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困境及对策*

2018-02-08 16:47
中小学电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微课数学教师

(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浙江兴化 225700)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资源,具有主题明确、短小精悍、设计完整、资源多样、半结构化等特点,它给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微课得到了快速发展,并积聚了大量的资源,其运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在被运用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困境,初步探索出微课的运用原则和对策,旨在促进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现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困境

1.微课选制难匹配

目前,优质微课的数量日渐增多,但有一定的零散性,缺乏系统性,还不能达到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的程度。同时,针对同一内容开发的微课有重复现象,质量也参差不齐。面对众多微课,不少教师无从入手,难以选择。加之多数教师缺乏剪辑整合、按需靶向定制微课的能力,因而难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制出适宜、匹配的微课,导致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效率并不高。

2.活动探究难交互

对于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过程,自主探索发现结论。然而,“微课”是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微课”代替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师生对话”,缺少了留白,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严重剥夺了其主体地位。

3.视频穿插难把控

在运用中选择插入微课的时机、数量、留白和使用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不相同。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对于同一知识点的微课运用,往往穿插时机不当,用时不科学,操作不灵活,把控失度,导致喧宾夺主,淡化重难点,忽略关键点,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传统课堂的整体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适切性原则

微课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微课程资源库中优选、改制或创作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宜、贴切的微课。其运用既要有助于学生的“学”,又要有助于教师的“教”。微课穿插时要适时、适量、适度,切不可为了运用微课而刻意地使用微课,使得微课的运用流于形式。

2.灵活性原则

微课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等节点被灵活地引入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可根据导学单在家自主学习微课,教师通过后台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出错误原因,然后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中,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灵活地穿插微课,必要时要根据学情对微课视频进行有效的暂停、增减和解释;课后,对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的内容再借助微课反复学习,直到学会为止。

3.辅助性原则

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预习、复习、突破重难点,但是,不能成为取代课堂教学的手段,更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要在教师力所不能及时,比如教师无法用语言描述一个图形运动的路线,无法说清楚一个参数变化时曲线的奇妙形状时,就可预先准备一些相关的微课,使学生观看后有所启发,加深理解。

4.反馈性原则

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过程中获得反馈信息后,需要及时地对后续活动予以恰当的调整或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共享微课之后,需要对微课进行多元评价,为以后的微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运用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及时的反馈、评价与反思可以有效促进更优秀微课的开发与共享。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课堂翻转,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的实质是将学习重心前移,运用“微课”可起到预习与导学功能。如在学习苏科版九上《2.1圆(2)》时,由于该课有关圆的概念等知识点较多,如让学生预习定会觉得平淡无味,提不起精神,于是,笔者按需制作了相关微课,学生在家观看后,对“弦、弧、圆心角、等弧”等圆中概念及其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想法与困惑。第二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真实课堂,跟随教师深度学习,从而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直奔主题的特点,新课导入时,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微视频,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如在苏科版七下《7.3图形的平移》导入时,如何呈现生活中的大量平移现象,如何形象展示和区分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变换,如果纯粹用言语描述就会显得笼统、抽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先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然后再以微视频动画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借助微课生动形象地解说图形三种运动方式及其区别,这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调控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把握时机,适度穿插

微课的穿插贵在抓住时机。穿插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学生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相机行事,适度而止,才能起到设疑解难、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笔者在新授苏科版八上《1.1全等图形》时,追问“图形的运动有哪些方式?”由于该知识点是上学期的内容,又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已经模糊了,甚至遗忘,这时教师如果进行空洞的讲解,还会有部分学生稀里糊涂,如再启发引导又会影响课堂教学节奏。鉴于此,笔者在微课库中选出《通过操作,感受图形运动的本质》。学生通过对该微课的学习,既唤醒对旧知的记忆,又节约了时间,增强了教学效果。

4.重复应用,突破难点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的不同,即使教师费尽苦心、想尽办法来突破教学难点,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理解难点知识。教学中若是一味地照顾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势必会影响教学进程,但若放任不管又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后果十分严重。而微课的运用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种困难。如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在数数问题上,由于缺少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计算三角形的个数往往有一定困难。我们可以将微课《巧数三角形个数》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后,懂得了将数三角形个数转化为数线段的个数,再将线段分类计数,渗透转化、数形结合、分类的数学思想。课后学生还可以反复观看,逐步进行转化、类比、总结与提升,达到对知识难点的理解与内化。

5.辅助实验,节约时空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抽象化、严谨性,而且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归纳和实验的方法。如:在苏科版八上《6.3一次函数的图像(1)》中探究一次函数的图像时,需要点燃高度为24cm的五支香,然后每隔5分钟的时间熄灭一支,测量并记录香的长度,以此来探究香的长度与其燃烧时间的函数关系。但是,如在课堂上直接做燃烧实验,一是需要不少课堂时间;二是显示结论的画面太小,观察不清楚;三是学生动手能力差异较大,实验节奏、效果也有出入。数学实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上或教师讲授的现成结论,而需要学生从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得新的数学经验。于是,笔者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录制其全部过程,然后进行剪辑、整合、放大出实验结果,最后制成微课,这样借助微课既解决了上述问题,又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和空间。

6.灵活操作,师生互动

学生观看微课不一定一口气从头看到尾,要灵活地与其他学习活动相配合。如在微课进程中,微课呈现的题目需要学生独立完成,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观看时按暂停键,提示学生思考并尝试练习,待完成任务后再继续观看微课。如遇到关键点,教师可按暂停键,用颜色线标识或在黑板上提炼出关键词、公式、规律等,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思维活动情况,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使其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此外,在微课讲解过程中,教师心中要想象、模拟一对一帮助学生的情境,这样有助于教师转变角色,增加微课的互动感,使得微课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

7.脉络梳理,动态呈现

一节课结束后,往往都要进行课堂小结,通常是“你一言、我一语”。由于时间关系,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缺少层次性、系统性。如:在苏科版七上《6.2角》这一课结束前,笔者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与情感态度等角度进行归纳,再动态呈现微课《角的知识结构图》。该微课先对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和差关系、度量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就其整合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回顾,具有较好的引领效果。另外,平时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些精彩生成、经验与方法,课后可安排学生将自己归纳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规律和方法,以“微课”的方式将其固定化,录制成一个学生自己小结的微视频,这样就能够将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积累、优化、共享和传承。

8.查漏补缺,拓展延伸

一堂数学课后,有的学生对所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如学生在解决“将军饮马”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只能在定直线上找到这一动点,使得该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但对其缘由往往知之甚少,对其变式及拓展运用也是云里雾里。希望这些没有弄清缘由、似懂非懂的学生在课后自己能够恍然大悟,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长此以往,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质量产生消极影响。鉴于此,笔者提供了系列微课《为什么是最短路径?》《最短路径的变式与拓展》,对学生课后深入理解最短路径问题起到十分有效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也便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总之,对于微课的开发与运用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既不能盲目追风,滥用误用,也不能一味排斥,忽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应避其所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邓昌滨.例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学,2016,(04):3-5.

[2]周海斌.摭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误区及有效策略[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6,(04):27-28.

[3]葛余常.运用微课拓展初中数学教材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7,(03):62-64.

[4]李文翎,夏薇,冯业枫.微课在基础教育中的推广与应用研究—以地理学科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1):4-6.

[5]李俊.微课在国内教学应用中的误区及建议[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225-225.

猜你喜欢
微课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