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批判地分析《梦的解析》后提出自己观点,即梦是“思想代谢”的反映。解释了有意义的梦。
关键词:梦的解析;意识碎片;代谢;梦的意义
作者简介:郭志强,曾就职于洛阳市河南六建联合加工厂。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
引言: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第一次试图用科学方式来完成梦的研究,意义重大。重读此书,在肯定其开创性价值之后,略发表一点个人拙见。
1.资料与方法
1.1自由联想
全书以自由联想方式开始梦的研究,首先对每个梦的细节都进行冗长的联想解析,由此到彼不断树枝状的发散,给人感觉梦是如此复杂。如“植物学论著”的梦(梦的解析,179页,见参考文献),由梦中情景——植物学论著的书联想到古柯碱,由古柯碱联想到医师,进而又联想到和他的谈话,由此似乎找到梦的来源。以梦本身材料为线索的联想才具梦的意义。
其次,不一定每个梦的细节都有意义。个人认为梦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相互嵌套的意义,主要材料才反映梦的主旨。
1.2算术的梦。书中对数字意义的分析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勉强拼凑到一起的,“反愿望的梦”的解释也没有多大说服力,两者证据不足,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而勉强组合和曲意解释,不能苟同。
1.3同意梦中材料组织方式的描述,即凝缩、置换、象征等。但没有那么多性的象征意义在里面,性的象征意义是以个体生活经验和思维为蓝本,个体之间略有不同。稽查制度和伪装也没有那么严厉,这两者和清醒状态下的忌讳和不愿明言遵循相似道理,很平常,只是伪装还会因梦材料的局限性造成。
2.結论
作者把那么多的梦都统一归结为“欲望的满足”,似乎梦又变简单了。一部分例子具有典型的说服力,如“梦是欲望的满足”章节所举的例子。另有一部分梦解析得晦涩难懂,或者很是牵强,如“一个奇妙的梦”(梦的解析,181页)和作者认为是患者“为了证明我的理论不对”而做的梦。
3.讨论
需要明确的是,梦是大脑的功能之一,必然有它的作用。作为一种“思想”,必然也遵循意识的基本规律。
3.1梦的成因
人体活动会有代谢产物,意识也是人体的一种活动方式,同样会产生代谢废物。这些代谢物质积存在人的大脑,形成意识碎片。它们要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个体的正常运转。这些“意识碎片”的代谢,就是梦的成因。
梦是睡眠时大脑对遗留的琐碎信息的整理和“删除”时的反应。因被整理或删除,梦容易遗忘,引起强烈感情或反复出现的梦则可能被记住。
3.2有意义的梦
3.2.1梦的分类。一部分梦完全是对垃圾碎片的处理,如白天不停拧螺丝的工人晚上梦到不停拧螺丝。一部分梦来源于早期或近期未被处理掉或未被处理而压抑下的思想或愿望。很多梦两者兼具。后两种梦才具有潜意识的被解析的意义。下面主要讨论这一部分梦。
3.2.2梦特征和意义来源。梦是潜意识活动的产物,同样遵循潜意识思维规律。不同的是梦材料来源于脑中残存的或睡眠中刺激产生的意识碎片。这些碎片来源于对现实事物的记忆、联想、想象,脱离不了现实事物,因缺少统一性、整体性,组织出来显得荒诞,这对梦意义的显露形成了“神秘”的屏障,引起了许多曲解。
可见,梦的意义先于梦而存在,梦是对它的触发和反映。
3.3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仍可借助弗氏理论中的正确方法进行,只是方向不应全部归结为欲望的满足,而是潜意识中五彩的思想。梦的意义被发现后梦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后此梦一般不会再出现。
一个梦可因思想的延续由一材料跳跃到另一材料,或者因材料的“提醒”由一思想跳跃到另一思想,而材料却可能联结在一起。梦的解析就是领悟这些隐含的主线,把它从潜意识状态挖掘出来消除掉,或者意识到。
3.4梦的普遍性推测
个体可能像代谢物质一样也在不停地代谢“意识”。清醒时代谢缓慢,以意识为主导,“太阳出来后,星星就不见了”,我们觉察不到“梦”的存在。睡眠是人体也是大脑修复的高峰期,深度睡眠时通往“觉知”的大门即前意识关闭,同样觉察不到。到了快速眼动阶段,个体进入浅睡,觉知大门似开未开,朦胧的觉知“影子”“映入”意识,就有了梦境。
当梦强度足够大,冲开了前意识大门,个体就惊醒了。
4.个梦的解析
下面是我经历的梦境中的两个,它们都多次发生,解开以后就停止了,由此可见一斑。
我紧攀在高楼顶端侧面。高楼墙体由钢筋骨架搭成,不停前后摇晃,我很担心掉下去。后两次梦中我彻底撒了手,从顶端坠落……我醒了。
解析:由我的生活意识领悟,高楼象征着我的母亲。我想抓紧她,依靠她度过人生。但她对我的态度使我内心早已明了那种依靠并不安全,即靠不住,随时会“掉下去”。当我领略到自己真实的内心,我彻底放弃,获得了精神的独立。
奇妙的梦境给我们许多乐趣。只要我们把梦中意境与经历中的相似意境联系起来,运用置换、象征、凝缩等析梦方法,对梦增强领悟,会使我们拓展乐趣,并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著;花火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
[2]潜意识思维与心理密码/健康文摘,2015.10第9卷。
[3]再谈心理密码/医药卫生,2017.4第2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