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问题学术化

2018-02-08 05:56罗文豪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学者角度

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对管理研究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进行了不少批判性的分析。尽管不同的学者和实践者所持立场不大相同,但还是在不少原则问题上有着相似的认识。毫无疑问,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属性,这就意味着脱离实践的研究终究既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也很难产生理论上的创新突破。有关于管理实践与管理研究的对话和联系,我们可能无需再去争论“应不应该、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更多地应该着眼于“如何做”。

从管理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去关注实践显然又不等同于开展纯粹的实践研究。事实上,绝大多数管理学者或许更适合于从事学术研究,而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胜任管理实践工作或是管理诊断咨询等。作为学者,更需要践行的学术使命可能仍然是从管理理论和研究的角度,对管理实践背后潜藏的规律性认识加以揭示,从而为实践者提供超越当下实践的洞见。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在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历来重视刊发关注现实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每一个栏目也都期待和欢迎那些扎根与来源于实践的研究论文。然而,如果论文只是满足于对管理实践进行描述,甚至于连准确深入的描述都做不到,而完全缺乏理论上的思考与发展,其刊发价值和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

由此看来,对学者而言,弥合管理实践与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路径应该是“实践问题学术化”。事实上,实践问题与学术问题在多数时候并非一一对应的。例如,海尔、华为、小米等企业推行的管理实践变革,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多样化的理论升华和发展。同一种实践现象背后,可能蕴藏着不同的理论与学术问题;在多种不同的实践现象背后,也可能是潜伏着共同的本质性学术问题。在实践问题和学术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并没有那么容易,但二类问题之间的隔阂或许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首先,学术研究不仅要描述出实践问题,更需要明确指出这一实践问题对应的某一个学术问题。二者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一篇研究论文只要能锚定其中一个学术问题并给出充分解释便已经足够。举例来说,今天的组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常规的工作与雇佣方式。对应于这一实践问题,学者们既可以从组织-员工关系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雇佣模式和劳动关系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系统的角度切入。

其次,在对实践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时要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当前的管理研究中有一种倾向,似乎看到某种现象很独特便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管理理论。例如,当我们发现本土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西方管理模式有所不同时,就大声呼吁开展本土管理研究、构建本土管理理论。然而,真正的特殊性背后往往还是潜藏着某种一般性认识。当我们超越单个的实践,或者真正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时,便很可能发现那些多样而特殊的管理实践事实上是“异曲同工”, 或者只是某些一般性理论在特定情境条件下的表达。

最后,实践问题学术化离不开对于管理实践本身客观全面的认识。当前组织中的管理实践愈加复杂和模糊,这意味着学者们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准确去解读特定的管理实践,甚至有可能出现偏差与误读。如果基于一个认知出现偏差的管理实践去开展学术探索,无疑是价值有限的。由此,在对实践问题进行学术思考时,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地从多来源(领导者、员工、外部成员等)、多方式(问卷调查、访谈、文本材料分析等)、多侧面(如对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差异化影响)地认识和解读具体管理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寻找和建构出适合的学术问题。

推动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融合对话需要多方主体的努力,学术管理部门、高校、学术评价体系、期刊与会议、学者自身等各方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行动。在此过程中,《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国内唯一专注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学术刊物责无旁贷。我刊一直赞赏和认同“学术-实践深度对话”的理念,也热忱期待未来有更多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高品质学术论文在我刊刊发。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学者角度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神奇的角度
学者介绍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