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聪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产生、新实践的发展,都需要新的思想理论的指引与支撑,也必将会孕育出新的思想理论智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基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理论判断。这一重大理论判断,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个历久弥新、充满生机活力的主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都不同。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仅要分析它的理论内涵、现实基础与价值追求,而且要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现实基础与价值追求的历史变化,特别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经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变化。只有从理论内涵、现实基础与价值追求这三重维度来全面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发展的,矛盾也是发展的。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大致来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党的八大这一判断,是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的,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没有认真贯彻执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更为精确的表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当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又发生了一次新的重大变化,矛盾点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表述变化,并不只是文字表达上的不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时代不同,对社会主要矛盾认知的程度也不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确定下来后,又决定着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因而,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变化是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从矛盾理论的变化中我们看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具有差异性。然而,差异不代表互不相关或者冲突,外在的表现形式往往蕴含着内在本质的一致性。要准确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必须弄清楚根本矛盾与主要矛盾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这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根本矛盾的规律性、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内在本质的一致性,而社会主要矛盾只是根本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正是因为主要矛盾内在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理论的一脉相承。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矛盾思想,提出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4]。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而找到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根本问题,解决这一根本问题,便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党和国家正是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找到了影响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上来,从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每一矛盾又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无论任何一种主要矛盾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什么,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致的。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是发展工业、改变落后农业国。1978年改革开放主要矛盾主要方面是发展落后的社会生产。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依然是继续推动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本质是一以贯之的,中国社会还远未达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产品的极大丰富,远未达到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时期,正因如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5]。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它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发展的准确定位,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不变,而不变又是解决变的前提与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牢牢把握社会的时代特征,这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变化带给我们的最大智慧。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正是基于对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准确定位,中国共产党才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重大变化这一结论。思想理论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对社会实践的准确把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历经了坎坷曲折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随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判断,对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综观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尝试,下大力气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解决了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断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真正从站起来、富起来发展到了强起来的阶段,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一切要素发展变化的现实根源。“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是消极的阻碍作用。同样,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只能起到阻碍作用。由此,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逻辑,需要关注以下三个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很低,百废待兴。毛泽东曾经非常形象地表达,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能种粮食、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飞机、坦克,甚至拖拉机都造不了。因此,党的八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后农业国的现实和建立先进工业国之间的矛盾。之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从党的八大到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实际上主要在解决阶级矛盾问题。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工作重心才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自此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2000年总体上实现了小康,2010年更是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明显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农业国面貌,改变了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基本物质文化需要的状况,到真正化解了早期社会主要矛盾,从而站到了新的时代起点上。
从供需关系来分析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需求方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往只注重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由单一的生存型需要转为发展型、享受型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8]。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真实促进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符合人的需要层次变化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对需求的满足也是逐渐展开的,即人们在满足了较低需求水平的基础上自然上升为较高水平的需求。马克思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分析需求理论,虽然本质上不同于马斯洛,但同样表明,从总体发展规律来看,人们往往首先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进而才会进入精神文化领域。“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
虽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发展质量与效益欠佳、创新创造能力不足、民生领域存在很多短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1]。
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供给方不能满足需求方,生产力发展程度作为供给方既为需求方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证,同时生产力发展如果不能随着人民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也会成为制约新需求产生并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打破这一制约藩篱,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不仅要发展,而且要更加全面、平衡、充分的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时俱进的发展,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才是推动人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摆在中心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岘港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饱含深情地说:“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也是我牵挂最多,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根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指向和价值旨趣是不同的,党和国家确立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也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八大召开,再到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发展生产,亟待摆脱落后贫困的面貌,因而以发展经济、提高生产为价值目标,而忽略了人的价值维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越来越要求全面进步,人的主体性也慢慢显现出来,我们逐渐认识到生产力要素中不仅有物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之差距越来越明显,而且物的因素的作用发挥也越来越需要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保证”[12]。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取向将作为主体的人的重大作用重视起来,由此调整了单一注重生产力发展的发展模式。当前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不仅人的主体性,而且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不仅把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是将人民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并将其贯彻到党的治国理政的全部过程之中。
从另一层面分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突出、信仰危机加深等,这些现象背后或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社会发展对人民利益的侵蚀、对人民发展的忽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社会的整体进步是以牺牲部分地区、部分人民的发展为代价的,当然在处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下,生存温饱依然是第一要务。然而,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关注人、关心人、发展人理应全面提上议事日程,这是追求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成长史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深入人民、联系群众了,什么时候我们就能打胜仗、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我们脱离人民、不顾百姓利益了,我们就一定会吃亏失败。
综上所述,理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三个维度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各自表述的侧重点不同,但共同蕴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之中。从理论维度分析,我们找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理论根源;从现实维度分析,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条件;从价值维度分析,新时代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对这三重维度的深刻理解,为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1][5][6][8][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2,10,11,11.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5.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9][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159.
[12]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