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信仰建设的方式及当代价值

2018-02-07 04:49朱晓林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潮列宁信仰

朱晓林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机电分院,江苏 无锡 214028)

“信仰建设,主要就是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1]列宁的信仰建设就是使人们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巩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系列行动和思想的总和。列宁信仰建设的方式包括颠覆性方式和建设性方式,是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一、列宁信仰建设方式的颠覆性

列宁信仰建设方式具有颠覆性,是不断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具有彻底的解构功能,摧毁了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生存的逻辑。

1.列宁揭露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消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列宁提出必须同民主社会主义者决裂,披露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伯恩斯坦嚣张地修正马克思主义,主张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否定社会主义的一切,提出走“第三条道路”,造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内部危机。伯恩斯坦美化资本主义是有发展能力的,只需要发展,不需要彻底炸毁,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否认阶级压迫与剥削,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是独裁,是“一种倒退”,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变为“改良的党”。而考茨基指出资产阶级民主是“纯粹民主”,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认为要用“和平的”、“民主的”的方式取得政权。列宁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列宁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批判了考茨基之流的谬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揭露了修正主义的本质面目。

2.列宁批判了自由主义思潮提出的“社会主义失败论”,揭露它们企图摧毁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阴谋。自由主义者指责“战略退却”是“社会主义失败论”论断,作出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解释,他们指出,实行粮食税和贸易自由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破产了。俄国国内的孟什维克党人认为这是放弃十月革命,提出:“布尔什维克走回头路,又回到了资本主义,这样他们就完蛋了”,[2]甚至公开宣称苏维埃制度马上就要破产了,只是具体时间和细节而已,提出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鼓吹资本主义复辟,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制。在这种错误思潮影响下,部分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崇拜资产阶级民主等抽象口号。

3.列宁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合理性的论断。革命胜利以后,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扭曲布尔什维克党的形象。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扩大化,亵渎马克思主义,扰乱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从意识形态方面,历史虚无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否定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合理性。针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言论,列宁论证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虚无主义者说俄国“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是没有根据的,论证了苏维埃制度的优越性。

4.列宁揭露了无政府主义思潮引发的人们对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认同问题,以及苏维埃国家的认同危机。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实行“民主主义”,歪曲“民主原则”为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人物蒲鲁东和巴枯宁,他们极端仇视无产阶级专政和苏维埃制度。巴枯宁认为绝对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强调自由。针对无政府主义者的错误观点以及产生的危害,列宁提出:“个人主义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3],无政府主义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维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

5.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思潮吹嘘造神说,投降宗教怀抱,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马赫主义者宣称“宗教的见解是私人的事情”[4],用宗教欺骗群众,鼓吹“寻神”和“造神”说,栖身于信仰主义,掩盖了宗教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面目,马赫主义思潮的泛滥,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产生了严重的腐蚀。列宁对马赫主义严肃地批判,指出马赫主义者都坚持“纯粹唯心主义的观点,”[5]马赫主义者就是一种“混乱的唯心主义”[6],它们只是披着时髦的外衣,可耻地充当和扮演着信仰主义的奴仆,而且已经达到了信仰主义。

二、列宁信仰建设方式的建设性

“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处于何等地位,固然有许多外在的原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它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程度。”[7]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心理需求的,它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人们对美好社会和崇高价值的自觉追求。

1.信仰制度化建设,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列宁的信仰实践从政治层面上,通过国家的政治革命运动以及政治手段,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主导信仰,并为主导地位提供强大的政治制度保障,确立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地位,不断加强人们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信任。共产主义运动的胜利则会直接推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加深和巩固。列宁以国家为主体进行信仰建设,发挥意识形态论证和捍卫俄共执政的合法性功能[8]。列宁不仅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性功能,更是侧重探索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功能,实现二者的内在统一。强化了布尔什维克执政党的合法性地位和合理性功能,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列宁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作用,批判了机会主义的否认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观点,反对把资产阶级思想灌输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来,反对机会主义者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崇拜,指出放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会将工人运动引向歧途。把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给群众,领导俄国人民进行革命运动和社会建设。

2.批判“社会主义失败论”,坚信“两个必然”。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如果只谈理想信念而回避物质利益,是与马克思主义本身背道而驰的。”[9]如果没有经济上的客观可能性,共产主义本身就不再具有任何科学的性质。列宁指出要考虑个人利益,“不能直接凭热情”,用新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10]

3.组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培育集体主义价值观。列宁通过开展“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道德实践,让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来决定或改变自己的价值选择,使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内化。列宁肯定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十月革命胜利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比较低,人们受东正教道德观[11]影响,除了传统的道德观,俄国人民还受资本主义道德观影响。“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活动”“战胜自身的保守、涣散和小资产阶级利己主义”[12],通过自愿的、不指望报酬、为公共利益劳动的自觉要求,使人感到自己是人,不再是被资产阶级奴役的工具,激发了人们的道德奉献精神。共产主义义务劳动体现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中的理想价值观。

4.开展“文化革命”,提高信仰建设的理论水平。“文化为体制之母”[13],文化以内在的方式制约和规范个体行为,赋予人们精神生活的依靠和意义,以及价值理念,列宁开展了文化革命,提出“两种文化”的观念。列宁提出要“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14],促进先进思想在农村传播,冲击农民的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改变以往的皇权崇拜和农奴式的宗法关系,采取了“否定扬弃”的方法,反对把无产阶级文化与传统文化对立的态度,列宁把提高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提到了“文化革命”的高度。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提出“两种文化”理论,列宁提出“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文化”,他反对那种强调抛弃一切以往文化的观点,必须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精华,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15]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文化中蕴含的虚伪性和片面性以及反动倾向。确立无产阶级文化的主导地位。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放弃文化领导权,就会丧失历史的领导使命。在《我们拒绝什么遗产?》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思想,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巩固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16]文化是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必须遵循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三、信仰建构方式的当代价值

多元社会思潮消解信仰认同,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各种社会思潮,在批判中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信仰的动摇源自理论的迷茫,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各种错误理论思想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更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要重视批判,尤其对一些流行的、有一定影响、关乎国家发展命运和方向的思潮要加强批判性研究,划清界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信仰建设不能单纯依靠理论斗争或者情感教育,因为这样是很难形成高层次的信念和信仰的,缺乏理性根基的信仰认同是不牢固的。因此,进行社会思潮批判的同时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和发展。

2.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引领力,加强党的话语权建设。苏共亡党亡国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社会现实需要相脱离,缺乏解释力,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导致民众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支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应当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反对一知半解、不求甚解。我们要坚持文学党性原则,加强党的话语权建设,把社会思潮从心理层面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理性层面,克服社会思潮中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极端性,引导人们把对马克思主义某一认识偏差与反马克思主义区别开。

3.树立宗教文化观。马克思主义信仰完成了对宗教有神论的解构,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鸦片论”,通过批判宗教,使人们从宗教异化中觉醒,通过“武器的批判”真正实现人类的信仰。树立宗教文化观,“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17]虽然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歪曲虚幻的反映,但是宗教具有很多积极功能。心理学家汤姆金斯指出“情感”是激化人类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18],宗教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它能抚慰现实生活中遭受不幸和精神困惑的人以心灵寄托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宗教的产生源于人的困境而非政治需要,强化宗教文化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

4.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夯实信仰建设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9],促使社会信仰最大程度地被个人认同,必须与每一个利益主体的实际联系,对利益的追求和需求的满足是人们认同信仰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民群众通过物质利益满足和情感归属需求,实现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多数群众“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社会阅历、知识积淀以及具体的生活需求将之转化为某种可以操作或者触摸的形象化指标。”[20]人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来判断马克思主义是否有生命力,他们很难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状态和理论形态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和增强党的信任构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21]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水泥”的整合功能,塑造“普遍共识”,赢得人们的赞同。

5.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与政治、经济保持适度的张力,防止信仰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具有意识形态与信仰的双重性,在信仰建设过程中需要保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政治层面的意识形态性的合理张力,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简单地视为意识形态,不能使信仰政治化,而应该把它作为人类信仰发展历程中的过程和环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认同习惯用价值契合的功利体验来完成,当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人们的现实需求,有效实现人们的利益时,便会得到认同,使马克思主义被工具化,庸俗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的自觉精神追求,要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工具化,正确理解列宁信仰建设思想的“物质利益”原则。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否认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它正是为实现人民大众的物质利益而奋斗,这样的奋斗是一种利他行为,体现的是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阎献晨,王瑞娟.关于信念、信仰、理想及其科学化建设[J].理论探索,2003(1),14-22.

[2]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1.

[3]列宁全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38.

[4]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5]列宁全集:第 1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7.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夏禹龙,黄凯锋.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2),42-49.

[8]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4.

[9]曹芸,吴远.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启示[J].求索,2012(2),51-53.

[10]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11][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上卷)[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358-359.

[12]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13]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02.16.

[14].列宁全集:第 4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87.

[15]列宁全集:第 3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8.

[16]列宁全集:第 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3.

[17]孙琥瑭,杜丽.列宁宗教思想及其政策实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宗教学研究,2014(1),1-7.

[18]李建华.论情感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1986(12),63-65.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20]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8.

[21]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91-99.

猜你喜欢
思潮列宁信仰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