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成为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敏感区域,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以“如何协调发展”为论点,从环境保护角度探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保护;区域发展;敏感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4-0-02
Abstract: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trictive effect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Especially in sensitive areas, how to coordin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ing the "how to coordinate development" as an argu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gional development;Sensitive area;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 绿色发展面临的形式
区域资源环境状况较好,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对区域资源环境贡献突出。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保持并提升生态环境功能的重任。
区域涉及多个贫困县,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脱贫致富任务艰巨。但大规模的经济扩张,势必加大生态环境压力,经济扩张与生态优势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强烈愿望与发展转型滞后性矛盾凸显。
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为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以采矿业居多,约占该区域一半。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区域主导产业多呈总体规模大、盈利能力弱、吸纳就业人数少等特点。采矿业销售收入遥遥领先,但呈下降趋势且亏损程度较为严重。区域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绿色产业亟待成长。
2 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2.1 区域环境现状
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水污染以生活源和农业源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相对较大。区域长期以地下水供水为主,水资源禀赋较差,且空间分布不均匀。近几年,区域用水总量呈增加趋势。从用水结构来看,区域主要以农业用水为主,生态用水较少,区域蓄水能力需增强,用水结构有待调整。
生态系统本底良好,生态区位较为敏感。区域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系统以林地为主,植被覆盖度较高,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区域层面上主导生态功能是水源涵养功能,生态区位敏感。涉及到的敏感要素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土地利用以林草地为主,耕地、建设用地沿河谷分布。
2.2 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区域内建设扩张占用耕地林地明显,局部山体河谷生态保护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侵占生态用地;河谷区耕地占用严重,河道防洪安全难以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破坏林地,局部开发干扰山体生态系统;局部生态功能降低,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加剧。
供水与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水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目前各乡镇用水以自打井供水为主,自来水管网供水尚未普及,虽现状用水量未超出水资源红线,但长期压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超采等一系列地下水资源风险;同时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和农业污染处理水平低;区域生态流量不足,重点支流水质难保障;大量规划项目集中上马,水资源与水环境压力凸显。
3 绿色发展战略分析
3.1 底线思维,以环境准入倒逼经济绿色转型
3.1.1 生态保护红线
结合区域的生态敏感点、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区以及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定位等方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对该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确定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对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3.1.2 水环境质量底线
依据区域地形地貌、流域统筹以及跨界管理范围需要,结合区域乡镇、村庄行政区划、水功能分区、排水分区、排污口分布等因素,细化为多个水环境控制单元。根据区域水环境容量、水环境管控目标、污染物排放结构以及控制要求等核算区域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3.1.3 水资源利用上线
依据水资源禀赋、生态用水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合理需求、工程性可供水量等因素,分乡镇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3.1.4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
(1)综合管控单元划定。以水环境管控分区和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叠加资源利用上线、大气环境、土壤污染风险等管控分区的管控基础图层,结合区域乡镇以及村行政边界、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三区三线”,划定一套以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和重点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覆盖全域、以村或街道为最小基础单元的环境综合管控单元。按单元中主要要素的管控分区性质,将其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环境管控单元叠加确定过程中,结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布局、生态环境主导功能与主要生態环境问题等因素,实行逐级聚类,各环境要素中各类区域管控级别有重合时,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处理,突出各要素的重点管控区。对叠加图层进行适当取舍,空间相邻、功能定位和环境管控要求等没有明显差异的管控单元可合并,避免单元划定过于破碎。环境管控单元划定中,各要素分区管控的相关属性、管控要求等内容依然保留,作为地方开展具体点位或区域环境管理的依据。
(2)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于优先管控单元,根据优先管控单元的具体类型,重点明确禁止、限制等空间布局要求;对于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存量源污染治理、新增源建设行为、资源利用总量和效率等要求;对于一般管控单元,按照主导生态环境功能,明确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①空间布局约束,对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提出禁止开发的管控要求;对重要生态管控空间,从环境功能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等角度出发,优先从布局上提出禁止或限制有损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②污染物排放管控,对于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重点管控区,加强污染排放控制,重点从污染物种类、排放强度、排放浓度上管控开发建设活动,提出主要污染物新增源减量置换和存量源污染治理等环境准入要求;③环境风险防控,对于各类优先保护单元、各类重点管控区等,提出环境风险防控准入要求;④区域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区域产业定位,明确区域各综合管控单元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⑤生态环境综合准入清单,以环境综合管控单元为单位,综合以上4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制定各单元生态环境综合准入清单。
由以上分析可知:综上所述,我们要以环境综合管控单元为基础,针对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制定差异化的环境综合管控要求,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对环境管控单元制定可操作、可应用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环境准入倒逼经济绿色转型。
3.2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对现有环境问题可采取以下建议:加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增强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修复,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快供水工程建设,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强化水资源红線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推广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提高排放水质,同时实施尾水优先补给河道,保障河流水质水量。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控生活污染排放;强化畜禽和种植污染防治,大力削减农业源排放;增加水质监测与污染调查,提升应急预警能力;推进流域协同治理,保障出入境水质稳定达标。
3.3 多路径协同,优先实现绿色脱贫
对贫困地区的居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科学实施搬迁安置,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完善贫困地区旅游服务设施。积极争取国家与受益区生态补偿资金,提高贫困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增加生态功能区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以环境综合管控单元为基础,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环境准入倒逼经济绿色转型,同时通过采取环保对策及绿色脱贫方案,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惠茹,丁艳如.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机制构建及推进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7(4):120.
[2]鲍雅静.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防护工程,2017(11):55.
[3]张振昌.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保护发挥的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160.
[4]崔宗禹,杨晨.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推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6):2-3.
收稿日期:2019-01-08
作者简介:杨娜(1983-),女,汉族,本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