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廷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荀子认为“修身”的本质是礼仪之道在生活实践中的体现,积礼义而为君子[1]。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将其融进习武者的身心,能够帮助习武者正确处理事情,完善品性。迄今为止,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武术文化并形成丰硕成果,但以武术内涵为切入点,结合习武者的习武实践与生活实践阐释武术修身意义及其实践等方面,则较少有学者进行深入探究。深入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并服务习武者修缮自身及文化安全建设,是武术在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价值驱动。武术的习练主体是人,而“人的行为不能用其思维来解释,应当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需要必然导致行动”[2]。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文化安全为视角,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主线,挖掘、阐释武术的修身之本及其实践,为习武者在习武实践与生活实践中体悟、吸收武术的价值提供借鉴,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武术格斗、套路、功法中蕴含着丰富的儒、道思想,并作为处事理念注入到习武者的身心。依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类有获得安全的需要。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喻兵篇》中指出,“夫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杀贼立功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3]可见,技击作为武术的“灵魂”,贯穿武术发展的始终。儒、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武术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儒家“仁”、“中庸”、“礼教”,道家“以柔克刚”思想融进武术技击,引领着武术人处事、行事。比如,“礼教”指引人们的行为准则,表现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礼教”交融于武术,则形成格斗场上“点到为止”、“保护对手”等尚义情怀。“道家‘柔弱胜刚强’催生武术人避实就虚、以柔克刚的战术思想。”[4]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等理念均是道家思想的体现。“武术套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武术套路传统文化及其多元化内涵,”[5]对儒道思想的渗透也极为显著。比如,中庸思想融入太极拳,形成“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拳术演练意境,促成习练者中正安舒、姿态端庄、气息沉稳的身心态势。
武术中的儒、道思想落实到习武者的生活实践中,能够助力习武者感知优异品行,反思自身、修缮自身。由此,人的习武实践,重点需加强领会武术中的传统智慧,具体可从实战技击与套路演练中落实。从实战技击的角度看,比如,从太极推手“四正手”的运动程式下领悟“以柔克刚”的化劲理念,以及“不丢不顶”的中庸思想;从武术竞赛中“发人而不伤人”中领悟“仁”的思想;从比赛前的互相敬礼,摔倒对手后的搀扶中领悟“礼教”思想等。从套路演练的角度看,比如,武术套路演练要求身体“中正”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提炼,身姿中正能够促使自身在实战中收放自如、进退灵活,获得制胜先机。当然,由身姿歪曲、发力不当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腰部等主要发力点的损伤,对此需及时调整端正身姿,依据科学原理改善训练姿态。可见,习武者将武术中的处事理念与武术实践相互融通,对其武术技艺的升阶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武术是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构成的运动项目,套路是其基本单位及主要表现形式。武术中的处事理念不仅表现在技击的理念与方法中,还表现在其内蕴的生命韵律。武术来源于自然,又法于自然。中国人在创编、革新武术套路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命韵律融入其中,表现为人生中的生命色彩、状态及规律等。比如,套路演练中人的表情专注、精神抖擞,体现出生命中奋发、积极的人生态度;套路中的轻重缓急、虚实转换相间,体现出生命的绚丽多姿与无穷韵味;套路中的难度训练、经久磨砺,体现出生命中的荆棘坎坷与不懈追求等。此外,武术套路中还蕴含着生物的形态与气息元素,如象形拳中的猴拳、鹰爪拳、蛇拳、螳螂拳、醉拳、鸭形拳,以及鲁智深醉跌拳、武松脱铐拳等,都是武术与人或动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拳种,这些拳种的创生与改进正是塑造人思事处事的重要过程。
武术家们将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与拳法相结合,形成“外动内静的生命感悟,表现为中国武术的动静观,强调以人的身体和心灵整体的动静运动变化”[6]。习武者通过套路变化体悟武术中的生命韵律,并贯通于人生实践与武术修习中,助力自身全面、深入地认知中国文化,进而修缮内己、刻画人生。比如,套路演练中人的表情、转头等细微动作能体现武术人的精、气、神,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习武者可塑造自身积极向上、精神饱满的人生态度;人在练习武术套路时会经常遇到跌宕起伏、节奏突变,将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则可转化为习武者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人生追求,从而全面改善生活质量。人在习练象形拳的过程中,洞察与感知、深思与体悟武术套路和与之相对应动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够锻炼其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武术随历代的演变与革新,与数千年的历史文明相互交融,内化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对人“自强不息”品质的塑造尤其明显。武术塑造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不仅可以完善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也是营造浓厚的社会“文化自尊”氛围的过程。“文化自尊即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时,对自身文化的尊重与维护。”[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有受到尊重的需要。武术塑造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可提升“文化自尊”意识,使其在社会交往中获取他人的尊重。因为,武术文化内涵长期浸润习练者的身心,可全面提升习练者由内而外的综合素养,使其具备精湛的武艺水平和崇高的武德修养。由此,习武者在技术进步与修养升华中逐步累积受人尊重的资本。
武术塑造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在习武者的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比如,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形象地诠释了武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武术要求人在数九寒冬之际,也要坚持勤加练习,这样才能增强体质,提高技艺水平,锻炼人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这正是俗语“若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人生哲理的现实诠释。习武者在自强不息意志品质的驱动下,流淌常人所不能流的汗水,获得高超的技艺与深厚的修为的同时,自然也能获得他人更好的尊重。因此,自强不息、刻苦奋斗、勤学苦练的优异品质,才是优秀习武者应该具备的内在涵养,也是其提升自身武术技艺水平的重要武术素养。具备此种素养的人,无论同行习武之人还是武术行外之人都会对其产生尊重与敬仰之情。行内人因敬佩其精湛的技艺与所习拳种流派的优质性,而增加了习武者交流、切磋武艺的机会,也以此宣传自身、推广本门拳种;由于行外人会对其高超的武艺水平怀有仰慕之情,使习武者获取受人尊重的重要资本,满足自身习武修炼之初内心深怀的武侠梦。从国家层面来看,武术塑造习练者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渗透到大、中、小学这一文化建设的主流群体中,能够营造浓厚的文化自尊氛围,提升国家的文化安全。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即社会对自身文化、理论、观念等一系列价值体系所具有的高度认可的心态与理念,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全球一体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基础动力。文化自信属于精神范畴的文化,“包含着铸造国家、民族、团体组织以及个人品性和作为的因子”[8]。习武者的武术技艺与修行升阶至一定层级,加之起初选择习练此拳种,本身就是出于对此拳种拥有的崇高敬意与信仰而择之,自然会形成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对习武者而言,“侠义精神”是其文化自信的典型体现。孔子曰:“义者,宜也。”习武者需同时具备超高的武术技艺与品质修养,才会不自觉产生保护弱者、行侠仗义等优秀品质。“艺高人胆大”体现出具备高超武艺水平与深厚文化修养的习武者,凭借高度的自信心支撑鼓励自身存善心、行善事。
侠义精神是习武者在无数次的武术实践与反思中,获得点滴进步与积累而逐步形成的。换言之,习武者形成“侠义精神”,是建立在自身对武术文化的高度自信。因此,习武者在生活实践中努力提高技艺水平,加强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是培养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习武历程充满无数的坎坷与艰辛,武术人从每一步的改进中反思自身。实践中,习武者有看得见的进步也有看不见的进步,看得见的进步如参赛成绩的逐步提高;看不见的进步则化为“量变”的基础,累积于个能技艺提升的过程中。武术习练“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以及“太极十年不出门”等俗语体现出习武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总结、不断进步、从量变获得质变的过程。习武者的文化自信要落实到其习武实践的每一阶段,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中逐步形成,切勿在技艺升阶的过程中沾沾自喜、浮躁缥缈。
“思维的形成符合一条定律:只有当其在社会中形成主流的、稳定的思维习惯和模式,才能成为人们的主体思维结构。”[9]“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始终是中国人思事、行事的重要标杆,主要指道德认知与道德践履相统一,代表人物是王阳明、朱熹。对于武术人而言,“知行合一”更是其追崇的人生目标与行事标准。武术内涵丰富,融合了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等诸多文化的精髓[10],能够塑造习练者“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中国武术重“势”而不重“形”,“如果动作外形是‘武术意象’中‘象’的层面,那么,武术之‘势’则体现了‘意’的思想,是‘外形+内气+战斗意念’的合体”[11]。通过内心的“意”指引外在身体的“象”,习武者从此过程中体悟知行合一的思维。
武术是身体的语言,是灵魂与躯体相结合的艺术,它对习练者的身心、内外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对外表现为对行为举止、身体动作等肢体形态的干预,对内表现为对所思所想、心灵意念等意识形态的干预。因此,人在习武实践的过程中要审视自身外在动作结构与内在所思所想,并将它们结合起来,体悟“知行合一”。比如,当习练者发现自身演练套路过于慌乱时,则需调整心态,控制节奏,落实到生活实践中,要求人遇事切莫慌乱,要始终怀揣镇定的心态去考量事情、处理事情。相反,当人在生活实践中处事较为心急,也可以通过练习武术来调整心态,如太极拳便是很好的选择;当人处事较为懒散、优柔寡断,可以通过练习武术中节奏快、刚劲有力的拳种,如长拳、八极拳、翻子拳等来完善性格。
无论对武术的技击格斗,还是套路演练、竞赛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相互审视,是准确评价与定位武术人习武效果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对武术这一身体语言与智慧的加深理解,在与人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考量彼此的“行为、心灵、思想、意蕴”,从中感知“知己知彼”的中国思维。《孙子·谋攻》中有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己知彼”思想源于中国冷兵器时代,中国人民对作战战术的总结、思考与提炼,进而服务于兵法。这是中国人民从战争实践中提炼出的,有助于生存的思考态度与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某个体所创造,而是历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与普遍性。
习武者运用自身内化的武术内涵与智慧,用美的眼光从他人套路中的动作结构、力度与节奏中,品读出他人品质、性格、气质等诸多特点,从而运用知己知彼的思维方式来考量彼此。武术格斗比赛中也体现出习武者浓厚的知己知彼思维程式。比如,赛前参赛者通常都会观看对手往常的比赛视频,审视其优缺点,做到知己知彼,进而提高获胜的可能性。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习武者通过“审视他人”来体悟“知己知彼”的思维方式,是在充分解读自身与他人的基础上,用“换位思考”的理念考量彼此,这也将更好地助力自身与外界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身心合一”强调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道家重点强调的传统智慧。习武是一个人解读自我、认清自我的过程,一方面习武者主动探求武术动作的节奏、快慢、神韵等要素,从中解读自身特点;另一方面武术所内蕴的传统文化如“中庸、和合”思想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习练者的内在品质中,内化为习武者的内在素养。武术人解读自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从日积月累的解读过程中获得升华,最终实现“身心合一”。解读过程,正是感知武术中每招、每式动作的快慢、节奏与力度,以及结合自身动作架构,从而认识自身特点所在,达到解读“自我”的最终目的。
21世纪是文化多元化的世纪,在此背景下,国民的身心出现种种问题。比如,西方消费主义鼓吹“遵循享乐主义、追寻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12],将国人困入无休止的消费体验之中。这种奢侈的消费价值观念与我国儒家以节俭观为主的“黜奢崇俭”思想严重背离。“节俭思想较早记载于《周易·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13]即节制可使其通达,但也不能过于节俭,应把握好度。因此,人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应该解读自身,将武术套路、功法、技击与本体相互贯通,领悟“身心合一”的意境。人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个性”不同,对“身心合一”的感知也不同,因此蜕变过程也就存在差异。长期习练武术,习武者的身心由散乱逐渐趋向统一,这种整体性凝聚于内在品质中,能够针对其“个性”,指导性地扫除成长中的崎岖坎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武术使习练者感知自身、解读自身、反省自身及完善自身,体悟“身心合一”的中国智慧,为实现自身价值提供重要保障。
习武的过程是不断感知自然界天地万物静息变化,追寻自身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过程。“古典中华文明的哲学宇宙观是强调连续、动态、关联、关系、整体的观点,而不是重视静止、孤立、实体、主客二分的自我中心的哲学。”[14]这种哲学观在习武者身上表现为身体与自然的高度协调、浑然一体。武术是身体的文化,只有正视自然变化,遵循自然法则,尊重自然规律,身体才能获得自然的包容与滋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意境。“天人合一”围绕着“人文思维”,“其中心思想是‘顺自然’,而自然在中国哲学中是用‘天地万物’表示的,顺自然是指顺应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顺应一切事物的‘本性’。”[15]近年来,西方思潮对中国产生强势冲击,严重影响国民的“本性”指向,比如“自由观念”在西方是以不妨碍他人或社会为前提的,而在中国则经常被误解为无拘无束,忽视他人利益;“‘平等观念’在西方主要指机会平等,而在中国则经常被误解为反对一切秩序和污蔑一切权力”[16]。
道家思想启发人追求无忧无虑,安时处顺的自由精神境界。“‘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除外界力量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顺应它本身所具有的规律。”[17]基于此,习武者应该从感知自然中体悟“天人合一”的智慧,“打开人体百窍,实现人体与宇宙神秘能量的补充、交换与和合”[18],坚定维护自己的“本性”,对外来文化应该持有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包容态度,避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从“本性”的解读来看,中国人的“本性”不同于西方人,并非像西方国家一样的思想“开放”,而是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本性”解放。此“本性”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历代中国人与数千年优秀历史文明的相互交融。具体而言,“就是在内化中国优秀文化思想如儒家‘中和、和合’等的基础上,进而感知‘本性’、释放‘本性’,”[19]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体悟“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进而为武术人阶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其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
武术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独特的中国思维与中国智慧,对习练者品性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儒、道思想规范着习武人习武、用武的行事理念;武术文化自尊与自信支撑习武人的内在精神力量;“知行合一”与“知己知彼”的思维开拓习武人的思维广度,标立其做事原则等。中国武术的修身价值极为深邃,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来对武术内蕴的修身理念及其实践进行阐释。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日渐激烈的今天,对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提炼与传扬,既能使习武者自觉的、深刻地认知武术文化而修缮自身,又能助力形成良好的武术文化安全与国家文化安全的氛围,为中国文化稳定、强胜地矗立在世界文化领域中提供借鉴。
[1] 巩宝平.荀子语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1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4-375.
[3] 邹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总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97.
[4] 赵继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武术[J].中国宗教,2009(9):48-50.
[5] 梅杭强,邱丕相.武术套路形成根源的人类社会学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31-33.
[6] 颜辉萍,姚阳,张君贤.论中国武术的生命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8(3):32-34.
[7] 江净帆.“读经”运动 :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8-70.
[8] 齐卫平.文化自信的实质与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6(5):22-28.
[9] 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 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1.
[11] 孙刚.武术之“势”的美学思想解读[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3):123-127.
[12] 费瑟斯通[英].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5.
[13] 孙钦梅.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的现代嬗变[J].社会科学战线,2015(7):207-211.
[14] 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4.
[15] 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46-47.
[16] 吴悼,韦正翔.当代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1):119-121.
[17] 毕业,童莹娟,李秀梅.道家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影响管窥[J].体育文化导刊,2005(4):74-75.
[18] 王纳新,于秀.传统武术文化的道家渊源与精神[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3):59-62.
[19] 李守培,郭玉成.中国传统武术天人伦理的历史形成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2):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