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林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29)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财政收入的不断提升,大量资金进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增加,道路建设不再局限于市政规划的层面,开始向乡镇等人口稀有的地区加快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无人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建设生态环境敏感区,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16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数达到近469.63万公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公路基建项目高速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环境每况愈下[1]。“十三五”规划后,我国开始愈发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为抢救潜在的湿地和绿色环境,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在2011年中发布了新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依据生态导则,将生态敏感区划分为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一般区域,其中特殊生态敏感区指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重要生态敏感区指具有相对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较为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一般区域指除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通过有序的等级划分,使生态环境敏感区能够根据自身生态特性及环境承载力分配生态保护资源,进而对人工建立生态敏感保护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2]。
公路工程是我国长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市政沥青路面建设,到数千米长的国道建设,由于线程覆盖面广,线程较长,其中途径的各种生态敏感区也较多,除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外,农田、林地、果园、草地等农业经济生态区也是公路工程途径的主要区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公路工程的施工复杂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二是公路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公路施工会增加永久用地面积,破坏较多植被,同时路基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工程,主体工程及临时工程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影响面积较大,扰动范围广,主要表现在地表植被与生态系统的破坏外,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污染、施工扬尘污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区的自然生态系统;营运期,在营运期内,公路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分割,会破坏物种之间的迁徙与交流,运营期间汽车噪声及灯光会对公路沿线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加上公路交通导致沿线人口密度的增大,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态环境。
在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公路建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则会加速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严重的会加剧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一方面,生态环境较好,土地承载力及自我调节力较强的环境,公路工程的建设会更为简单,基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较差,环境自我调节力较弱的地区,又更迫切地需要开通公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类地区较高的生态敏感度,在开通公路后又会加快荒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瓦解[3]。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对现有生态环境进行划分,将环境承载力弱,自我调节力差的区域重点保护起来,在既有生态公园和环境保护区的管理中,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生态敏感区的破坏[4]。制订公路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原则需要注重三点:
首先是公路工程在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址选线需要重点识别拟建公路是否符合公路网规划,廊道内是否存在重要生态敏感区或特殊生态敏感区,对生态敏感区进行避绕;建设过程中要从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时段去进行考虑,严格执行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施工期引入专业的环境监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以减缓施工期环境影响;除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基本影响外,在公路运营过程中,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加和沿线居民区的聚集,导致由于人为因素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都要考虑在方案计划过程中。
其次是针对性,公路施工建设单位除了要尽可能地规避生态敏感区外,有义务对既有公路工程进行必要改造,例如,在公路沿线设置永久性混凝土桩基,提升公路工程稳定性,延长公路维护周期,尽量避免在维护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除必要的服务设施以外,将公路工程的基本作用局限在交通方面,限制沿线人口密度,在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地区,通过降低人为因素干预,促进生态恢复;如果必须要在特殊敏感生态区沿线开发公路,则需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在设计时要预设野生动物通道,不得由公路工程妨碍生态平衡,避免道路建设对动植物交流产生阻碍作用。通过预留野生动物通道,保障原生态自然环境的通畅及生态链完整。
此外,政府应当在生态环境敏感区保护中发挥更多积极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为公路工程设计规划出更多可替代方案。
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基础,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路线设计时应当慎重考虑环境方案与经济效益,尽量避免施工路线与生态环境保护区的直接接触,制订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降低因公路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