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阅读一些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时,常常会有类似的感悟:其实这个研究问题我们也曾经考虑过,但作者们在文中所进行的研究设计的确精妙,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之相对应地,《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在处理作者投稿的时候,也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遗憾:作者选择了一个很好的研究问题,但是研究设计上考虑不足。当评审人提出修改建议时,作者已有的研究设计却无法很好地回应这些建议,于是多半只能选择退稿或者是推倒重来。
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来看,研究设计无疑是其中最具创造力的环节之一。好的研究设计,可以更好地对我们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探究,也是连接管理现象、学术问题、理论基础、数据方法等要素之间的关键桥梁。只不过,从研究的产出——学术论著来看,研究者们在研究设计环节付出的努力很多时候却并不显见。这样一种隐形的投入便可能会给学习者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似乎并不需要在研究设计这一环节投入过多的精力,高水平学术成果也可以产生。然而,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说的那样,研究设计不仅仅包含了一系列明确的规范,在很多时候还蕴含着不同研究者所形成的隐性知识。
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学术规范性不断得以强化的今天,部分研究者对于研究设计的重视仍略显不足。特别是,在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的实证研究中,存在着匆忙设计问卷开展数据收集、对变量选择与模型理论基础缺乏深入思考的情形。这种研究设计上的不足,往往会在后续的论文写作和投稿环节凸显出来。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我们认为在研究设计环节应该尤为注意以下三点内容:
一是理论概念与数据之间的一致。当前主流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学者们为了探究某一研究问题,需要将抽象化的理论概念操作化为具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数据既包含定量形式的数据(如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中),也包含定性形式的数据(如文本、访谈、案例素材等)。在研究设计环节,研究者就需要明确当前研究中理论概念需要操作化为何种数据,以及概念与数据之间如何确保一致。不少研究中存在的硬伤问题在于,针对数据的分析近乎完美,但由此得出的结论却并不能与研究问题和理论概念进行呼应,从而无法对研究问题做出足够的回应。
二是选取恰当的研究与分析方法。延续上一点,研究者同样需要在研究设计环节,就对即将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选择,而不是在数据获得之后再考虑如何分析。当然,如果研究本身需要采取或发展一些非常前沿新颖的研究方法,或许需要进行一定的试验。对于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而言,事先谋划好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在收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同时能够有助于提升数据质量与准确性。
三是充分考虑竞争性或替代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研究模型主要是分析型的,即单个研究关注于某一个更宏大问题的一小部分。这就意味着,除了研究者特别关注的模型、机制和变量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其他也会产生相关影响的竞争性或者替代性模型、机制和变量。在研究设计环节,研究者同样需要对这些“其他的可能性”有充分的考虑,并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
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而言,学术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的质量提升同样意义重大。不过,学术规范和严谨并不应该仅仅是体现在最后的成果上,而是要求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严谨标准,从研究初始就以更高的质量要求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设计。我们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研究设计会帮助研究者有更大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