆情的影响,对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周蔚华,徐发波.网络舆情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桑华.高校舆情研究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17(4):26-28.
[3]郭华,杨少龙.“手机依赖症”对高职院校学风的影响及其对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3)62-63.
[4]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周蓓.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