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效率

2018-02-07 19:23郑丽芳
黑河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解决对策

郑丽芳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也可以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起到重要作用。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小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努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以此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低效;解决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至上的观念已经改变,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新的培养方向。在此背景下,对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更加高了。课堂效率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并探讨相关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增加课堂趣味,提升教学成效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小学生兴趣缺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注意力较难集中,在课堂上容易走神,专注力和耐心都有待提高,因此,小学生在听课时容易分心,对知识的吸收不足,影响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内容较为枯燥,包含大量的计算和概念,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这与小学生开朗活泼的性格相冲突,因此,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小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不顺利,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

针对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的课堂低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編排来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或教学活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可以准备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通过剪裁、拼凑观察来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这时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透彻,同时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有效提问,实现互动高效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教师的节奏积极思考和探索,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很多数学教师都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设置很多提问环节,但是,课堂中仍然普遍存在无效提问的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单纯为了提问而提问,设计问题时缺乏针对性,问题与教学内容相脱离,这样不仅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帮助,反而会因为问题琐碎而浪费教学时间。同时,由于大量缺乏针对性的琐碎问题分散了学生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注意力,学生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引领,是传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最佳的切入途径。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全面思考,精心预设,以保证预定教学目标的完成。问题设置的核心要求是简洁明了和有针对性:首先,在学习新知识时,要针对与旧知识的易混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认识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加强理解和记忆;其次,针对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入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时,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平行线的概念和特点,巩固旧知识后再引入新知识的讲解,过渡自然,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再次,针对可以扩展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提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展知识体系。教师只有不断提高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鼓励自主探究,促进自学高效

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方向。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思考、探索和研究,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决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量做习题,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思维受到束缚,这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所以很难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授课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同时,加深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了解,将更多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内角和。有的学生用量角器量,然后相加,有的学生用剪刀把角剪下来拼凑,计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任意形状的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规律,最后引出相关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强化小组讨论,实现集体高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组讨论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肯定和认可。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积极,而有的学生不愿意发言,小组讨论成为个别优秀学生的表现场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二是学生在小组中发表意见时往往各抒己见,不能认可接受他人观点,甚至因为观点分歧出现打闹或争吵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活动;三是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小组讨论,一些较难的问题讨论不出结果,而简答的问题不值得讨论。但是,有的教师不加鉴别盲目实施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不仅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效率,造成课堂教学低效。endprint

小组讨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精心选择小组讨论的内容,不能为讨论而讨论,要确保问题有讨论的必要性;其次,进行分组时每组学生的人数不能过多,同时明确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能够在讨论中切实得到提高;再次,教师对小组讨论加强指导和管理,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倾听别人意见,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保证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小组讨论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合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实施科学评价,实现发展高效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较为严谨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对标准答案过于重视,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过程了解不足,对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关注和保护不够,很多学生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思维受到禁锢,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影响了数学学习的长期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避免过于关注结果,而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加强重视。如果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要耐心询问他们的想法,在指导的同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学习的长期高效。例如,在学习基础加减法时,教师通过实例引入教学,把6个桔子分成2份,怎么分配,学生纷纷给出答案,1和5,2和4,3和3,都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有一名学生的答案是半个和五个半,这时教师不能草率评价,而应该询问学生是如何思考的,然后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同时为今后分数的学习做好铺垫。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包红莲.试论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

[2]孟海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耗低效问题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5,(11).

[3]陈文香.学生能走多远 教师就走多远——从有效教学设计看高效课堂教学[J].教育革新,2012,(11).

[4]殷红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2,(05).

[5]钟晓彪.改变教学观念,倡导高效的教学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04).

[6]卓淑敏.讓“减负”不再是口号——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1,(07).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解决对策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