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水果生产统计分析(二)

2018-02-07 07:39:56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减幅主产区产区

除了苹果、柑桔和梨三大水果,《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还对桃、葡萄、香蕉、猕猴桃、荔枝与菠萝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了统计,并对龙眼、枣和柿的产量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上述水果除了香蕉种植面积和荔枝产量较2015年略有减少外,其他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及香蕉产量、荔枝种植面积较2015年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幅度仍然领先于我国各类主产水果。

一、桃

2016年全国桃生产继续保持稳中有增态势,面积和产量双双均创历史新高(见图1),而且产量重新超过葡萄,再次回归我国第四大水果位置。其中,种植面积达85.17万hm2,较2015年增加2.34万hm2(增幅2.83%),较10年前的2007年增加15.47万hm2(增幅22.20%),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56%,较2015年提高了0.10个百分点,较2007年则下降了0.10个百分点;产量达1 428.89万t,较2015年增加64.89万t(增幅4.76%),较2007年增加523.72万t(增幅57.86%),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7.89%,较2015年提高0.08个百分点,较2007年则降低了0.72个百分点。

图1 2007—2016年全国桃生产变化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产量上百万吨的四大主产区中,山东、河北两省种植面积稳中略减,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 63 hm2和779 hm2(减幅分别为0.06%和0.88%),但产量仍然稳中有增加,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16.05万t和8.92万t(增幅分别达5.78%和4.62%),其中,山东也是全国2016年桃产量净增最多的产区;河南和山西两省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则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种植面积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4 780 hm2和2 798 hm2(增幅分别为6.48%和9.00%),产量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8.45万t和4.36万t(增幅分别为7.08%和4.43%),其中,河南是2016年全国桃种植面积增加最多的产区(见表1)。北京和上海是2016年全国桃生产萎缩最为明显的两大产区,其中,种植面积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1 916 hm2和320 hm2(减幅分别为10.52%和5.90%),产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1.51万t和3.60万t(减幅分别为4.44%和45.58%)。另外,浙江和天津虽然种植面积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809 hm2和568 hm2(增幅分别为2.71%和13.76%),但产量却出现不同幅度地减少,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1.18万t和1 666 t(减幅分别为2.76%和2.65%)。

表1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桃生产情况

五、葡萄

近10年我国葡萄生产呈快速增长态势,产量年均增长幅度在9%左右,并曾于2015年超过桃,成为我国第四大水果。不过,2016年全国葡萄生产增速下降,种植面积为80.96万hm2,仅比2015年增加了1.04万hm2(增幅1.31%),较10年前的2007年增加了37.12万hm2(增幅84.67%),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24%,较2015年提高了0.001 3个百分点,较2007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产量为1 374.51万t,虽然再创历史新高(见图2),但又被桃反超,在所有水果中排名降至第五,较2015年仅增加了7.58万t(增幅0.55%),较2007年增加了704.82万t(增幅105.25%),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7.59%,较2015年降低了0.23个百分点,较2007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

图2 2007—2016年全国葡萄生产变化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大多数省份葡萄生产都保持了稳中有增态势(见表2)。其中,种植面积净增减数量最高的也就三四千公顷,如贵州种植面积增加最多,为3 104 hm2,增幅为10.82%;辽宁种植面积减少最多,达4 175 hm2,减幅为10.88%。不过,产量净增减数量较大,净增数量最多的高达10万t以上,如云南较2015年净增11.05万t,增幅5.04%;辽宁减少最多,较2015年减少15.67万t,减幅18.40%。产量在100万t以上的三大主产区中,新疆和山东两省(区)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仅河北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增加。其中,新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1 249 hm2和8.02万t(减幅分别为0.83%和2.91%),山东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了2 283 hm2和6.97万t(减幅分别为5.27%和5.75%);河北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1 809 hm2和 4.76万t(增幅分别为2.09%和2.86%)。

六、香蕉

受进口香蕉冲击和香蕉枯萎病蔓延等因素影响,近年我国香蕉生产虽然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平稳。2016年我国香蕉种植面积稳中略降,产量却继续小幅增长,再创历史新高(见图3)。其中,种植面积为40.79万hm2,较2015年减少了0.12万hm2(减幅0.30%),较10年前的 2007年增加了 10.13万 hm2(增幅33.04%),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3.14%,较2015年降低了 0.05个百分点,较2007年提高了0.21个百分点; 产量为1 299.70万t,分别较2015年和 2007年增加 了 53.06万 t和520.03万t(增幅分别为4.26%和 66.70%),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7.17%,较2015年提高了0.04个百分点,较2007年降低了0.24个百分点。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四大主产区中,2016年广东香蕉种植面积虽稳中略减,但产量净增最多,较 2015年增加 29.98万t,增幅达6.64%;广西种植面积净增最多,达1 667 hm2,增幅达1.58%;海南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减少,较2015年分别 减 少 了 3 738 hm2和

14.47万t,减幅分别达9.57%和10.33%;云南香蕉生产相对稳定,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净增195 hm2和11.21万t,增幅分别为0.19%和4.33%。其他产区中,福建和四川种植面积略有减少,而贵州种植面积增加显著(见表3)。

表2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葡萄生产情况

图3 2007—2016年全国香蕉生产变化

七、猕猴桃

猕猴桃是我国近十多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主产水果之一,不过近两年增速也开始放缓。2016年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见图4),其中,种植面积达19.63万 hm2,较 2015年增加了1.44万 hm2(增幅7.91%),较 10年前的 2007年增加了 12.44万hm2(增幅173.02%),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1.51%(创历史新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了0.09个和0.83个百分点;产量达234.49万t,较2015年增加了15.70万t(增幅仅7.18%,为近十余年最低),较2007年增加了176.64万t(增幅305.36%),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1.29%(创历史新高),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提高了0.04个和0.74个百分点。

表3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香蕉生产情况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各产区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大都有不同幅度增加,仅河北、上海和甘肃等少数几个省(区、市)生产有不同程度萎缩。陕西、河南和四川等三大主产区中,陕西和四川种植面积均较2015年净增1 000 hm2以上,增幅分别达1.83%和4.94%;陕西产量增加最多(较2015年净增6.90万t,增幅5.55%),四川产量增幅最大(较2015年净增2.75万t,增幅达12.67%)。其他产区中,云南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幅最大,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87.66%和187.85%,净增数量分别达4 900 hm2和4 744 t;贵州产量净增最多,较2015年增加1.64万t,增幅31.12%(见表4)。

图4 2007—2016年全国猕猴桃生产变化

八、荔枝

近几年我国荔枝生产面积一直呈稳中略降态势,但产量却总体呈稳中有增态势。2016年全国荔枝面积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持续减少的颓势,稳中略增,达54.20万 hm2,较 2015年增加了0.18万hm2(增幅0.33%),较10年前的2007年则减少了1.65万hm2(减幅2.95%),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4.18%,较2015年和2007年分别降低了0.04个和1.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量却稳中略减 (见图5),仅229.61万t,较2015年减少了1.18万t(减幅0.51%),但较2007年增加了58.84万t(增幅34.45%),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也进一步降低,仅1.27%,分别较2015年和2007年降低了0.05个和和0.36个百分点。

表4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猕猴桃生产情况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荔枝主产区中,种植面积除广东略有增加外,广西、福建和海南等省(区)均有不同幅度减少;而产量除广西较2015年增加4.67%外,广东、福建和海南等省(区)均有不同幅度减少。其他产区荔枝生产大都呈稳中有增态势,尤其是云南增加显著,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116.63%和32.49%(见表5)。

图5 2007—2016年全国荔枝生产变化

九、菠萝

近几年全国菠萝生产面积相对稳定,而产量则保持稳步增加态势。2016年全国菠萝种植面积稳中略增,达6.17万hm2(创历史新高),较 2015年增加了 0.12万 hm2(增幅2.07%),较 10年前的 2007年增加了 0.72万hm2(增幅13.21%),占全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比重为0.48%,较2015年提高了0.003 6个百分点,较2007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产量也再创历史新高(见图6),达158.20万t,较2015年增加了8.65万t(增幅5.79%),较2007年增加了67.69万t(增幅74.79),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略有提升,达0.87%,分别较2015年和2007年提高了0.02个和0.01个百分点。

表5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荔枝生产情况

图6 2007—2016年全国菠萝生产变化

从各省(区、市)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广东和海南两大主产区菠萝生产面积和产量均较上年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广东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4.37%和6.73%,海南生产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4.65%和6.23%;而云南、福建和广西等省(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大都有不同幅度减少,仅福建产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云南生产面积和产量净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418 hm2和3 799 t,减幅分别达7.31%和4.93%(见表6)。

十、其他水果

除了苹果、柑桔、梨、桃、葡萄、香蕉、猕猴桃、荔枝和菠萝等9类水果,农业部还对龙眼、枣(统计项名称“红枣”)和柿(统计项名称“柿子”)等3类水果的产量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这3类水果产量总体也呈稳步增长态势,尤其是枣类产量增长明显 (见图7)。2016年全国龙眼产量为191.39万t,较2015年净增6.83万t(增幅3.70%),较10年前的2007年净增74.42万t(增幅63.62%),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1.06%,较2015年提高了0.000 4个百分点,较2007年降低了0.06个百分点;枣类产量为 824.05万t,较2015年和 2007年分别净增了16.47万t和520.99万t,增幅分别为2.04%和171.91%,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4.55%,较2015年降低了0.07个百分点,但较2007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柿产量为396.91万t,分别较2015年和2007年净增了17.78万 t和 139.50万t,增幅分别为4.69%和54.19%,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为2.19%,较2015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较2007年下降了0.26个百分点。

表6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菠萝生产情况

图7 2007—2016年全国龙眼、枣和柿产量变化

从各省(区、市)的龙眼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各龙眼产区中,除主产区之一的福建较2015年减产 3.42%(1.08万 t)外,其他产区的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产。其中,三大主产区中的另外两大主产区——广东和广西分别较2015年净增产量3.93万t和2.32万t,增幅分别达4.76%和4.04%;北缘产区重庆产量增幅位居各产区之首,达48.67%,较2015年净增1.19万t(见表7)。

从各省(区、市)的枣生产情况看,2016年全国枣产区中有近一半产区产量出现不同幅度减产。三大主产区中,新疆增产较多,较2015年净增20.99万t,增幅达6.87%;山东则出现小幅减产,较2015年减少1.24万t,减幅为1.15%;河北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仅比 2015年增产2 672 t,增幅0.19%。其他产区中,陕西枣产量净增最多,较 2015年净增 10.52万 t,增幅14.49%;辽宁枣产量减少最多,较2015年减少7.29万t,减幅达33.39%(见表7)。

从各省(区、市)的柿生产情况看,2016年大多数产区柿产量均有不同幅度增加,仅河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山西、湖北和北京等几个省(市)的柿产量有不同幅度减少。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柿产区,2016年柿产量净增最多,较2015年增加20.30万t,增幅达20.82%;山西柿产量减少最多,较2015年减少近1/3,净减少5.08万t,减幅30.58%;天津柿产量增幅最大,达66.12%,较2015年净增6 024 t(见表7)。

小结:在苹果、柑桔和梨三大主产水果生产规模相对稳定、产量稳中有增的同时,我国其他主产水果生产大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猕猴桃增速领涨各大主产水果。其中,主产区桃生产面积大都表现为稳中略增,仅山东、河北等少数几个产区略有减少,而产量则几乎都有一定幅度增长;安徽和云南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速高于全国大多数产区。2016年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减少的省份大都集中在北方产区,如河北、山东、辽宁等,而南方地区葡萄生产大都有不同增长,其中,湖北、贵州、云南和广西葡萄生产增速领先全国大多数产区,占全国葡萄生产的比重均不同程度提高。香蕉生产仅海南出现较大幅度萎缩,而广西和云南两大产区仍然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长,非主产区的贵州香蕉生产增长明显。全国各产区猕猴桃生产大都继续保持了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随着其他产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陕西、河南、四川和湖南等传统主产区猕猴桃生产占全国猕猴桃生产的比重呈下降态势;云南、辽宁、湖北和安徽等地面积扩张迅速,而江苏、贵州、江西和广西等地随着投产面积的增加产量表现出较大的增长。

表7 2016年全国各省(区、市)龙眼、枣、柿生产情况

总体来看,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持续上涨,全国水果生产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仍将继续;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果品质量的提高以及营销策略的改进,水果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升,水果生产由传统的优生区、主产区逐步向其他非优生区、特色产区扩张的趋势渐明,果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水果生产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猜你喜欢
减幅主产区产区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水土流失较监测峰值减少近百万平方公里
广州4月商业地产市场:公寓成交维稳,写字楼及商铺库存同比减幅明显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8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7:04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下)
收藏界(2019年3期)2019-10-10 03:16:48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20
黑龙江省1980201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面积分析研究
科技风(2017年18期)2017-05-30 00:45:09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