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我国作为经济大国的根基所在。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需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释放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的成果需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当前,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围绕创造实体经济良好体制环境破题发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近日谈实体经济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时表示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其具体内涵和要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经济重大关系协调、顺畅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林兆木日前在发表的《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一文中指出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供求结构失衡和错位问题,关键在于发展新经济和促进新就业,实现投资由消费引领,供给由需求引领。新经济带来了新业态、新模式,它必将消灭一批旧岗位,创造一批新岗位。要适应这样的就业形势新变化,在微观层面,要求每个劳动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宏观层面,要求社会政策有效托底就业弱势群体,并加快改革步伐,突破一切不利于创造新岗位的藩篱桎梏,促进新经济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具体来看,促进新就业,要遵循总量和结构并重的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赵文、王博雅近日在发表的《新经济推动产业升级支撑就业增长》一文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