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内数字,前为期次,后为页码)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认识把握新时代的五个维度
曲青山(1.5)
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和启示
黄一兵(1.11)
民生思想和理念的一次新发展
沈路涛(2.5)
积极推进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建设
吴忠民(2.8)
纪律建设若干原则、重大举措及十八大
以来发展历程
强 舸 马正立(3.5)
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
魏玉栋(3.14)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及历史经验
吴德刚(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党内教育述评
欧阳淞(5.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理论逻辑
张 明(5.12)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 颖 陈郝杰(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巩固
和拓展
樊 锐(6.16)
新时代的新外交
陈少铭(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的历史进展
与发展趋向
李海金 贺青梅(8.5)
新中国六十九年的成就、经验及历史启示
曲青山(9.5)
中国道路与现代化内生动力
吴忠民(10.5)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
韩保江(10.18)
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历史的论述及启示
邱 巍(1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
演进与透视
王丹莉 武 力(12.5)
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
魏立帅(12.16)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放权、让利和松绑:中国经济改革的起步
萧冬连(3.1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对中国的
两次考察及影响
文世芳(3.36)
国门是如何打开的
——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过程
萧冬连(4.25)
亲历中国经济思想的对外开放
林重庚 口述 苏国利 吴素萍 整理(4.42)
亲历中央若干重要改革文件的起草过程
高尚全 口述 萧冬连 鲁利玲 整理(6.21)
改革开放初期新技术革命对策大讨论研究
(1983—1988)
杜 磊(6.38)
中国农村改革是如何率先突破的
萧冬连(8.18)
亲历分税制改革
姜永华 口述 鲁利玲 整理(8.31)
中国改革是如何越过市场化临界点的
萧冬连(10.25)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的
几点研究
张学兵(10.39)
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
萧冬连(12.2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向后看”与“向前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源
龙平平 刘贵军(12.38)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年的经济问题
调查研究与改革总体规划
文世芳(12.48)
分税制改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的
转换
式中,x表示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o表示当前帧的目标,c(x)的值最大时的点就是下一帧图像目标出现的位置。
闫茂旭(12.65)
发展个体、私人经济的决策过程
梁传运 口述 鲁利玲 整理(12.83)
·“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笔谈·
全球史视野下的改革开放及其历史书写
欧阳军喜(1.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市场发展史研
究的几点思考
王 昌(1.24)
深化中国发展奇迹原因实证研究需要
注意的几个问题
郑有贵(1.27)
改革开放时期环境史研究刍论
王凛然(1.30)
试析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心态维度
孟 永(1.33)
陈金龙(7.13)
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
实践探索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齐鹏飞(7.16)
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刍议
常 旭(7.20)
改革开放史视野下的外交史研究
樊 超(7.23)
应当注意加强改革开放时期党史研究
学术史的研究
吴志军(7.27)
影像史学与改革开放史研究
王 灿(7.32)
·“地域史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笔谈·
中共历史学中的地域史研究再思
郭若平(5.20)
重释“社会革命”的意义
——试论中共地域史研究的“问题共识”
满 永(5.27)
关注“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域史研究
取向及其意义
金大陆(5.31)
毛泽东时代城市史研究与中共地域史
研究的深化
阮清华(5.34)
·知青史研究笔谈·
知青史研究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郑 谦(9.46)
知青集体编写回忆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定宜庄(9.50)
归侨知青史研究中的若干思考
叶 青(9.54)
知青史研究应该关注和探讨城乡经济
关系问题
赵 文(9.58)
对以农民视角为切入点的知青史研究的
思考
张 宁(9.61)
“跨文化与地域”视野下知青史研究的
新路径
丘新洋(9.6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
继续深化与发展方向”笔谈·
寻觅“他者”镜像下的中共革命史
李金铮(11.12)
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旧与新
李里峰(11.16)
“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的收集与
利用:点滴体会
应 星(11.21)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心灵史
黄道炫(11.27)
“新革命史”语境下思想文化史与社会
文化史的学术路径
唐小兵(11.30)
·理论与方法·
党史研究学术史理论三题
吴志军(1.78)
从文件到文本: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
研究的多维史料观
吴起民(11.35)
·专题研究·
创造性阐释: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跨语际实践
——以瞿秋白的《社会哲学概论》和《现代
社会学》为例
路 宽(1.38)
苏联对一九四六年马歇尔调处国共矛盾
失败的影响
郝江东(1.50)
民主革命时期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
的生成
何益忠(1.64)
工运训练与工人革命:大革命结束后莫斯科
中山大学学生在华工中的活动
孙会修(2.1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字拉丁化运动勃兴
考述
湛晓白(2.30)
中共进军新疆新探
——以苏联航空团与空运入疆为视角
陈 力(2.43)
新中国公共政策中的“科学”实践
——以麻雀科研为中心(1955—1960)
刘 怡(2.53)
从中苏防止核扩散论战看中国核政策缘起
韩长青(2.63)
卡特政府时期中美军备技术交流述论
王 东 梁凯钦(2.81)
《论十大关系》文本的形成与演变及其经典化
王海光(3.51)
中共对一九四三年同盟国高层会议的回应
唐正芒 李国亮(3.72)
从“文学”到“十月革命”:《新青年》杂志上的
“俄国革命”意象
徐信华 徐佩然(3.85)
中共革命话语体系中“阶级”概念的演变、
理解与塑造(1921—1937)
陈红娟(4.53)
中共与工合在延安的经济共建与价值认同
李 蕉 任梦磊(4.64)
关于一九四九年国共总体战略决策的
地缘政治解读
王志刚(4.77)
生产组织、文教实践与主人意识
——一九五三年天津工厂的秩序重建
及其精神意涵
符 鹏(5.39)
上海“阿飞”:滚动的话语逻辑与基层
实践走向(1949—1965)
刘亚娟(5.59)
台湾当局对加拿大与新中国建交的态度
及因应
李庆成(5.72)
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与新村主义
祁建民(6.48)
陕甘宁边区试行土地公债征购地主土地
述论
罗平汉(6.64)
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
詹 欣(6.77)
留法勤工俭学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
再探讨
陈少卿(7.37)
冷战时期中英航空贸易关系的缘起
李继高(7.48)
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美国政府的
认知与反应(1960—1987)
姚 昱(7.56)
“大跃进”时期上海街道工业的定位
与转型
林超超(8.43)
中国对一九六二年科伦坡六国会议的
因应
陈 力(8.55)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马克思主义
在高校传播的多维透析
——以北京大学为个案
裴 植(8.68)
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苏区“平分
一切土地”政策的形成及影响
刘 祥(8.82)
蒙哥马利访华新探
张民军(9.10)
浙东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再研究
吴敏超(9.21)
近代中国的“亡国奴”身份抗争与
抗日动员
杨雄威(9.34)
长期积累,见机而作
——新中国对日政策与中日关系正常化
章百家(10.50)
再议马歇尔调处与国共东北停战
杨雨青(10.64)
中共与华侨运动讲习所史事探析
郭 满(10.75)
译者的作用:论及马克思及其学说的
清末汉译日书
刘庆霖(10.83)
由“社”入“会”:浙江中共组织嵌入与
革命动员的演进(1925—1934)
王才友(11.47)
列强对一九二七年广州起义的因应
周 斌(11.66)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过程研究
徐显芬(11.76)
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
(1953—1955)
梁 志(11.87)
·人物研究·
“五四”前后陈独秀对“封建”意涵的探索
——中共“反封建”话语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翁有为(5.85)
再论斯诺、海伦与一二九运动之关系
张牧云(6.87)
一九八○年前后胡华对中共党史研究
和教学的思考
张静如 丁俊萍(7.68)
加伦与南昌起义若干史事探微
殷露露(10.108)
“红色史学”: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新论
李孝迁(11.101)
·地方党史研究·
在“统战”与“敌后游击”间徘徊:中共
东江抗日武装的建立及发展(1938—1943)
杨新新(2.105)
冲突与和解:一九四八年沂蒙解放区的
抗旱救灾与祈雨事件
李金铮 高雨桐(3.93)
国民革命时期的广东农民自卫军述论
李永芳(6.100)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加工贸易政策的演进
王 莹(8.90)
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土改中私营
工商业者的心态
张晓玲(10.95)
·探索与争鸣·
时差与西安事变时间之谜
田武雄(5.100)
安徽“责任田”问题再辨析
——兼论运用粮食数据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李嘉树(8.121)
·史实考证·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字时间考析
姚江鸿(3.122)
广州起义前恽代英与张发奎会面考证
何梦茹 刘 帆(4.123)
中共一大闭幕日期考
陈水林(9.87)
对毛泽东“抗战相持阶段到来”说的
再认识
王凤青(12.116)
·本刊专稿·
纪念李新同志
金冲及(9.82)
我记忆中的李新先生
章百家(9.84)
·国际视野·
英国工党内部左右翼斗争内涵探析
郑海祥(5.115)
·党史资料·
新中国对欧公共外交的开端
——以莱比锡博览会为中心的考察
陈 弢(2.91)
新中国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考察
吴艳玲(3.104)
支援人民公社投资述略(1959—1979)
王爱云(4.108)
美军观察组延安报告中的日本工农学校
吕彤邻(7.103)
是仿冒还是宣传?
——关于数篇同题异文的《反对
自由主义》
谢从高(7.110)
《杨思一日记》中的中共游击队战斗生活
任 伟(9.110)
一九四九年“安契塞斯号”事件经纬
吴泉成(10.115)
八路军韩城东渡决策述略
卢 毅(12.111)
·国外中共党史资料·
蒙古国外交部中央档案馆馆藏中蒙关系
档案资料评介
白 林(1.117)
日本馆藏档案中毛泽东的形象(1928—1945)
彭 程(2.116)
英国及欧洲最大的中国研究中心
——牛津大学中国中心
苏 峰(2.123)
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藏冷战时期中国与
新马印(尼)关系档案评介
彭永福(4.117)
美国里根总统图书馆馆藏中美关系
档案资料评介
杨 茂(5.110)
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心理战略委员会
涉华档案评介
赵继珂(7.117)
韩国外交史料馆馆藏对华关系类档案评介
董 洁(9.122)
美国国务院RG 59类非核心档案及其
有关中国的材料简介
姚百慧(11.120)
·研究综述·
资料·内容·理论方法:中国知青史研究
的回顾与思考
易海涛(1.99)
南下干部研究综述
何志明(6.118)
关于七七事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张 皓(7.7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妇女史
研究述评
刘维芳(8.104)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史研究综述
李 彤(9.99)
二○一七年中共党史研究的若干学术进展
葛 玲 辛 逸 满 永(12.90)
·读史札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归国留美学人群体
及相关问题研究刍议
陈 丹(3.114)
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现状与文献特点分析
陈始发(4.96)
“四清”的分期及其研究空间拓展
路子达 辛 逸(6.109)
对中共六大的再思考
——基于理论视角和档案文献的考察
李佳金(7.94)
“中归联”历史研究五题
周桂香(9.68)
关于民国时期西康建省纷争的一份珍贵资料
——读《石青阳札记》
何 毅(10.124)
·研究动态·
“中共制度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学术
座谈会综述
满 永(1.124)
“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座谈会综述
梁 志(5.125)
第三届“中国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关系:
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综述
谷继坤(7.124)
“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
学术研讨会综述
易海涛(12.120)
·其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1.127,3.127,5.128,7.127,9.127,11.127)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2.127,4.127,6.127,8.127,10.127,12.123)
“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笔谈征稿启事
(1.37,7.36)
第二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
研讨会征文启事
(1.77)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史瞰”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大学召开
(11.34)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丛书》出版座谈会
在京召开
(11.119)
第八届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
评选结果揭晓
(12.89)
“第二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在厦门大学召开
(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