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正当防卫

2018-02-07 04:18卢建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检察官 2018年18期
关键词:条款刑法公民

卢建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1996年、1997年那段时间,我比较关注刑法修正,这两天也对照看了一下当时立法机关的几个稿本,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刑法》第20条第3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中的“正在进行行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立法当中的“最后条款”,即在法案表决的最后时刻增加进去的条款,而在此前的立法建议稿中并没有“正在进行行凶、”的表述。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是根据某一个人大代表的临时提议,还是听取了某些专家的研究建议,再或者是某一个领导的指示?现在不得而知。总之,立法机关在最后关头增加这几个字眼和这个顿号,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有其深意的。在刑法修正过程中,有的机关,比如说最高人民法院,就曾经想用“对正在实施暴力犯罪”这样笼统的字眼把20条第3款试图涵盖的犯罪全部包罗进去,但又觉得“暴力犯罪”这样的字眼太笼统,需要再细化。也有人主张使用“暴力侵害”的表述,因为相比于“行凶”这样的通俗用语,暴力侵害就有点半专业的味道了。但是在立法修正的过程中,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包括很多专家,还是认为“暴力侵害”这个词仍然不够专业,不像后边的杀人、强奸、抢劫、绑架等等,都是专门的法定的罪名。

我觉得今天这样一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刚才黄河院长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即要“讲政治”,这个关键词在我们会议主题“正当防卫中的天理、国法、人情”中正好是缺失的。因此,我就想讲一点正当防卫中的政治。因为这个跟我研究的领域(刑事政策),或者说和我自己的爱好有直接的关联。我首先把结论说出来:我觉得正当防卫就是一种政治安排,我们的讨论不应该忽略这一点。首先从概念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叫正当防卫,而不是叫合法防卫或者是法定防卫呢?我们搞理论的都知道,正当防卫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超法规的制度安排,所以它的核心应该落脚在正当性(legitimacy),而不是合法性(legality)上。 这个正当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由自然法,或者说由某种非常抽象的公平正义来代表的,而不仅仅是在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层面来评判。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政治就是国家治理的学问。历史和实践证明,黑格尔所想象的那种全能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在大地上行走的神,什么事情国家都可以办到),是虚幻的,国家不可能是全能的,政府也不可能是全能的。难以想象说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的70亿人口,或者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点都在国家的有效保护之下。尽管现在有几乎无处不在的CCTV这样一个系统,尽管我们现在的破案主要是靠录像、靠视频,但总还是有死角,还是有破不了的案件,也就是说,总还是有国家权力到不了的地方。特别是在我们犯罪学这个角度,说国家可以保护每一个公民免受犯罪的侵害,这个说法就是乌托邦,实践当中很难做到。因此,虽然国家基本垄断了刑法惩罚权,或者说对于犯罪的反应基本上是由国家垄断的,但是仍然有国家权力行使不到的、鞭长莫及的地方,因而在这样一些权力空缺或者是这样的一些边缘地带,私力救济,正当防卫,甚至是私下和解,有的时候是故意或非故意的遗忘,比如追诉时效等,这些制度安排都是必要的。这样的制度安排也符合现在的社会共治,即社会治理是党的领导、政府主体、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等组成的共治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赞同前两天梁根林、车浩教授在接受媒体访谈时的一个说法,即与犯罪作斗争应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公民有自卫的权利,国家也有保护公民免受犯罪侵害的神圣职责。而当国家保护不到位、警察到不了的时候,公民完全可以自力救济,自卫也是公民的基本权能,这也是人权的题中应有之义。这里不妨套用一个书名“走向权利的时代”。如果说正当防卫这个条款或者制度长期得不到重视,它的使用率很低,那么从保障权利的角度考虑,现在就应该慢慢把它激活,使得刑法在保障权利、因而也在保护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积极。这是正当防卫制度的本质所在。

第三个方面,从司法过程来看,我觉得对正当防卫的评判,为什么会举国关注、全民参与呢?因为相对而言,正当防卫讲的就是一个正与不正的力量对比关系,明眼人稍微有一点是非观念,他都可以参与,都可以评判。这不像那些专业性很强的案件(比如内幕信息或环境污染案件),需要专门知识或技术的支持。所以这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引发如此高的社会关注率,引发如此多的社会公众表达意见,我觉得很正常,这是社会进步也是司法进步的体现。这也说明正当防卫这样一个制度或者法律规定,它不仅仅是依托或者建基在法律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 类似案件的裁判依据,本身就是超法律的,或者说正当防卫本身就是带有一定政治考虑的制度安排,因此必然的会有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的因素,有天理人情、常识常理的介入,而不仅仅是一场职业的“拳击比赛”。这里我借用车浩教授的名言,“正当防卫不是拳击比赛,而是抗击侵略”!社会舆论对于类似案件的影响要远大于那些专业性强的案件。反过来说,办案机关在处理类似案件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就案件处理的效果而言,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去年的于欢案件,还是刚刚结束的昆山于海明案件,应该说主流的观点或者多数人的观点都是完全认可的。这就是案件的政治效果。政治效果当然需要有法律效果来作为前提、做支撑,但是仅仅停留在法律效果上,可能它的意义表露或者表达还不够充分。

最后想说一点,就是我们对于任何事件或案件的评判,如果从政治角度考虑,必然都有一个历史的维度。为什么1997年修订《刑法》的时候,我们对于正当防卫制度要做那么大的修改?首先我们要充分肯定1997年《刑法》修订所取得的成就,比如说第1款里增加了国家利益。我们能说“国家利益”不是一个政治术语?在受保护的权利中,1979年《刑法》只明确表述了人身权利,1997刑法修订时才把财产权利加了进去,这同样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当然,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中,有扩大的,也有缩小的,例如它的防卫对象指向仅是不法侵害人。这样一来,我们针对不法侵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可不可以防卫?假如说丈夫来打我,我把他老婆或者他的孩子给打了,这种情形可否定正当防卫?第2款修改的意义尤其重大,如果按照车浩教授形象的比喻,就是在拳击比赛的双方对垒中,天平明显地偏向于防卫人,所以在法律用语上用的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一方面强调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另一方面强调结果上造成重大损害。 第3款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虽然说从专业的角度还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是它的基本导向,我们是支持的。同时,这里我还要强调,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消失在历史烟云当中的曾经的立法建议,比如针对夜间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针对那些利用暴力、撬锁、破门、撬窗等方式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不法侵害所设置的特殊防卫,或者为了保护国家集体财产,比如银行、仓库的特殊防卫,或者对见义勇为是不是需要奖励的特别规定。还有一个就是国外立法当中所规定的对于防卫人处在惊慌、恐慌状态下防卫过度的专门条款。这些条款在刑法修订的过程中都有非常正式的提议,但在1997年那个时候,立法为了慎重起见,最后这些条款都没有写进刑法。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些曾经消失的条款,是否有必要再把它们一条一条地捡出来重新审视?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立法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个人觉得,就以于海明案件为例,至少我们可以把防卫人在那种特定的惊慌、紧张的情况下防卫过度的行为予以特别考虑,建议在《刑法》的下一次修改当中加以研究。当然,这个任务就得依赖像周光权这样的立法专家来完成了。

猜你喜欢
条款刑法公民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订若干争议条款的理解与适用
论公民美育
过度刑法化的倾向及其纠正
正确审视“纽约假期”条款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刑法适用与刑法教义学的向度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论刑法总则
十二公民
制定一般反滥用条款:达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