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斯人,吾谁与归?

2018-02-07 00:30苏思蓓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斯人庙堂爱妻

苏思蓓

“苍天存千古,多少兴亡事。天行自健,春夏秋冬。万物正,己自强。”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几句词,自此便一见倾心。

落笔时他或许正在仰望夜空,那个年代人们还能清楚地看到天上飘过的云霭,把银河里迢迢的二十八星宿一一数过。我想这该是有怎样一派慷慨大度,浩然正气,才能落笔如是。悠然清远的字字珠玑之后,暗含一颗清白纯良的赤诚之心,暗含文人如松如竹的清正风骨。

于是我翻开重重史料,试图在那些久远的叙述里,勾勒出那位词人的模样。

他叫江瞻,北魏人。几页泛黄的纸,数百繁体字,便是我所能了解到的,关于他五十八年的全部人生。

人们都说他有逸群之才。本已生得俊朗潇洒,偏又有过目不忘的好本事,出口即是赋,落笔便是洋洋华章。他本无意于高居庙堂,只愿与三五好友为伴纵览山水,吟诗作画,偕青梅竹马的爱妻隐于襄阳,于此乱世终了一生。

可偏偏那日他在游山路上遇到战乱。他经过时硝烟已尽,烽火已散,唯余断壁残垣,哀鸿遍野。他缓缓走过这场杀戮的残局,望见淋漓的鲜血,听见悲苦的号哭,只觉得心越来越冷。

他看到突然成了寡妇的年轻女子,以及瞬时失去了父亲的天真女孩。女孩开始还试着唤醒自己的父亲,可他的身体越来越冷,她便不再言语,呆呆跪在一旁,神情恍惚地望着远方如血的残阳。

那一刻,他眼眶泛红,几欲落泪。不忍看,也无力再看,他离去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那一年他与兄长游学,自襄阳直至北魏。此番契机,竟遇到孝文帝。孝文帝开明通透,求知好学,与他想象中的帝王大有不同。几人谈得投机,孝文帝邀他出山相辅。他迟疑了,留下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那一夜,天阶月色凉如水,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耳边回荡着孝文帝的诚恳相邀,眼前浮现出那日路过的村落、散落的废墟和女孩绝望的眼神。

495年,江瞻出山,时年廿五。

人们都只道他是个文弱书生,没曾想他还有武功韬略。他“定歧州,抽刀刺山,没而不能拔”,将士俱是心悅诚服;他擅制兵器,推行木牛流马,连弩奇阵;齐魏一战里,他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终取得北魏大捷。

他带着北魏走向全盛,引着天下到了太平。人们想,此时他该歆享荣华富贵了吧。他却不取分毫,隐居襄阳,与爱妻自食耕种。

孝文帝慨然赞叹他:“心性极好,宠辱不惊。”

“江舟泛亭上,或去离心间。是非不得语,唯有怡人情。”

他退居江湖之远,坐倚栏杆,友朋相伴,清波浮影,笑弄月船。

有人问他为何离了庙堂纷争重返山水,他停了手边瑶琴,怡然作答:“情如山水应堪论,名似浮云岂足叹?”

我想,所谓士人风骨,应当如是。

一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或许也是种快意。在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在繁华似锦里吟诗作对。可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后,“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潇洒下,只怕都有一份怀才不遇,都有对世事的失落无望吧。

或许他们当真物我两忘了,可他们抛弃的是那个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尘世,封锁的是本可变迁天下的横溢才华。而我心中的真士人,该如范仲淹笔下所写的,“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也曾目睹不幸的生活、破败的统治,也曾被奸人驱逐,彷徨流离,可他们的选择,并非一味消极避世,并非悄然隐逸山林,而是直面惨淡与痛苦,毅然担当。

有人道,先天下忧,偏又后天下乐,居庙堂高思,处江湖远亦思,真不知有几时欢喜之日,只怕相随者稀。

或许确然,可若少了痴人如是,担当天下,心存高远,又何来太平盛世,光明坦途?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endprint

猜你喜欢
斯人庙堂爱妻
钗头凤·痛悼爱妻
坎(外一首)
黄文麟
我在街上走
从“庙堂”走向“民间”
卢迈行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
寄诸吟友
乍然
我在街上走
昨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