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不同领域拥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人才对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1]。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中提出要突破发展瓶颈,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进程缓慢,难以与《意见》精神无缝对接,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低于国家战略需求。在协同创新视域下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创新人才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需求背景下,能够实现意识、精神、思维、能力等四个层面的融合,从而取得具有独创性的创新成果的一类人的总称。按照创新成果的形成方式又可将创新人才分为理论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前者主要致力于理论知识创新研究,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后者主要从事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优化现有技术条件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困难。技术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物质积累,理论创新为技术创新谋划发展方向,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发展模式,并将其称为“中国模式”。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David Lampton等著名学者将“中国模式”同西方国家的发展范式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后,在肯定中国近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表示中国应用型创新人才规模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这也使得我国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领域核心技术边缘化问题严重[2]。上述情况对我国顺利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和应对外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风险挑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应下更大气力解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偏软的问题,依靠应用型创新人才引领我国企业走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之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3]。
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一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突出并在系统性教育过程中形成复合技能。能够拥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实践技能,并对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理解。
二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较高,拥有较好的沟通协作与管理能力、出色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在一定程度的工作负荷下始终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
三是具有很好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适应行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团队找准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动,有所作为。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桥头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已经形成多学科、深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格局,为我国社会发展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高校没有兼顾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重理论知识课堂教学,轻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良态势。这一做法淡化了实践育人环节和“产学研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做出贡献。经过大学理论化、知识化为主导的课堂学习后,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掌握的技能单一,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不深,专业实践经验匮乏,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此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并未消除,高校办学模式存在同质化、同型化倾向,偏离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导向。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办学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部分高水平教学研究型院校成功通过内涵式发展提升了核心竞争力。一批高等院校在办学制度和管理模式上纷纷效仿,造成了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同型化问题[4];在“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在提升自身科研创新水平定位的同时,也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建立健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以便于推动师生创新性学术活动更好地开展。
当前,高校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但仍采用教务部门主导学生课程安排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加强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而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尤其在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建设中存在缺失。具体表现为,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率仍需提高,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当前行业发展存在脱节的情况。此外,高校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在课程容纳人数上低于选课人数,使得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地选择其他课程,自主选择权较低,形成了为修满毕业学分而选课的普遍现象,且90%以上的选修课的授课方式与专业课程相同。从上述现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广大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引领性的关键作用,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但当前广大高校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考核、评奖推优等方面以科研成果转化、专著论文水平和数量为主要依据,没有建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激励机制,教师在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果无法作为各项评审的依据,使得教师分身乏术,很难从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中划分部分精力从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师生共建的团队在校企合作中多以横向课题方式开展,高校在横向课题的工作量认定上普遍不及纵向课题,导致教师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多领域交叉性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加,期待着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展身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高校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综合能力有待加强,综合素质亟需尽快提高的问题,例如: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文史类学生的思辨能力较差;由于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特别是精英文化、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力度有待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得到很好的锻炼,难以适应复合型工作岗位的要求。
校企协同联动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拉近产学研协同创新距离,使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目前已成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校企合作多以毕业实习方式进行,学生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参观走访、进行初级化专业操作训练,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良好实践资源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且,校企合作项目数量相对较少,资金经费尚不充足,人员双向流动性较差,矛盾冲突解决较为困难。以上问题极大限制了校企协同联动的深入开展。
在协同创新视域下,以学科间交叉融合为内部依托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校企协调联动为外部依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更加高效地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大规模、高品质的创新人才。具体来说,高校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是创新人才的源头,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持续立足协同创新视角,完善授课模式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立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找准自身定位,结合专业特色,以协同创新为关键,改革培养方案,通过学科间协同、校企联动等方式,着力构建学生复合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总依据,使学生学懂基础理论,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高校应精心组织专家编写符合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实际的课程教材,在课程学习中充分赋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组成团队进行动手实践和走访调研,并对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及时在线评价;教务主管部门应定期召开专家座谈会和师生座谈会,听取专家、师生对协同创新视域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高校应把教师职称评定、评奖推优以及工作量指标核算与创新人才培养情况紧密衔接,制定量化标准,以此激励广大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用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上。并在相关细则的实施中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依据“定期评估、注重贡献”的原则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评判,不只针对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成果量化认定,也对教师育人过程的辛勤付出予以工作量确认;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技项目的工作量权重,使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参与指导学生项目,并对教师指导学生项目数量设置上限,通过这一方式确保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让教师集中精力指导项目完成;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兼职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的教师予以绩效奖励,带动广大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本行业的发展动态。通过以上办法充分激发教师的人才培养积极性,让教师充分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秀素质,打造“热情饱满、责任心强、学识渊博”的教师队伍。
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托学生处、团委、后勤等部门和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团推广创新创业文化,打造“精英文化”,培育“宿舍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打通部门界限,学校各机关处室通力协作,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和其他团学活动,在学科竞赛中培养创新意识[6],在团队中锻炼沟通协作能力,在活动策划中形成组织表达能力,在社会服务中具备实践调研能力,在项目设计中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强,具有一定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学生。
高校应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与企业和实训基地积极对接,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相关课程授课、毕业生答辩等环节,向企业输送科技特派员为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部分问题;鼓励师生组建团队开展校企横向项目合作,引导教师主动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将校企合作项目成果课堂化、产业化,为授课提供新素材,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新资源。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协议,在成果共享的同时实现风险共担,为教师和学生组建团队承接企业项目减轻后顾之忧[7]。学校与企业应该提升合作空间,广泛挖掘合作渠道,实现成果双赢,风险共担,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实践条件,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
在协同创新视域下建立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高校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革新,与企业相向而行,以校企联动为重要外部依托,打造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育人新模式。同时,高校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和经验,兼收并蓄,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