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

2018-02-08 17:11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卵形疟原虫血样

浙江省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分析

姚立农,张玲玲,阮卫,等

摘要:目的:疟疾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可引起2亿多人的感染病例和60~80万人的死亡病例。卵形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虫种之一,主要分布在西非和太平洋西部的某些岛屿,其致病和临床症状与间日疟相似,且同样存在可引起复发肝期裂殖子。在形态学上,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也较为相近,仅依靠显微镜检查对两者进行区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常常导致错判或误诊。本文结合显微镜检查、疟疾快速诊断试纸条(RDT)和巢式PCR检测方法,对浙江省2011—2012年发现的5例输入性疟疾误诊病例进行病原学诊断和鉴定。方法:收集浙江省5例前期误诊为输入性间日疟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样。应用抗凝血样制作厚、薄血涂片,自然干燥、甲醇固定、吉姆萨染色后进行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应用RDT检测试剂对血样进行疟原虫抗原检测;应用巢氏PCR方法(采用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和4种种特异性引物)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对阳性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测序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并将测序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结果:5例患者均为自非洲的归国人员,其中3例归国前有疟疾发病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咳嗽、发冷和发热等症状,偶有腹泻,初步诊断结果均为间日疟感染。本文镜检复核结果显示,4份血样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份(病例1)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镜下可见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和配子体。被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或略肿胀,部分被感染的红细胞边缘呈现伞矢状,有的可见斑点粗大的薛氏小点。环状体核较大,胞质粗厚,且存在一个红细胞内多个环状体以及环状体和配子体重复感染的现象。大滋养体胞质坚实,空泡不显著,呈圆形,疟色素棕黄色。未成熟的裂殖体胞浆呈圆形或卵圆形,无空泡,可见棕黄色的疟色素散在分布。成熟裂殖体可见聚集成团的棕黄色疟色素,裂殖子数约为10个。雄配子体核质疏松,位于中央,胞质呈浅蓝色,棕黄色疟色素散在分布。RDT检测结果显示,5份血样均为疟原虫阴性。巢氏PCR检测结果显示,5份血样的全血DNA均扩增出卵形疟原虫特异性条带(约800 bp),其中1份血样(病例1)同时还扩增出间日疟原虫特异性条带(约120 bp)。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5份血样的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卵形疟原虫SSU RNA部分序列(登录号分别为AB182489.1、AF145337.1、AB182490.1、AB182489.1和AF145337.1)的同源性均为99%,其中1份血样(病例1)的另一扩增片段序列与间日疟原虫SV5 18S rRNA部分序列(登录号为JQ627157.1)的同源性为99%。将5例卵形疟原虫特异性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登录号分别为KC633223、KC633225-KC63228。结论:结合显微镜检查、RDT和巢式PCR检测结果,5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4例为卵形疟原虫感染,1例为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本文检测结果提示:在疟原虫虫种鉴定中,显微镜检查虽作为疟原虫诊断的金标准,但仅依靠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在某些虫种鉴定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在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以及混合感染虫种的鉴定中;RDT检测方法因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而备受推崇,但其在检测卵形疟原虫时常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果,因此在感染疟原虫虫种较难判定时,需进一步结合巢式PCR检测结果进行确诊。

来源出版物: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3, 31(3):221-223

入选年份:2015

猜你喜欢
卵形疟原虫血样
卵形的变化
——奇妙的蛋
枫叶
白描画禽鸟(五)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静脉血样采集量的误差对凝血项检验值的影响
波密紫堇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