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02-07 03:06
中共党史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知青学者

易 海 涛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和潘鸣啸(Michel Bonnin)《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等三本著作出版之后,有关中国知青史的研究既没有呈现出想象中的繁荣,也没有出现对已有研究模式的实质性突破,这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是明显不匹配的。之所以有此反差,与资料缺乏和理论视野狭窄(学科建设不足)有密切关联。有鉴于此,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在上海举办了以“新史料与新视野: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西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以及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30余位学者,围绕学科建设、资料开发、地域性研究以及传统议题等四个方面,对知青上山下乡这一问题作了深度交流和讨论。

一、知青史研究的学科建设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想要取得长足发展,都需要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对学科建设展开思考、探讨,知青史研究也不例外。对此,与会学者纷纷提出,要建立起知青史研究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且,因为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课题,牵涉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建立学科理论体系的同时,要打破学科壁垒,以历史学为主体,引入政治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具体研究案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具体研究中,我们既要重视延续既有范式(如将“知青”、“知青工作”和“知青运动”加以区分),也应努力建立起新的研究范式。此外,对于没有知青经历的学者来说,总结研究方法、注重学术规范还可以有效弥补情感经历方面的短板。与会学者认为,在知青史研究的学科建设中,以下两点尤其值得讨论:

其一,相关概念的重新梳理和界定。现在,很多知青史研究成果在使用“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运动”或者“回乡知青”“下乡知青”等概念时存在混淆不清的现象。尤其对于前一组概念,许多人把“文化大革命”之前的知青运动等同于“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运动,这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知青史的叙述和评价。与会学者纷纷指出,要注意时间性,既要看到两段知青上山下乡之间的关联,更要看到其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分其背后的制度缘由和理论背景,才能对知青史的细节展开准确、恰当的考察。例如,有会议论文专门研究了回乡知青问题。对此,不少学者就“回乡知青”与“下乡知青”的概念进行了讨论,认为除了身份认同因素之外,二者的差异主要是政策造成的,后来还受到“文化资本”的持续影响。由此可见,对类似概念的重新梳理和界定能够拓展知青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实现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其二,知青上山下乡与当代历史诸多问题之间的关联。就现有知青史研究成果而言,不少论述往往局限于知青史本身,割裂了它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联。事实上,数量庞大的知青群体所牵涉的问题涵盖方方面面,包括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文化冲突与调和、家庭关系、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显然突破了传统知青史的研究范畴。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在研究知青史时,要超越具体“议题”,追问“议题”背后的“问题”;既要提出有关怀、有价值的“问题”,更要努力解答这些深层次“问题”。

二、资料的开发和利用

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新资料的开发和利用。会议论文都很注意利用地方档案、日记、书信、回忆录、地方志、图像、口述访谈等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解读,学者们对知青的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其中,与会学者以知青书信、日记为例,讨论了新材料的搜集、整理、解读方法,呼吁研究者在利用相关材料时注意仪式化与程序化、公共性与私密性等问题。具体而言,当时的日记往往存在一些仪式化的内容,给解读带来一定困难。书信方面,则往往只留下了通信双方中单独一方的材料,因而存在碎片化现象;加之在当时的环境下,书信内容具有某种公开性,这也会给利用带来一定麻烦。因此,与会学者认为,目前亟待探讨出一套解读方法。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就此类材料的搜集、整理、利用进行探讨。可以反复研读具体材料,甚至找到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追问其书写时的心态,以及后来认识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开辟知青史研究的个人史、心态史、情感史、记忆史等新领域。

有学者从美术史的角度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图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项研究发现,当时的美术作品尽管摆脱不了时代的影响,但也在一些细节上与社会美学思潮相呼应。对这种呼应关系的发掘,有助于追踪知青图像背后的思想史意义。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图像资料,这无疑有利于展开知青史研究中的图像史研究,但要注意图像背后的历史语境。与会学者还对图像资料的搜集和利用展开了讨论——一方面要重视对已有图像资料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有许多图像资料正在消失,譬如知青安置点等,这要求我们加快对此类资料的搜集,同时加强知青博物馆的建设。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要想实现知青史研究的长足发展,资料搜集和整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多从基层资料出发,拓展资料的搜集范围。除文献、图像等资料外,口述材料、田野调查材料等也亟待搜集整理,以便弥补官方档案之不足。这一点对于没有知青经历的学者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偏听则暗”的现象,使自己的叙述更为全面、客观。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建立起一套整理、利用资料的方法。此举不仅有助于初学者避免陷入资料的汪洋大海,使其在史料面前既“沉得下去”,又“走得出来”,更可以由此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实现多学科对话,丰富对知青上山下乡的认知。

三、区域性研究的路径选择

知青上山下乡波及整个中国,有共性,更有地方性。因此,此次会议对如何开展地域性知青史研究进行了深入讨论。事实上,知青上山下乡本身就是一种跨地域的迁徙,这种迁徙并不局限于政治地理范畴,还牵涉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在此过程中,知青上山下乡与原有地理格局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传统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因应等,都值得重新梳理和解读。这样的讨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注意在时空交错的视野下展开研究。以闽粤赣边的知青运动为例,与会学者提出,要注意历史上区域的形成,譬如“华北”“江南”等区域在学术话语中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其背后的经济、文化、行政等因素起了什么作用;此外,还要考察知青与该地区的交融和对该地区的影响。只有通过追溯历史,还原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的互动,才能展现出时空交错视野下知青上山下乡的丰富图景,并最终回应一些学术界的经典命题,如革命与宗族社会、乡村社会秩序等。事实上,知青从北京、上海等地到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固然是一种跨大区交流,但整个知青上山下乡更是一种跨地域、跨文化、跨经济圈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冲突与融合无疑值得进一步探究。

其二,注重揭示此前被忽略的边缘地区和边缘群体。以往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研究多从整体层面展开,其中往往又以大城市为中心,尤其是对知青安置较为集中的地区讨论得比较多。此次会议上,部分学者注意到了一些偏远地区的知青运动,相关研究成果展现了与主流叙述不尽一致的历史面相。例如,有学者通过对广西央务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考察,尤其是通过口述访谈,发现了这一边缘地区知青运动的特殊性。又如,有学者考察了归侨知青在安置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各地区安置归侨知青的差异。对这些边缘地区、群体的探讨引发了学者们关于知青群体特殊性的讨论。例如,“老三届”与“新三届”之间存在差异,各个地方的知青群体也各不相同,研究者在考察具体问题时,需要注意将其置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各种异同背后的深层因素,包括政策、地域、文化、资本等,更是研究者必须尤为注意的问题。

关于区域性知青史研究,与会学者还指出,一定要避免就地方谈地方,既要有全国性的宏观关照,又要有类似区域的横向对比,更要有区域内部的层级梳理,以实现区域性知青史研究的特殊化、立体化、多面化。

四、传统议题的再出发

由于与会学者搜集到许多新的资料,采用了一些新的理论,因此不少会议论文对诸如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知青婚姻之类的“旧问题”进行了新的解答。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为了“处置过剩劳动力”,也有学者认为根源在于“消减城市负担”这一经济因素,但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断有政治因素加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两种因素不断叠加,最终在中央、地方与知青个人(家庭)之间构成了一个安置系统。对此,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纷纷指出,既要看到现实因素对知青上山下乡的重要影响,也要注意意识形态因素与这场运动的紧密联系;既要注意区分领导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更要注意把握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的历史背景;还要注意把握时间性,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差别。

有论文通过考察1966年至1968年上海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过程,发现了最高领导人决定发动知青运动的地方性因素。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以及知青上山下乡究竟是如何具体展开的。

针对一篇重新考察知青婚姻问题的论文,有学者给出了新的分析视角,即从个人与体制关系的角度看待知青婚姻的演变;也有学者指出,要注意到知青婚姻的区域性差异,尤其是来自大城市的知青与其他知青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问题已经突破了知青婚姻本身,需要对整个知青史展开一种“网络化”的分析,即以知青婚姻为“连接点”,讨论其他相关问题,如家庭、城乡关系、身份,等等。

知青运动的评价问题也得到了重新讨论。如今的学术研究越来越关注个人,但就知青上山下乡而言,个人与整场运动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无法得到清晰的解答,但学者们普遍认为,需要把握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定位,既要看到知青的共性,也要看到个性,要注意挖掘知青上山下乡的具体影响,要对知青个人与知青运动加以区分。

总体来看,两天的热烈讨论使与会者对知青史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即以资料开发为路径,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实现知青史研究的细化、深化、学理化,同时培养更多新人(20多篇会议论文中,有10篇是没有知青经历的年轻一代学者提交的),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从而建立起知青史研究的理论体系,使知青史研究常做常新。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知青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知青岁月
上山下乡
难忘知青岁月
游蓟县梨木台
——纪念上山下乡48周年
学者介绍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