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2018-02-07 21:18林厚暖
考试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设计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提升该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质量,其实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探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一、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现状有了明显改善,课堂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似乎课堂教学设计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堂教学设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实际情况的忽视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而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的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是,纵观现阶段各初中学校数学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往往在学生实际情况这一因素中欠缺考虑,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够理想。

2. 教学设计形式化严重

新课改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要求更加严格,受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要从课堂教学的设计出发,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刻意迎合其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形式化问题严重。

3. 学生课堂配合度不高

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学生的配合密切相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课堂教学将会更加有效的进行。有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本身是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这其中既有教师实施方式的影响,又有学生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从而影响教学的效率。

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1. 重视对学生原有经验的设计

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出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符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对数学学习的认知上,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更加满足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开展“有理数的乘方”的课堂教学时,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教师从“折纸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问题:如果A4纸的厚度为

0.1mm,理想状态下,对折1次为0.2mm,对折2次是多少,对折3次、4次、5次又是多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计算,1次、2次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是4次、5次……的难度却越来越大,此时学生会迫切希望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辅助计算。于是,教师此时趁机将“乘方”的概念引出,并引导学生进行“折纸问题”的计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方”知识内容,增加对“乘方”的印象。

2. 重视对课堂数学问题的设计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通常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被动式的学习状态,严重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新课改的要求相悖。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树立新的教学观念,这样课堂教学的设计也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予学生相应的问题用于思考并分析解决。比如,在讲解关于“勾股定理”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在学习这一小节的知识内容时,都知道直角三角形一定会满足“勾股定理”。于是,教师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勾股定理一定在直角三角形中才能满足吗?给出时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小组认为是,有的小组认为不是,不管学生的答案是对还是错,这一个探究的问题,其实际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保持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

3. 重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新课改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向學生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而这得益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重视对数学活动的设计。以“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判断全等三角形。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不要急于抛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而是让学生动手画出一个△ABC,角A为30°,角B为60°,AB长5cm,将其剪下来,与其他同学的进行对比,看看是否重合,然后再变换角度和长度,继续进行对比。活动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此时学生会发现: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对应夹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全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日后面对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相关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将其解决。

四、 结语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学生的数学素养乃至今后的学习生涯,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课堂教学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设计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升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视,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的效率,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国坚.关于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条建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1):45-45.

[2]向家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中外交流,2016,45(26):203-204.

[3]徐文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S1):181-181.

作者简介:林厚暖,福建省福州市,福清教师进修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