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高职非电类专业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了发挥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时代适应性,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基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重构,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关键词:任务导向;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211
1 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概述
1.1 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导向法”源于“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做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宗旨是在具体的任务驱动下,师生一同围绕某个具体任务进行互动交流,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以“任务为线索,教师为导引,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达到掌握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目的。
1.2 任务导向教学法的优势及特点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个体及团队主体作用。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并且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在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扮演设计者和组织者,着重精心设计每一个任务,让每个任务都含有定量的新知识点,同时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独立思考空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提升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不断的从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自我自信心,团队凝聚力,努力使任务做到最好,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探究的核心素养。
2 我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专业及学生情况分析
2.1 我院非电类专业情况
我院在几乎在所有工科类高职类专业中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供用电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民用爆破器材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等。
根据上述不同专业对这门专业基础课的要求,大体上可把上述专业大体分为四大类:机械类、机电类、电气类、设备类,针对这几类专业类型,开展有针对性开展相对应的教学单元及任务的设计,同时根据每个专业大类的实际需要,进行扩展性的教学任务及项目设计。
2.2 我校学生情况分析
这几年由于高职院校大幅的扩招,且许多专业进行文理兼收,导致学生的入学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基础差、底子薄,不少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能动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甚微,甚至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对个别学生来说就是听天书。为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及学生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革显得非常重要。“互联网+时代”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对旧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革新。培养学生未来的学习力才是课程教学的宗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个体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养成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3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蕴涵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群体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力、方法力、沟通力、协调力和团队协作等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群体自身的的学习能动性,自主完成既定任务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提出的新时代要求,更为学生客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基于任务导向的(非电类)《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重构
4.1 明确课程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是:通过任务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能力。
4.2 教学内容任务化
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任务化:
任务一 纯电阻电路的分析-(子任务手电筒电路的分析制作、LED面板制作);任务二 晶体管电路的分析-(子任务爱心流水燈的分析与制作);任务三 集成器件电路的分析-(子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制作、线性稳压器的分析与制作) 任务四 逻辑门电路的分析-(子任务数字逻辑笔的分析与制作);任务五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子任务多路抢答器的分析与制作);任务六 电动机的控制-(子任务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任务七 室内照明电路的分析-(子任务室内照明LED灯的分析与安装、照明配电箱的设计与安装);任务八 配电箱的电路分析-(子任务工厂及小区环境下配电箱系统的电路分析)
4.3 教学过程组织实施设计思路—以任务一 纯电阻电路的分析为例(见表1)
本项目或任务实施按照:8学时:分组建议:学生6人/组,一个班30人,每班设技术总监2人,每组设组长1人。
从上述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设计与重构看出,以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我探究、团队协作,实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构建,更好的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师由“传道授业”变为激励者、引导者,敦促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学生变为真正的教学主体,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更体现了过程性评价有效性和科学性,而非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性。
参考文献:
[1]雷昌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架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60-61.
[2]刘松林,谢利.行动导向理论的教学论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9(13):12-17.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立项项目“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非电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项目编号 :Gfy16-2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孙浩文(1980-),男,陕西户县人,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电气技术、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教学及科研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