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近年来,中医界常有人士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自身的优势,让广大患者都用中医防病治病,但中医的优势究竟有哪些,却很少能比较全面地讲清楚。笔者经过三十多年临床实践,不断体会总结,归纳比较,发现中医学有很多优势,其它医学体系很难比拟,而这些优势正是基于其正确理念而形成的。在诸多中医优势中,有些业界专家已经形成共识,比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三点,本文不做重点论述,有些优势则是本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的,现对这些优势逐一论述,供同道研究参考。
中医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密不可分,不能对人体轻易分割或破坏,只有保持其结构完整,才能保持自身气血运行的通畅。中医治病时要兼顾整体与局部,如果将其随意分割考虑处置,难免顾此失彼。如果随意破坏人体原有结构,会阻断气血运行通道而产生相应的病变。坚持整体观念不是不管局部病情,而是要努力找到局部病情与整体的联系,找到局部发病的因果关系。中医在治病时,对于局部病证表现不是采用头痛医头的办法,而是从整体出发分析病因,加以调治。例如,很多皮肤病,表现在局部,中医治疗却从全身正邪变化考虑其发病机理,而且判断其发病因素时还要考虑气候、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为患者制订综合的防治方案。
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体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适应社会环境,才能获得健康。人的健康受到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整体观中医会综合考虑发病因素,运用综合手段(不仅仅是药物、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医用手段)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运用情志、运动、饮食等疗法治病,这种做法也是整体观的体现。
辨证论治是指医生通过四诊对疾病的表现、病位、病因、性质、正邪对比等方面综合判断,得出证候类型,进而据此制定治疗方案。中医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抓住患病的根本来治疗,而证候就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有了明确的证候才能做到“谨守病机”,抓住患病的关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在当今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性疾病、功能失调性疾病越来越多,应用多途径、多靶点综合治病,调节整体功能状态的辨证论治体系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理论优势与技术优势,当然正确应用辨证论治,往往也能取得疗效优势。
审证求因是指中医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探求病因,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发病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收集、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亦称为“辨证求因”,它是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中医病因学的一个主要特点[1]。笔者认为,审证求因体现“治病必求于本”之精神,辨证之后的求因有利于选用正确而适宜的手段治疗,对病因的探求有利于抓住病之关键,而且应当进行多层次的求因,力求做到更加精准[2]。
中医主张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健康与疾病,努力探索人体机能状况在一定周期内的变化规律。无论治疗与否,患者的病情都会不停的变化,既然如此,医生也应遵循客观规律,边治疗边调整,不可固守一方,贻误治疗最佳时机。虽然有的中医大夫一个方子用一辈子,但实际应用到不同患者身上,绝非一成不变,无限复制,总会因人而异地对其惯用方剂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只不过外行人很难看清这种改动。
中医治病的总体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自身的阴阳平衡,中医养生则是引导人们保持阴阳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以平为期”。有学者认为,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即是中和,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3]。其理论基础就是《黄帝内经》所给出的经典做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人的生命活动应无寒热虚实之偏,阴阳平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医治病养生所用手段不只是中药,只要有助于恢复阴阳平衡的手段均可应用,比如针灸按摩、情志疏导、饮食调节、音乐疗法、健身运动等。反之,人为地打破原有的阴阳平衡只能导致或加重疾病。
虽然治病方案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越大越好,越快越好,中医注重治病过程中病情恢复的平稳性。尽管医患双方都希望迅速治好疾病,但万事不可操之过急,令病情大起大落,病情变化过快过大会引发新的机体失衡,也就是新的病情。
中医应用传统文化中占主流的认知方法,即经验加直觉。有学者认为这种认知方法是中医学的特色[4],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中医的特色,更是中医学的优势。中医依靠经验和直觉从整体上、宏观上来认识和处理疾病与生命等复杂事物,而不是先把它们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来认识,西方文化则主要是沿着“实证加推理”的方向发展其认知方法。运用这两种认知方法的医生看病就大不相同。医生诊治疾病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病情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患者的过程,而传统中医的认知方法主要有司外揣内、取类比象、心法和顿悟、试探与反证,至今中医仍然保留着这类认知方法,这些看似模糊、原始的认知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临床医生运用得当,就能诊治很多现代的疑难病症,为患者的有效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要知道,患者最需要的是尽快治好疾病,早日消除病痛,医患双方不一定非要从微观层面搞清治好病的机理。很多疾病用现代的检测手段无法确诊,或者很长时间都难以确诊,且无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或者出现人们从未见过的怪病,搞不清病因和发病机理,无现成治病经验,但中医对此类疾病却能通过辨证施治,从宏观上抓住疾病的本质,通过积极治疗反而能够收到较好的疗效,这样就不会因无法从微观层面上确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由于先人采用经验和直觉的认知方法,中医体系产生了很多特有的理论与治疗方法,这在临床上能够指导医生解决很多疑难凶险病症。例如,根据同气相求理论,可治疗诸多病毒性传染病,大大降低这类凶险病种的死亡率。中医有自己的体质理论,很多疾病其实是体质出现偏颇,运用药物可以暂时纠正偏颇表现,但药物一停,病情又会复发,故有经验的中医重视体质纠偏,在用药治病的同时也用饮食、运动、疏导等手段配合纠正患者的偏颇体质。中医在实践中发明了很多独到的治疗大法,如行气、开窍、化湿、袪风、散结、泻火、温里、攻下等,为广大医生提供治疗疑难杂症的得力工具,每每用之,常收奇效。
重视养生防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在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核心,体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5]。治未病的三种情形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瘥防复。中医在临床时所治之病属于“既病”阶段,因此从治未病的角度来说,要注意防变,而且还会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其所患疾病。
中医诊治疾病的手段对患者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望闻问切对机体毫无损伤,常用的外治手段(如针灸、按摩、外敷、熏熨等)安全无害,内治用药在组方时大都尽量选用药食兼用的品种,或者依据丰富的中药方剂配伍理论,巧妙制约毒剧药味,以保证用药治病的同时不至于造成对患者的损害,如有必要针对严重病症运用峻烈药味时,也会强调病去十之六七即停药,转而用平和之药善其后。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用药强调顾护胃气,以保证患者在治病过程中始终有充足的气血生化来源,进而让水谷精微供养周身。治病起效虽然大都较慢,但这是平稳过渡,来得更安全。有人喜欢用药显示自身技术高超,忽略养生的重要性,让大量慢性病患者长年用药,药停则病发,用药则病缓。如此反复,患者的脾胃多已受到伤害,脾胃一伤,气血生化必然受阻,体质随之下降,久而久之,患者康复无望。只有守住治病时的底线,保护好患者的胃气,才有可能保住患者的生命安全,从而为身体康复提供基础。
中医主张“形与神俱”,中医在治疗躯体疾病时,非常注重精神因素对脏腑机能的影响,有经验的中医常常会关注患者精神层面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认清所患疾病的性质,指明患病的因果关系,以便患者能够用中医系统的治疗与康复。
据笔者观察,很多患者虽然以躯体异常表现来就诊,但其病情背后往往有情志因素的影响,当然,这些表现不一定就是西医所说的精神病,中医临床医生对于伴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会及时通过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负担、焦虑、恐惧,帮助其树立信心,找到希望,告知其所患疾病的性质、发病原理、预后及对应的策略,这样自然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当今临床上只重身体,不重心理的现象非常突出,很多患者四处求医,却从未有医生从精神层面上对其关怀、疏导和安慰,而这些恰恰是患者最为需要的。有些患者还在就医过程中受到医生的心理伤害,反而造成病情加重。中医历来重视人文关怀,在孙思邈《大医精诚》中集中体现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高尚医德。原卫生部长陈竺教授说:“和其他学科相比,医学的人文性尤其突出。医学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其基本任务是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而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从个体到群体的身心健康。”[6]中医治病时在兼顾患者身心两个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抓住疾病本质的工具,但并未僵化地剥夺中医对每个患者个性化差异的调整余地。患者的病情表现在多样化,比如同样是肝火上炎,有些人会兼有血瘀证,有些人会兼有膀胱湿热,要对他们正确诊治,必须兼顾其个体的不同表现而处置,认清患者病情的个性差异,需要中医有很好的洞察能力,否则很难判断出不同患者病情的差异所在。中医注重患者个体差异,因时因地因人调整治疗方案,而忽略病情的个性化表现,千人一方的做法,必然让部分患者因证方不完全相符而影响疗效。注重患者病情的个性化表现不是绝对的,也要兼顾其个性中的共性,这种做法才是最合理的。
中医之所以强调患者病情的个性化表现,是因为每个人天生就与其它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他们一旦患病,其病情也会表现出相应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每个临床医生都应注意观察这种差异,并且为患者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治病方案,进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饮食调养的总体原则: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气味合而服之。唐代大医孙思邈论述了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他在《食治》中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
先贤的正确理念为中医合理运用药食治病指明了方向。中医将一切进入人体的物质均予以考虑,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中医看来,食物不只是营养来源,还在一定条件下用来调整人的机能,食物具有一定的偏性。例如:中医有个方剂叫五汁饮,适用于肺胃温病,其组成为甘蔗、梨子、藕、荸荠、鲜芦根。这个方剂全是由食材组成的,与药材组成的配方一样能够治病。药有药性,食有食性,但都离不开温热寒凉,升降浮沉,只不过中医大都对食物性质的研究没有药物那么系统。在临床治病时,中医会让寒证患者在服用中药方的同时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食寒凉性的食物,以便协同中药共同去除寒邪,尽快恢复阴阳平衡。多数中医重视药物的应用,忽略食物的调节作用,这样会让药物治疗效果得不到加强,如果患者的饮食偏嗜本身就是引发疾病的原因,不加以调控,那患者的病症很难治愈。只有药食协同方能收到最佳治病效果。
中医养生治病非常讲究适度,养生治病的措施不可不足,也不可太过。中医组方用药讲求中病即止,追求用药力度的恰到好处,这是适度原则的典型做法。中医主张治病不走极端,因为物极必反,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对此有过精辟的举例:人们为了追求极度的酸味,在醋中加澄汁,结果所得到的不是更酸反而变甜。
有学者研究“中病即止”思想的现代意义,认为它有利于引导医学回归本来价值,有利于防止过度医疗等[7],临床上有个别医生违背“中病即止”的原则,用药没有节制,温补太过导致上火,苦寒泻下导致气陷,以毒攻毒导致中毒。有人为图速效,投药峻猛,病轻而药重,这样势必导致患者机体出现新的失衡,实际上是造成了新的疾病。如对热证患者过用寒凉中药,会导致患者热证表现消失而出现寒证表现,这也是误治的表现。
在中医看来,药物及其所组的方剂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如何正确应用、适度应用,过用补药、怕用泻药都不可取。“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愈病无功”是人们对补药与泻药的偏见,也是迎合患者喜好来选药的不良习气,而中医是反对这种理念的,无论是补药还是泻药,都要用得对证,掌握适度,这样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前面总结了中医学的诸多优势,由于笔者学识有限,难免挂一漏万,还请同道批评指正。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优势是在正确认识与把握人的诸多本质特征的前提下,经过数千年实践积累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的。当今的广大中医工作者对此应当深刻体会,自觉应用,充分发挥,大力宣传,增强学术自信,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更多患者康复。有人总是缺乏自信,打着学习先进的旗号,邯郸学步,不但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好,自身的优势还丧失殆尽。只有认清中医自身的诸多优势,并且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发展中医,壮大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