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增旺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上海200050)
本文探讨的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范畴是指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围绕货物运输提供服务而形成的债权,如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地面服务、仓储服务等形成的应收款项。在航空货物运输企业高资产负债率的资本结构特性下,提升其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质量,有效消减“灰犀牛”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资金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若企业资金管理不当有可能随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现实中有很多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当导致破产的事件比比皆是。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资金周转的效率。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更是如此,因为其昂贵的飞行器、高价的航材周转件、较高的运营成本,使得航空运输企业普遍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这一资本结构特性,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雪上加霜的是,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同航油、机场等主要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一旦出现拖欠航油费用、起降费、机场操作费等费用将面临无法运输的窘境,这将会使航空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威胁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至关重要[1]。
对于航空货物运输企业的运输业务,其产品即提供的空间位移服务,有如下特征:
①易逝性,飞机一旦起飞,则未售出的货舱价值为零。②边际成本相对于固定成本很小,因而销售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利润的增加,航空运输企业的固定成本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都是偏高的,而航空公司的边际成本相对于自身的巨额固定成本来说微不足道。③不履行需求或者取消需求的事件频繁,由于航空的货物运输通常需要预定舱位,所以会经常出现不履行需求或者取消事件。④舱位的销售较多依赖于渠道销售即货物销售代理组织货源的能力,航空运输企业自销的比例极低。
其特性,决定了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风险的特性。
易逝性和边际成本相对于固定成本很小的特性,导致了销售人员在飞机起飞前会尽可能多地将舱位销售出去。尤其在行业“寒冬”的时候,无法保证利润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市场占有率,航空运输企业的销售部门往往会采取大量发展新渠道代理的措施,以便提高舱位载运率,然而这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客户信用调查不到位的几率,一旦结算方式选择不当,会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同时遭受欺诈。
航空货物运输中不履行需求或者取消需求的事件频繁的特性,导致货物销售代理会出现不能按照事先预定的舱位组织到货源,从而造成舱位资源的浪费。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对此类行为往往采取罚款的措施,以“空舱费”形式弥补舱位资源的浪费,然而货物销售代理对此部分罚款是否缴纳,以及缴纳多少存在很大的议价空间,因为其并未真实地使用这部分舱位资源,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和销售代理之间互相博弈,这就给该部分应收账款的回收增加了难度。
航空货物运输企业较大比例地依靠货物销售代理人进行渠道销售模式导致结算时间远滞后于运输时间。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先行完成货物的运输,待其结算部门出具运输账单后向货物运输销售代理开账,货物运输代理按照约定期限进行付款,受制于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出具账单的周期,往往在完结运输后将近一个月才能收到相应的运费,如果货物运输销售代理未按照约定期限付款又将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龄,直接威胁到资金的使用效率。
针对上述航空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特性,有的放矢地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2]。
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可以根据货物运输销售代理的申请,并综合考虑代理人的付款记录、经营和财务状况、合作业务的发展潜力等,在合作前和合作中收取相应金额的经济担保,这样可以在事前有效降低应收账款不能收回和遭受欺诈的风险,以及有效降低了“空舱费”较难回收的风险。在实际执行时,经济担保应当作为双方签订销售协议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另外,在执行过程中有两点还需特别注意。首先,担保金额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监控的过程,航空货物运输企业要持续关注和了解销售代理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基于代理人的业务表现,加强过程监控和风险评估,进而变动担保金额,以合理保证风险的可控。其次,销售代理人如果采取银行保函方式进行经济担保,对保函的合法性、有效性、时效性必须进行准确细致的审核,才能确保制度的效力。
针对应收账款回收期较长的特性,航空运输企业需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收账款预警管理机制,快速识别应收风险,并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才能起到降低应收账款回收期的作用。实际执行中,预警管理机制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建立不同的预警级别,比如,5天以内黄色预警,5~15天橙色预警,15天以上红色预警。第二个维度,关注销售代理付款信用的情况,比如,销售代理在近5期的付款中是否出现过未按照协议约定期限付款的情形,出现1次的记黄色预警,以此类推。针对不同预警级别的风险,航空货物运输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对销售代理采取由弱到强的控制措施,兼顾效率和质量,达到及时回收目的。
评价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亦不可缺少这一重要环节,可以将应收账款回收率,坏账损失的金额等可量化的指标融入相应岗位的个人绩效中,增强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并对结果承担责任。在实际执行中,有一重要环节需特别注意,绩效评价时应分别建立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的评价,比如,在过程方面的评价,对实际进行应收账款催收的人员更多的是评价其在催收过程中是否按照企业的标准程序履行了催收动作等过程的事项,如催收人员已经履行了过程管理中的动作,即便出现了坏账损失其也无须或次要承担责任。同理,对结果方面的评价亦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本文对航空货物运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意义和风险特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风险特性分别提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管理思路,并对管理思路中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提出了一些实务中的建议,但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受制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仍然无法规避,更多地是采用控制策略。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加强对该类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研究,为确保该类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质量,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