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凤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海淀 100091)
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方面。增强国际话语权,就是让国际社会接受本国的思想和主张,并使之成为世界性的理念和主张,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增进本国的国家利益①作者主持的“世界格局变动下的中国话语权问题研究”曾发表过一组文章讨论过中国话语权的问题,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参见:中国国际话语权:实力与理念的协调并进[J].北京:理论视野,2016,(4).。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声有色开展的同时,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有了很大改观。这主要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全球治理的话语体系。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国际话语权是以国家的实力为基础的。强国无不以自己的理念影响世界,本国的理念与规则成为世界的理念与规则后,会增进自身的利益。17世纪崛起于世界的荷兰,为世界贡献了新的金融规则,阿姆斯特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现代银行,这些金融规则被沿用至今。19世纪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英国所奉行的自由贸易原则和现代民主理念,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观念,被众多国家所效仿,英国所奉行的许多规则成为国际社会的准则,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基本上都实行了英国的政治体制,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20世纪美国崛起为世界最强国,同样倡导自由贸易,并大力推广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建立了议会制和总统制相结合的政治体制。美国迅速崛起的榜样力量,也促使一些国家效仿美国的体制,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和规则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历史的经验表明,世界强国需要向世界贡献影响世界发展的理念,引导世界实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这既是大国的责任,也是大国发展的需求。这些影响世界的理念与规则,基本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实际操作层面的原因,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曾长期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没有达到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程度。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受到多方的质疑甚至责难。中国需要向世界表明自己的理念,回答人们所关切的迅速崛起的中国将向何处去,中国的发展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的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通行的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规则受到质疑,全球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逆全球化势头上升,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发酵,需要中国这个发展势头强劲、影响力日益增长的国家提出外交新理念,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也使我们有了提出国际理念的条件。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和全球治理,重视构建均衡稳定的大国关系,重视周边外交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习近平主席频繁出访,在国际多边场合多次阐明中国的主张。中国举办了G20、金砖国家峰会、上合组织峰会等多场多边主场外交,这些都凸显了中国塑造国际环境的能力在提高,也为中国提出自己的外交新理念提供了契机。中国强化了自身的理念贡献能力,以便在改革原有和新建国际机制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引导作用。
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在国际话语权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特别突出的是,中国提出了一系列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创新了中国外交理念,成为贯穿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条主线。习近平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多次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强调,“我们应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1]在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对“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四项原则。2015年9月,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3-1]。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提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3-2]。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全面论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问题,提出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携手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十二部分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标题,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部分一开始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可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希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还专门写进了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别强调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完全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提出的核心理念。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相关国家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以及国家的权力作为核心,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世界霸权体系。在世界已经形成“地球村”的今天,如果还继续用传统的西方权力概念来塑造国际体系的话,显然有违世界发展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产业链已经形成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于世界体系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早已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安全等诸多领域,建立起了相互影响和彼此借重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存关系,就产生了共同利益,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这一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共同维护。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令人向往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愿意承担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进步性,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希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新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藩篱,反映了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相互依赖、利益交融、休戚相关的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超越了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大国关系传统,体现了正在走向强盛的中国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进步,与各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共同促进人类进步的大国责任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追求“权力”“霸权”的传统,实现这一理念提出的目标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各国要共商共建共享。
“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场合常常提及的重要外交理念。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他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时,首倡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主席说:“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5]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对旧型国际关系的危害有切身体会,正是美国与苏联的对抗耗费了苏联的国力,制约了苏联的发展,成为苏联解体重要的外部因素。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新理念,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3-3]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国际社会摆脱冷战思维,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
“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用的频率颇高的一个词,他强调:“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5]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模式,主要是由西方国家主导构建的,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利益诉求,也折射出其狭隘的价值观及国际行为模式。在贯穿其中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强者为王”“赢家通吃”理念推动下,实力、结盟、战争成为贯彻国家政策的工具,侵略扩张、殖民掠夺、大国欺负小国、强国欺负弱国等各种不公平不公正,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模式的基本内容。其导致的后果是国际矛盾和国际冲突不断升级,甚至爆发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保障了世界和平,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但并没有消除大国间的恶性竞争。如在冷战年代,美苏的竞争使许多国际机构无法发挥作用。零和游戏、强权政治是主流,合作处于从属地位。冷战结束以后,大国在反恐、解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上进行过有效合作。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大国间的关系在恶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一新理念,就是要推动国际关系的转型和质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与新型国际关系相关的理念,如发展国家之间关系的全球伙伴关系、处理周边关系的“亲、诚、惠、容”理念、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正确的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新理念,这些新理念都是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服务的。
伙伴关系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新型国际关系中,没有霸主与盟友,各国都是平等的伙伴。国与国之间,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这一伙伴关系新思路,改变了传统国际关系中结盟或对抗的现象。用伙伴关系替代结盟关系体现了国际关系的进步,结盟关系无论怎么声明不针对第三方,仍然要以潜在敌或假想敌为其存在的理由,伙伴关系不制造敌人。目前中国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提供了新模式,也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013年10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在提出“亲、诚、惠、容”的新理念上。这一理念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精辟概括,反映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时,中国坚持惠及周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和更认同,推动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中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指导下的周边外交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持续改善。因2016年南海“仲裁”案受损的中菲和中越关系强劲回暖,领土问题的僵局被打破,发展友好关系和经济合作重新成为主题。日本安倍政府的对华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中日关系走出低谷,高层开始频繁互动。朝鲜半岛局势出现重大变化,中朝传统友好关系得到巩固,受“萨德”问题影响的中韩关系回到正轨。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友好合作重新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基调。
在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时秉承正确的义利观。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方面承担着大国的责任,也在尽大国的义务,坚持以正确的义利观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唯利是图、斤斤计较。”“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6]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上重申,“中国在合作中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国相信中非合作的必由之路就是发挥各自优势,把中国发展同助力非洲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主张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张开怀抱欢迎非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7]中国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说话,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做到义利兼顾,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中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在国际治理领域,中国也在贡献自己的新理念,那就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影响日益增强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2015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8]。这为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提高理念引领能力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3-4]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9-1]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4]。
在国际经济治理领域,中国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和“共赢”等理念,反映了新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重要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将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反映了中国对合作共赢这一国际社会共同愿望的深刻把握,展现了中国反对保护主义、不搞零和博弈的坚定意志,彰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自由贸易秩序维护者的形象。中国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推动走出一条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在推进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也特别强调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他说:“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贡体和命运共同体。”[3-5]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提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9-2]这些体现中国智慧的新理念,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与中国处理不同国际问题相关的新理念,成为中国外交具体政策的新指针,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本质,有利于国际关系的进步。
安全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解决的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要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被各种不安全因素,特别是大国的冲突所打断,需要树立新安全理念。当今世界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1]在全球层面,中国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在地区层面,中国积极推动安全机制的建设。中国担任亚信的主席国,于2014年5月成功举办了第四次亚信峰会,积极实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中国为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所倡导的新安全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高度的包容性,这一重要理念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文明等都具有普遍意义,反映了人类社会“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是全人类对和平安全、共同发展、美好生活的共同渴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中国与有关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体现了这一理念不仅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而且成为各国交往的基本原则。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2018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国力的增强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此外,中国倡导的新理念被接受也说明人类存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的新理念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话语权方面的弱势地位在发生变化,中国提出的这些新理念,已经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开始被国际社会所接受,说明这些新理念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总结中国在国际话语权建设方面成功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条。
第一,中国国家实力的发展为话语权提供了重要保障。话语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他国赐予的,需要塑造、培育和争取。中国的话语之所以有人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发展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美国,世界自然关注中国。话语背后是实力的支撑,国家没实力,说话没人听,有了实力不积极进取,也会影响国家利益,不能很好地保障和拓展国家利益。
第二,中国传播话语的途径相对柔和。中国主要是通过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双边或多边场所的讲话,让世界了解中国怎么看当今的世界,如何解决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有限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落后,但国家实力在增强,中国领导人的活动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受到国际社会主要媒体的广泛关注,利用国际有影响的媒体对我国领导人外交活动的关注,通过领导人之口传播中国的国际理念,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主要途径。中国领导人亲自承担作为话语“推广者”的责任,大大提高了这些话语的受关注度和话语的权威性。
第三,理念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理念能凝聚引领人类变革的强大力量,在于科学把握了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荷兰和英国所倡导的理念,对于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了很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所主导建立的国际机制,满足了民众防止世界战争再度爆发的需要。在全球化日益发展、各国利益紧密结合的今天,中国所倡导的这些外交新理念,强调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强调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同样顺应了历史潮流。中国的新理念遵从了世界共同的价值观,旨在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自然会引起更大共鸣,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拥护。
第四,根植于自己的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在对外交往中主张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外交新理念,体现的是和平、合作、协商的精神,不强加于人,不谋求主导,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第五,好的理念需要有一定的载体来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并不是中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具体机制,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并发展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国倡导这些新理念,也在外交中践行这些新理念。这些新理念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站在各国通过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的高度,站在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高度,提出这些新的外交理念。习近平外交新理念,以和平、合作、协商为根本,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回应了时代的新挑战,为以权力为核心界定利益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话语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社会带来了新话语。我们相信,顺应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符合大多数国家愿望的新外交理念,必将继续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