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段曙东
到台湾旅行,在当地导游“美女阿华”的带领下环岛游,从台北南下,台南,高雄,再从最南边的垦丁转身北上,台东,花莲,转回台北。一路走下来,秀美山海,风土人情,特别是台湾同胞在待人接物中的真诚和善,时时处处展现出祖国宝岛的美丽与亲切。
“美女阿华”是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姐,祖籍安徽,大陆来台人士二代。一路行来一路笑,听她介绍台湾的方方面面,大长见识。宝岛物产丰富,但也多发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因此阿华总爱开玩笑说,我们台湾人最“怕死”,怕被地震震死,怕被毒空气毒死,更怕吃了有毒食品被害死。阿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看清楚配料表再吃。”“这个凤梨酥现做的,可以放心吃。”“这个东西来路不明,小心有问题哟。”大家每到吃东西的时候,她都这么千叮咛万嘱咐的。受她的潜移默化影响,我们几天来渐渐了解到,多吃符合大自然守则的食物,是我国台湾地区人民的一大饮食习惯,他们在饮食文化上更多遵循自然守则,对食品安全格外重视。
“怕死”的台湾人,对待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在对安全的要求上甚至有些偏执。他们往往对待好的、信得过的食品近乎“追星”般地推崇,而一旦发现某食品存在不诚信的问题,对不起,立刻用脚投票,使之受到切肤的痛罚。笔者在台期间观察到的一二事,就生动地印证了这一点。来到高雄,天色渐晚,信步走在著名的六合夜市里,牛排套餐、盐蒸虾、木瓜牛奶、筒仔米糕、臭豆腐、乌鱼腱、海鲜粥等当地特色小吃扑面而来,其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可算是郑老牌木瓜牛奶摊旁排开的长长的队伍了。不大的一个摊位,广告牌上是密密麻麻的名人签名,政治人物,明星,艺人,等等,赚取着人们的眼球。摊位前,购者虽多,但摊主操作起来却一丝不苟,手工制作,天然食材,50元新台币一杯的木瓜牛奶到了食客的嘴边,换来的是一片啧啧的赞叹。而就在不远处的几家同样打着售卖木瓜牛奶的摊位前,正牌,正老牌,老正牌,明显的傍名牌,虽普遍标价十几元新台币一杯,但却少人问津。不禁让人对阿华所说的“好东西不怕贵”、“台湾东西不二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几天来在台行走,多见7-11等便利店散布城乡,便利着民众的生活。进内观察,大体与大陆、港澳等连锁店布局、货物摆放差别不大。再近距离来到方便食品摆放区,总是见某两岸知名方便面产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而另一曾同样热销两岸但因前几年在台爆出油品事故而在台一下子名声扫地的品牌的产品,却摆在最下部不起眼的位置。比较两个品牌类似产品的价格,前一个则往往是后一个的两到三倍。亲眼所见,随口相问,倒是贵的拿的人更多,“那个谁敢买呀?要命的了。”一路观察下来,阿华的又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记吃更记打,最多被害一次喽。”
台湾民众对诚信的追崇与对失信的挞伐是如此的鲜明,在笔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道德和法律就像在经营者面前画下的高低两条线,倡导诚信经营是对经营者道德的要求,这条线高高在上,鼓励着人们不断进取,不断生产出更好的食品。对失信造假行为惩处,更像是一条高压线,一条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循的底线,越线即罚,毫不容情。正是有了这一高一低两条线,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完善,我国台湾地区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这种体系既有效地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又保护了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提高了食品行业的竞争力。
台湾民众“怕”出来的食品安全,给我们以诸多启示。食品安全的整体水位,需要全社会涵养,但其解决之道,绝不是人人背诵安全口诀、人人成为食品专家。从治理角度讲,还是要以最严的监管体系来托底,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严格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等方面下功夫,踏踏实实筑牢最基本的安全线。正如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的,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以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食品如此,其他涉及质量安全的产品也应如此。
向“怕”出来的安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