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再解

2018-02-07 16:50徐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阿房宫赋金块或事物

徐勇

被称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阿房宫赋》历来是多种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对其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注释为“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铛,平底的浅锅。砾,碎石。”同时,教材后的“积累与应用”部分,认为这句话中“铛”“石”“块”“砾”存在词性活用现象,并解释说“铛,本句指‘看作铁锅;石,本句指‘看作石头;块,本句指‘看作土块;砾,本句指‘看作砂砾(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编者反复解释可谓用心良苦。从课本注释来看,明显其中存在“以鼎为铛”“以玉为石”“以金为块”“以珠为砾”的意思。那么应该“铛”“石”“块”“砾”是名词的意动。但名词的意动,通常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两个名词连用通常是前面一个名词活用为意动。比如苏轼《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就是“侣”和“友”名词活用为意动。于是编者尝试第二种解释,即“铛、石、块、砾”四字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看作铛、看作石、看作块、看作砾”。可是,两个名词连用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不是动宾结构就主谓结构。据此,“鼎、玉、金、砾”就应该是主语。可本句主语很明显是“秦人”。故这种理解也解释不通。

其实“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句,很早就有各种争论。总结起来,不外两种方式的解读。一种是从语法层面分析。除上述两种解释外,另有人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意义上是“铛鼎石玉,块金砾珠”,课文表述是为了押韵的需要。姑且不论,《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而不是骈赋,并没有押韵的必然要求,就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这句,本身就不是骈句。且“石”“惜”是入声“陌”韵,“砾”是入声“锡”韵,“迤”是上声“纸”韵也不是一个韵脚。另一种从修辞角度,认为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如“鼎像铛一样多”,卻忽视了修辞不能是同类的事物的要求。

那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这句话没有任何的活用现象,就是名词的并排表达。相同的例子,文章第2段“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就是一例。此句没有出现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细细比较下,两句的结构是类似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后面紧承“弃掷逦迤”的状态描写,且充当“秦人视之”中“之”的指代内容。

实际上文中的“铛”指一种三足两耳的的温器。宋?高似孙《纬略?古铛》中记载:“古铜铛者,龙首三足,挹注以口,翠蚀可玩。”所以,鼎和铛分别作为古代烹煮和温热用的器物,是可以并举的。《宋史·太祖紀》中记载:“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而铛常是用铜、金、玉、磁等制成,唐朝贯休就有“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和毛学士舍人早春》)的诗句。

“玉石”连用有两者解释,一种就是常见的“玉和石头”,另一种就是指“玉”。《汉书·东方朔传》记载“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这里“玉石”很明显是玉的意思,“石”是不足以称为“异类之物”的。《汉书·杨王孙传》中也有“支体络束,口含玉石”的记载。

而“金块”作为金子块解释更为常见。宋?方蒙仲就有诗云:“纯是沉檀和乳麝,许多珠瓅间金块。”(《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代?史浩《玩好八篇之四》:“六国精英辇运来,妆成舞殿与歌台。金块珠砾今何在,但见阿房满地灰。”(《鄮峰真隐漫录》卷五十)更是直接把“金块”“珠砾”与“满地灰”相对。至于“珠砾”,其实就是珍珠。南宋刘克庄《满江红·昨日梢头》中就有“昨日梢头,点点似、玉尘珠砾”的诗句。上面史浩的“金块珠砾今何在”亦可验证。

所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就是罗列从“六国”运到阿房宫中的奇珍异宝,而非活用或修辞。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房宫赋金块或事物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宋朝的灯会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金块藏在哪儿
“点面结合”小技巧
称金块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
守财奴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