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莲 邱耕田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海淀10009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指出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的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怎样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坚持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政治史中,“民本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本思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求君主把民众看作是治国安邦的根本,重视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做到施惠于民。
“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时期。当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升。慢慢地,人们对长期以来顶礼膜拜的神开始产生怀疑甚至是抱怨,“昊天不惠”“昊天不平”的感受日益强烈,人们的思想开始从“重神”“以神为本”的阶段向“保民”“以民为本”的阶段过渡。这一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主张君主要保民、爱民、禁止虐民。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民”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荀子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管子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这些内容无不体现了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到了明末清初,随着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民本思想”的发展达到顶峰。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反对君主把天下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由此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民本思想”都主张把民众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要求君主要重民爱民利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古代“民本思想”只是单纯地属于政治道德范畴,它是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通过对统治阶级道德品格的塑造来倡导当政者重民爱民利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地位,而所谓的“民本”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手段而已。因此,古代“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但又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单纯的道德诉求,而是属于政治权利范畴。古代“民本思想”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民的思想武器,统治阶级仍然是社会的主体。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1],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这一思想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1]。可见,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前提。一旦脱离了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将会变成抽象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所谓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指的就是现实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具体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2]基于以上论断,现实的、长期从事生产活动的、有生命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细胞,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追求,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则是其现实关系和观念发展的全面性的综合。其中,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而能够使个人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的社会环境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在条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从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层面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基础和外在条件。
与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截然不同,唯物史观坚定地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作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3],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4]。实践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前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机统一的基础。但是任何实践都是现实的、长期从事生产活动的人的实践——具体说是广大人民的实践,这就决定了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到了唯物史观的精髓,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矢志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1-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坚持把人民的支持作为我们强大的力量之源,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作为我们党执政的强大根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4]这一规定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
所谓人民利益至上,就是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各项工作以及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切实为中国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衡量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对此,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邓小平把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6]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了广大人民对生活富裕、国家富强的需求。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7-1]这一论述从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遵循。“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各项权益,争取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又彰显了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观念的诠释与坚守。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效果要由人民检验,分别从根本立场、方法论、价值观和检验论的角度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为谁发展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根本立场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现实的具体的个人。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为谁发展的问题上是不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是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矢志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1]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要始终把人民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把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前进。新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做起,“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1-4]。这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践行动,是对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这一根本政治立场的最生动诠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还要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任何活动,只有能够实现群众的利益,才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并得以持久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如此。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把发展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如何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中来思考,放在如何引导全体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中来把握,努力为实现全体人民的福祉探求一条系统、规范、科学的发展道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追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更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发展不能只关心人民纯粹生理需要的满足和物质利益的实现,更要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需求都能达到一种满足的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改善提高,全体人民正由总体小康向决胜全面小康迈进。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的生存需要早已得到满足,其他方面更高层次的需要便随之凸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得更加广泛。这主要表现为人民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在成绩面前,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限制性因素。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民生领域还存在许多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广大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少困难等。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应对这一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0-1]。这一论断不仅从需求侧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还从供给侧的视角入手,提出通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来逐步消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提升人民的获得感,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方向进一步迈进。
发展为了人民指明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立场,而发展依靠人民则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方法论指的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表明发展的方法或手段就是依靠人民。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救世主,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并决定历史的命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在此过程中,一切工作都应该而且必须以人民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7-2]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植根于群众之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5]全国各族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11-1]这一论断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一方面号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号召全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努力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虚心向人民请教,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各项工作环节都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从而凝聚全民的最大公约数,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最大正能量。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还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之中。在生产力各要素之中,作为劳动者的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作用的发挥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和措施时强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11-2]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始终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并使之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从而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同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11-3]。三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各种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要体现在发展成果的分配上,要保证人民切实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发展成果确实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内在地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容。就覆盖面而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的“人民”,指的不是少数人,也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全体人民。其中,全体人民既包括当代人也包括子孙后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不仅由当代人共同享有,还应惠及子孙后代。就内容而言,发展成果的共享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物质层面,还应该注重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让人民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机会和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实现途径而言,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际上是共建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共建的动力和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保证人人都有获得感。就推进进程而言,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共享发展策略,既不能做超越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事情,也不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裹足不前、无所作为。
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1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骄人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决胜全面小康,更要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并努力使发展达到新水平。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足够发达,物质财富足够丰富,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提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5]也就是说,当人们的物质生存条件在质和量方面还无法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各种矛盾就会突显,而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只会导致普遍贫穷的产生。这种状况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蕴含的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的精神实质是完全背离的,而只有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全体人民在各方面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充分发挥我国的经济潜能和优势,使发展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11-5]。
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还必须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分配不公的问题仍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居民在收入水平和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差距依然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上,不管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在制度设计方面,还都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2-1]由此可见,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在实现共享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破除各种利益藩篱、妥善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从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视角来看,有效的制度安排内在地包含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利公平“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1-6],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现实途径。机会公平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它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不论能力大小,在机会上都应该被无差别地对待,从而使每个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进取机会,都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利益的权利。规则公平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它强调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制度和规则的特权,任何违反者都必须依规受到追究。在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坚持和完善现有的制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以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努力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蛋糕”分好,使人民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中公平地享有发展的机会、权利和成果,为全面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意味着要确立人民“说了算”的思想观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只能由人民来评判。”[7-1]
那么,发展效果为什么要由人民说了算呢?第一,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发展的主体是人,但这个人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组成的,也就是说,发展的主体主要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核心而构成的主体。第二,从发展的价值取向来看,发展具有利民性,就是说,发展是为了人的——具体说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它要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实现他们的利益,为他们谋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3]第三,从发展的动力来看,社会发展或社会历史的进步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推动,在唯物史观看来,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历史,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或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7-4]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是这样的: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天然的需要,就不得不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如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及生态生产等。这同时也意味着人民群众也是各种生产的主体。生产是人民群众满足自身需要、创造自己利益的根本的途径和手段。正是各种生产建设活动改造着自然界,创造和建设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第四,从发展的方法来看,这种方法具有人民性,如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种工作方法,就发展的政策制定来看,就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捕捉群众要求,解决他们的难题,而且政策的效果要由群众检验。总之,人民群众为发展起着定位(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定向(社会发展的应有方向或取向)、定则(为社会发展制定或提供原则方法)、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等的作用。或者说,发展是人民的发展,发展具有人民性,因而,发展的效果就要由人民说了算。
发展的效果由人民“说了算”,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或满意度作为评判我们党的执政得失和发展好坏的标准,这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坚持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关于社会发展衡量标尺的新飞跃。以前,我们关于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主要集中于经济和人的物质生活领域,如经济产值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等。这样一种我们长期坚持的衡量社会发展与否的评判标准,基本上是见物不见人的传统的评价尺度,具有鲜明的片面性、表面化等缺陷。发展效果只有最终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才能真正把握我们党执政的绩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追求。
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作风建设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3-1]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凝心聚力、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拉近了和人民的距离,走进了人民的内心,得到了人民的满意和认可。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党内依然存在着许多脱离群众的现象,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针对“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13-2]。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如果作风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疏远人民群众、败坏党风政风,就会对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作风问题要常抓不懈,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切实做到让老百姓的舒适度、满意度高一点。
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在管党治党的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13-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配置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给党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引发了各种问题。比如,在思想政治上,有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在执行政策中,有些人信奉“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领导点头”;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信奉“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腐蚀党员干部、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害群众利益,从而会使人民群众逐步失去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都落到实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复杂的挑战和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党不断“赶考”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还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12-2]
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下功夫。早在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各种新型组织不断涌现,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只有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今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指出要通过改革机构设置和优化职能配置来理顺各种职责关系,从而提高效率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方案的贯彻落实有效应对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目的就是要建设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满意、叫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