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的三重逻辑

2018-02-07 08:06肖祖康文天天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肖祖康,文天天

(1.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徐汇 200234)

伟大实践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牢牢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的融会贯通,是中华民族文明演进的内在文化逻辑、文化使命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问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处理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的逻辑关系问题,真正使文化自信构成我们这个时代奋发向上的源泉和动力。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指导性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与指引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飞跃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实际既包括中国道路革命、建设和改革,也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和指引。

(一)正确对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旨趣

马克思主义为抵御文化虚无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把反映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西方近代文化与反映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得出中劣西优的结论,甚至形成了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和众多抛弃马克思主义本质性的社会思潮。这一系列错误思潮的根源是没能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性角度来看待和讨论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是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和立场上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的。

文化自信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源泉,是凝聚民族向心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对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遵从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遵从和创新。文化自信的使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这一使命和责任,就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指导性充分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主动地警惕各种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深厚的感情。”[1](P187)秦汉以前,长期处于战乱局面和近代中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等历史史实充分证明了文化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有密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辩证地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中心舞台,这个信心和能力来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如美国学者熊玠在《习近平时代》所言:“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其领导人会更多地将中国传统的治理思想运用到处理国际关系中去。这在大量西方‘文化污染’的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选择。”[2](P232)对待纷繁复杂的各种主义和思潮,我们需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指导性,才能真正探索和认识到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地位。

(二)文化自信的内在核心和灵魂: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样化格局下,当今世界各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此起彼伏,文化交融的形势早已达到前所未有之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出现一些道德失范、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对主流价值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提升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现实所需。

西方资本主义往往试图建构一套所谓具有“普世”价值的虚假性、片面性和虚伪性价值体系,并且试图利用霸权主义、军国主义、军事主义等将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加于其他国家。马克思认为,所有的文化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因此,在阶级社会里就不存在“普世”价值和非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和伦理观念,这样便揭穿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和人权的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

正如列宁所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无产阶级的文化”[3](P29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主导性价值观,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品质,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是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厚的价值基础,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使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文化话语权。

二、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是生成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生成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就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从中华文明实践中走出来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承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通道,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剧烈的变革和阵痛。人们带着批判的眼光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路径方略和价值引领,这是文化觉醒的表现,然而这种文化觉醒越来越演变成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简单的反对和激进的排斥,不能辩证地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不能从当时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儒教中科学地分辨出作为优秀文化遗产的儒学来。从“夏夷之辨”到“体用之辨”,从“改良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以及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论战”乃至最后主张“全盘西化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总结历史文化发展中 “西化”和“分化”的教训,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且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刚柔并济的特性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不断遭受挫折和获得成就的航程里始终如一地自我更新和发展。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使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种包容性将中华民族始终凝聚在一起,这种包容性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合”精神相得益彰。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历史,应该站在新时代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话语体系,以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来重新固定一切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承认、解释和批判发展。

(二)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时期的主要成果

红色文化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所创造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英勇奋斗、追求真理的精神结晶,更是无数仁人志士追求崇高的革命信仰和坚定理想信念的红色印记。经过百年的历史演变,红色文化已然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成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食粮。它的形成是在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历程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意识与中国革命形势的结晶。历经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与各种“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之间反复论战,面对国民党反对派和各种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奴役,它展现出了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性格,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近代革命的成功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绘制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航向标。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承续和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古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构建的新的文化范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范式的建立与发展,推动着中国社会深度转型中的精神文明重建,彰显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批判继承与功能转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旧有文化的继承、扬弃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自我批判性和自我超越性,批判封建落后思想观念,批判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批判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防止西方腐朽文化趁虚而入,防止国内残存的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沉滓泛起,有着积极的作用,确保先进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创新的过程,既要旗帜鲜明地以科学的态度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具有世界胸怀,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现融会中西与古今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是一个破坏与完善、解构与建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渐进性与突变性的统一过程,是在继承、借鉴、吸收、融合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通过创新实践走向未来的文化形态。

三、实践逻辑: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文化诠释

文化自信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念与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这种自信最根本的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为文化自信的建构提供了物质基础、理论资源、道路方向和制度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唯物史观引领下的文化自信,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强大支撑

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不仅依靠文化的传承、融合、积淀与创新,还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蓬勃生机。有的学者认为:“从实践的视角看,中国传统伦理中的礼具有注重实践的伦理传统,并具有直觉主义的实践特点。马克思主义也是强调实践特点的。”[4]有的学者认为:“ 绝大多数人受成长环境和国家认知的影响,文化基因一般具有儒家文化的实践品格。”[5]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第一选择是基于经世致用的实用理性判断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品质两相通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正是我国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现实体现。我国最早的关于‘知行学说’的记载《尚书》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客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统一。”[6]马克思的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有所体现,自然会更容易被我国的研究者接纳和吸收,这也暗示了二者的融汇和契合不能限存于理论之中,而需要大力开展实践。

虽然马克思的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二者不能同日而语。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会大力鼓励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养分,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大。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苏联解决了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则经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建国、创业”阶段,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罕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独立。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得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文化实践的过程也是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历史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给人们提供了批判资本主义文化糟粕并超越其阶级局限性的理论武器,让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局限性及内在矛盾。文化自信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迈上新台阶的思想基础,创造了“中国经验”、“中国速度”、“中国方案”、“中国奇迹”,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得到进一步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牢固,文化自信的理论保障愈加坚实。

在文化自信与西方话语霸权的互动格局中,需要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辟分析,要深刻揭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缺陷、突出问题和深层危机,为批判和最终代替资本主义做好理论准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和代议制所造成的折冲内耗,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念等问题愈演愈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合法性、合理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在这种背景下,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给当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明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新时期,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民族意志和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提升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文化指南。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趋同与逻辑理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断激发我国文化创新潜能,增强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