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的生态批判及启示

2018-02-07 04:49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罗 川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南岸 400065)

党的十九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1]。在厘清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的生态批判对指导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的内涵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无机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变换。对于无机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说,机器不投入使用就是废品,它还会遭到自然力的破坏,“发生一般的物质变换”,即“铁会生锈,木会腐朽”[2](P207)。在农业生产中,一切生产条件,甚至肥料等,都要进行新陈代谢。其二,自然人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自然人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本质上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集中表现为人为了生存,需要呼吸、饮食和排泄。人的呼吸、饮食和排泄,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是维持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个层面的物质变换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在实践地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发生的物质能量交换。具体表现为,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并以排泄物等形式使之返回自然界。物质变换中的“物质”,无论是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还是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都离不开劳动这个根本中介;三是社会物质变换。社会物质变换特指市场上的商品流通。

虽然自然内部各要素之间(包括无机界内部各要素之间、自然人或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社会物质变换的基础,但是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或存在于人的实践之外的物质变换非马克思所关注的重点。马克思所关注的重点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核心。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从物质变换的角度探讨了劳动与自然更新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劳动是“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P201),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桥梁或扭结,表现为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即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向自然界返还自然界维系和发展其自然力所需的能量。因此,劳动作为维系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客观的和必然的活动,“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2](P208-209)。 劳动既保证了人及人类社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又保证了人及人类社会能够源源不断地返还自然界维系和发展其自然力所需的物质资料,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有机物质循环。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的生态批判

物质变换裂缝指的是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中断的现象。李比希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土壤衰竭的根源,必然会导致并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因此资本主义生产不具有可持续性。马克思对此表示赞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是自然异化的表现之一,是社会异化在自然界的反映。物质变换裂缝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确立以前,物质变换裂缝就已存在,但不明显,还没有与全面性的生态危机联系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不断扩张,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类不合理的欲望(或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受资本的操纵而急剧膨胀。物质变换裂缝成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物质变换裂缝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违背“物质循环和转换规律”的结果。自然界的运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物质循环和转换规律”是重要的自然规律。人类实践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的活动一旦违背“物质循环和转换规律”,就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断,出现物质变换裂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步展露之时,马克思就已觉察到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开始了基于物质变换裂缝的生态批判。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是直接地滥用和破坏人类的自然力,大农业则是“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 ”[4](P918)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一样,都是一种掠夺性地生产。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不仅最大程度地剥削农业工人,滥用和破坏“人类的自然力”,还最大程度地剥削土地,破坏“土地的自然力”,使得资本主义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造成了土地自然力的浪费,“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5](P916)。 农业劳动者和土地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逻辑结合起来,共同成为农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积累资本、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农业劳动者和土地相结合的过程中,受“资本逻辑”的驱使,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进行着非理性地扩张,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出现了物质变换裂缝。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裂缝不断扩大,又导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农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与农业工人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其在生态领域的表现,就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

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的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使农业劳动者与土地相分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使城市与乡村相分离。土地养分通过农产品转移至城市,被城市人口所消费。城市人口在消费掉农产品后,并没有把消费产生的废弃物以“肥源”的形式返还土地,维持和发展土地的自然力。相反,这些废弃物以“污染源”的形式进入城市,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的对外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商业贸易突破了民族的界线而拓展到资本所能触及到的国家和地区。农产品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使得产地的土壤肥力日渐衰竭。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一样,都受“资本逻辑”驱使,都具有逐利本性。为了维持土壤肥力,确保农业资本持续增殖,农业资本家迫切需要解决土壤“肥力枯竭”的问题。无机肥的问世,使土壤“肥力衰竭”有所缓解。无机肥成分单一,分解快,能迅速被植物所吸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本主义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无机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水、土壤和大气遭到污染。任何无机肥都不可能全部被农作物吸收,其利用率是有限的。没有被吸收的氮化合物,溶解于雨水之中,渗透到植物根系之下而引发一系列的污染,如引起湖泊、江河、内海的富营养化;导致土壤的盐碱化;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等等。总之,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资本逻辑”就会操纵农业生产,在“资本逻辑”的操作下,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管理多么科学,物质变换裂缝都将难以弥补。马克思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缓解物质变换裂缝的有效措施,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继续存在的条件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可能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而“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5](P389-390)。在马克思看来,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在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将不再存在,甚至一切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将不再存在,社会生产能置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于其控制之下,“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P926-927)。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生态批判的启示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思想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应用,马克思所处时代面临的土壤危机,似乎在今日已经得到解决。人们也不再过多地去关注它。土壤危机问题真的解决了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福斯特并不这样认为,他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农场,土壤养分循环的断裂也比19世纪更加彻底”[6](P158)。可见,马克思所处时代面临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依然存在,土壤危机并未缓解,而是不断加深,由此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耗费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学肥料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施用廉价化肥破坏土壤有机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当年李比希、马克思等人所批判的物质变换裂缝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今天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摒弃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使物质变换裂缝弥补的制度保障得以夯实;另一方面,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或起始阶段,生产力落后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利用“资本逻辑”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为此要利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弥补社会主义农业发展中因“资本逻辑”存在而产生的变相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农业是不相容的。生态农业应建立在“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手”基础上,而这才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路径。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使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缺乏计划性,常常出现过度生产问题,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大优势便是能够把农业生产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基础上,置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土地自然生产力的维护和发展基础之上,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手”基础上的农业生产,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生态农业生产。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这一优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因利用“资本逻辑”而产生的变相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市场的负面影响亦即“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显现出来,反映在生态领域就是因片面追求利润增长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差距、农业粗放化发展、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确保农业发展的生态转向。只有加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才能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最终使城市消耗的自然资源能够及时而完整地回归土地;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海德格尔、尼采、韦伯、本雅明等现代思想家从各自的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反对对科学技术的简单批判态度,认为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物质变换裂缝。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土壤的利用率,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降低资源的浪费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不懂得如何利用人们生活和消费产生的“排泄物”,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要降低资源的浪费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就必须对这些“排泄物”进行循环利用,而发展科学技术、加快科技创新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4]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16.

[6]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58.

猜你喜欢
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自然界的一秒钟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例说“自然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