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鹏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山西 运城 044000)
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精髓。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正如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所指出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1〕70。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产生和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主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资关系,然而当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劳资关系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及其自身发展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何在?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正如问题本身一样无穷无尽。本文力图在深入剖析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探讨其对当代中国处理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重大价值。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通常是把“劳动”当作商品,而不是把“劳动力”当作商品。马克思指出,“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1〕164,这一发现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解决了古典经济学家把劳动当作商品所不能解决的理论难题,即“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交换与李嘉图的劳动决定价值这一规律无法相容这个难题”〔1〕303,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理论,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其他价值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理论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始终坚持和遵循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价值理念。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从对商品的分析入手,阐释了价值规律,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其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价值规律、一般规律等。
马克思在批判分析R.托伦斯、J.密尔、J.R.麦克库洛赫、S.贝利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和运动规律,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由马克思起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生前没来得及修订和出版,在其去世后由K.考茨基编辑整理并最终出版。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的过程,即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二是价值增值的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对于资本家和工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资本家来说,劳动是消耗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而获得剩余价值。而对于工人来说,劳动则是谋生的手段,他们通过出卖劳动获得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从而维持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工人劳动对于资本家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工人劳动不仅能生产出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而且能生产出剩余价值,满足资本家对于剩余价值和资本增殖的需要。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
对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内容的概括,学界有不同观点,但都承认劳动力商品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其主要内容。要真正把握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其所体现的深层意蕴。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等前人优秀的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受到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影响。可以说,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对前人思想和成果的科学批判和扬弃。其次,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其理论体系强大的逻辑性。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以丰富的事实材料和实证分析为依据,对当时资本主义劳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劳动异化”入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主线,揭示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本质。再次,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其科学的研究方法上。马克思在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论述了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并深刻揭示了其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创立了系统完整的劳资关系理论。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两大阶级在根本利益上存在对立关系,资产阶级无限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来源于无产阶级的劳动,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就转变为对无产阶级剩余劳动的压榨,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曾经指出,“资本与雇佣劳动是同一种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制约着另一方面,就如高利贷者和挥霍者一样”,“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而雇佣劳动又以资本为前提。两者相互制约;两者相互产生”〔2〕。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剩余价值增加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加强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处境,就必须起来反抗和斗争,而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正是为这种反抗和斗争服务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把焦点集中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上,通过分析二者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来揭示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服务,因此,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根本特性在于其阶级性。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既是实践的产物,同时又用来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根本特性。一方面,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产物。一种理论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深厚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产生也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从19世纪20年代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资本家为了更多更快地获取剩余价值,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雇佣童工等方式剥削压榨劳动工人,导致劳资矛盾激化并演化为劳资冲突,工人们奋起反抗,最终扩展为各国工人纷纷进行的革命运动,最典型的就是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各国工人运动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又用于指导实践。早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以罢工、冲突等方式出现,呈现出分散、个别、无组织状态,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承担起了为工人争取自由解放斗争提供科学指导的历史使命,深刻揭示了资本剥削和压迫劳动的实质,为当时欧洲各国工人革命运动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并向他们指明了革命成功的必然性和革命成功后的方向,为后来工人运动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根本指导。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资本主义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满足了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彻底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现实状况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劳资关系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也会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虽然产生和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但没有拘泥于资本主义时代本身,而是将劳资关系放在历史长河中,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以一种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分析劳资关系的一般规律及发展趋势。当然,劳资关系是否会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灭亡,还需要历史和时间的验证,但无论如何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一个重大特点。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作为研究对象的,它提出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的基本原则、一般理论及具体方法。正如布雷夫曼曾经指出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分析的目的是要确立一些基本原则,而不是推测这些原则在长时期里继续发挥作用可能产生的结果”〔3〕。劳资关系和劳资矛盾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也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标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同样存在劳资关系,也同样存在劳资矛盾,但我国的劳资关系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关系存在根本区别。我国的劳资冲突和矛盾更多地是劳资之间暂时性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而非劳资双方根本利益的对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可调和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双方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和对抗的,劳动工人受资本的雇佣和支配,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并受其剥削和压迫,从而整个社会划分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根本对立的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劳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和协调现阶段我国的劳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其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等深层意蕴,对当前我国处理劳资关系问题具有重大价值。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尤其对于当代中国,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深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深层意蕴,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劳资关系发展实践和新变化,从而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的有效途径,显得极为必要而迫切。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劳资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即使最有利于工人的情势,即使资本的尽快增长如何改善了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也不能消灭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利益之间的对立状态”〔4〕。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积极缓和阶级对立,大力进行自我修复、自我调控,这些国家的劳资关系大大缓和,劳资双方从对立逐渐走向合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因此劳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劳资合作,构建共享型和谐劳资关系是必由之路,尤其是在我国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劳资合作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和谐劳资关系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发展和谐劳资关系的科学命题,并将其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系中;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历史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共享的理念。可以看出,和谐劳资关系理所当然地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必须把构建共享型和谐劳资关系与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同时把构建共享型和谐劳资关系放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框架内构建共享型和谐劳资关系。
当前,我国的劳资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多个方面,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绝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工会和公司为主体的多元化协调模式。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积极介入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有重要保障作用。我国的劳资关系带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因此在处理劳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政府的积极介入。政府介入劳资关系主要是在协调劳资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制定约束双方的基本准则和制度并进行监督。政府介入是为了引导劳资关系良性协调发展,防止劳资关系恶化冲突,同时政府介入要杜绝大包大揽,政府始终要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以法律为准绳,以劳资双赢为目标。工会和公司才是劳资关系的主体,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必须充分发挥二者的主体作用。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要使劳方在与资方交涉与谈判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地位,维护和争取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基础上,要增强工作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在化解劳资矛盾和冲突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能真正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自治组织。公司作为劳资关系的重要载体,在追求公司合法利益的同时,也要增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充分考虑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经营活动中遵守国际公认的准则和国内法律法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是相对较低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当前的生产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劳资关系表现得较为典型和突出,主要表现在劳资双方既有矛盾的客观性同时又存在合作的可能性。劳资关系问题首先表现为劳资矛盾,劳资矛盾的实质是利益冲突,劳资双方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斗争和对立。但是,劳资矛盾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中其性质也是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资矛盾是阶级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和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资矛盾则是人民内部矛盾。我国的劳资矛盾无论表现得多么复杂,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局部利益冲突。劳资关系的另一方面是劳资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合作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实现的,资本所有者通过契约获得劳动力的使用权,劳资之间的契约使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了现实的劳动,同时也使货币转化为能动的资本。生产力与劳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发展生产力需要和谐的劳资关系,劳资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其和谐与否决定着生产力能否发展;另一方面,和谐的劳资关系在根本上又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和保证。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资本管理和资本运营,不断激发资本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另外,由于当前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劳动对资本仍然具有强烈的依附关系,所以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强调资本管理和资本运营的同时,还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历史的烙印,然而作为一个伟大而经典的理论,必定有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关键是我们如何认识和利用。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和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劳资关系带来了新的特点,重新认识和研究当前劳资关系新变化,深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现实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决定了其劳资关系的特殊性,这种劳资关系本质上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核心是利益分配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极其复杂,劳资关系合作与冲突、分工与协作共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依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论和做法,也不能极端片面地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争论,而是要立足于当前世情国情,坚持问题导向,发扬实践精神,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前我国劳资关系的新变化,深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深层意蕴和当代价值,促进我国劳资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3.
〔3〕哈里·布雷夫曼.劳动与垄断资本〔M〕.方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