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昊 郭红旭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不仅是一种人体文化,而且是一种情感符号,这门艺术在情感表达方面尤为显著。本文透过舞蹈动作之“情”、构图之“象”、表情之“意”三个方面试论舞蹈本体中情感的渗透,从而阐述舞蹈教学中情感表达的方式。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也是一种情感符号。由于舞蹈的物质本体是人自身,人的生命与情感的融合统一使舞蹈情感表达的境界达到了艺术之最直接和最高形态意义的层面。这一最高情感境界乃是依靠舞蹈的动态、构图、意象等因素实现的。
一、关于情感的概念和舞蹈情感的界定
从古至今,关于舞蹈情感的界定,国内外舞蹈学者众说纷纭。学者吴晓邦认为:“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介体,而动作则来源于人们高度激动的感情。”“情感”是与“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有时更把思想情感联用。也就是说,这种情感并非一般层次的“感觉”范畴的“情绪”,也不是第六感觉产生出的“直觉”,而是与感觉上的“思想”联系。人们可以认为,舞蹈情感是被力、被创造者的思想情绪幻化、提升到哲学层面的“意”境,是心物统一的崇高的“情”。
二、透过舞蹈的动作、构图、表情来看舞蹈的情感渗透
(一)动作之“情”
动作是一切人类文明与生物生存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也是构成舞蹈最基本的因素,它不仅是舞蹈形态的表象,还表达着人类情感、思想、心志、精神等。舞蹈动作并非生活中的一般动作,它是包含着某种情感的动作。所以,舞蹈动作有着独特的性质。一般来说,动作具有形象性、指向性、涵盖性、多义性、不确定性、直接性和强烈性等特征。舞蹈通过这些特性来传达情感,因此动作是表达情感的媒介,是舞蹈意象形成的基础。
舞蹈通过塑造舞蹈形象、创造舞蹈造型、营造舞蹈风格,从而形成舞蹈动律。人类情感的喜怒哀乐,则都可以通过人体动作的抑扬顿挫、缓急轻重、刚柔粗细抒发出来。即形成“舞律”。“舞律”是动态运动的形式,它是舞蹈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样,舞蹈情感的表达离开“舞律”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舞律”如果不通过舞蹈情感也是不可能生成的。舞蹈通过动作的力度、速度、能量、大小等形式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运用动作形成舞蹈的外形,即舞蹈的“行于外”;运用舞蹈“舞律”来诉说心情,传递情感,即舞蹈的“情动于衷”。
(二)构图之“象”
舞蹈构图是舞蹈的三大要素(舞情、舞律、构图)之一,同样也是舞蹈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舞蹈构图包括运动路线和构图画面。无论是舞蹈运动路线还是构图画面,其中都包含着舞蹈本身的意境和情感。舞蹈通过构图创造时空情感,早在我国古代乐论中就有论述。《乐记·乐象》曰:“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可见,对于中国舞论的缔造者来说,舞蹈绝不是单纯愉悦感官的形式美的表演,舞蹈应该在其动态、构图、服饰和色彩诸因素的构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在哲理和思想情感。
舞蹈构图是营造情感意象的重要手段。舞蹈空间构图的形成夹杂着情感、精神、志向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古代舞蹈作品更是体现着这种理念,每个朝代的帝王都善于用舞蹈的构图和规模来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来展示个人执政时期国力的强盛,描述当时的安居乐业。例如,以歌颂武王伐纣取得胜利为内容的《大武》,以颂扬唐太宗李世民开国功勋为内容的《破阵乐》等,这些舞蹈大都人数众多,队形变化大,声势浩大,其中蕴涵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可见,舞蹈构图对舞蹈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为表达情感创造气氛,而且能映衬情感宣泄的状况。
(三)表情之“意”
吴晓邦把舞蹈的表情放在舞蹈的三要素之首,他认为“舞蹈表情是舞蹈的灵魂”。由此可见,舞蹈表情对于舞蹈构成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舞蹈构成必不可少的因素,而且对舞蹈情感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舞蹈是一门善表情的艺术,当舞蹈动作和舞蹈构图表述不尽如情节立意时,舞蹈表情则能恰到好处地补充舞蹈的情感意象。无论表现什么题材的舞蹈,表演什么樣的舞蹈故事,表达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表情始终贯穿于舞蹈演员身上,这种表情是“传情达意”的“中转站”,它诠释着肢体动作,发展着舞蹈剧情。
舞蹈的表情不同于生活中的情绪,它是在舞蹈运动的过程中由于肌肉的松弛和紧张所产生的人体动作表情,人们将称之为“动的表情”。舞蹈表情深受舞蹈运动的影响,是在舞蹈节奏变化的过程中引发的心理情感外化,是舞蹈情感的外在体现。优秀的舞蹈作品总是包含着角色的表情和人物的情绪。就拿中国当代优秀舞蹈《中国妈妈》来说,笔者认为,舞蹈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现主要在于表情的运用。无论是动作中的“情”,还是构图中的“象”,抑或是表情中的“意”,归根结底都是表露舞蹈形象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达到更深的舞蹈情操,更好地服务于舞蹈作品。
三、舞蹈教学中如何做到情感的表达
情感是舞蹈意象的本质因素,舞蹈意象即为情感动态意象。舞蹈,从其创作到接受,一直是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在舞蹈过程中,它既是舞蹈创作者情感体验的再现与凝结,也是舞蹈表演者一次新的情感体验。在舞蹈实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情感表达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一)教师角度
首先,在讲授动作时,教师不仅要对舞蹈的动作运动方式、运动路线、轻重缓急的力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而且要对动作中动律性、形象性、功能性等进行分析与解读,以便让学生能把握动作中应赋予的情感和意象。其次,教师在讲授舞蹈动作的画面和调度时应解释其形成画面、调度运动的意义和功能。例如,舞蹈《汉宫秋月》,刚开始的S型舞蹈画面所表达的是汉代宫廷城墙的厚重;在形成一竖排队形时所隐喻的是古代宫廷女子在行宫中的整齐。
再次,教师应强调表情的应用。舞蹈是一门无声的艺术,它需要表演者灵动的肢体和丰富的表情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将作品情节内容和作品的立意讲解清楚,还需要将动作的表情生动、真实、惟妙惟肖地示范表演出来,以便表达作品的情感。情感表达时,要经过体验情感和传递情感的过程,因为舞蹈表现本身就是情感的想象性表现。当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应该对舞蹈作品的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舞蹈作品的情感有着深刻的体会,对作品形式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内心世界,凭内在感情去感知、理解舞蹈规定的情境,去寻找动作的内在根据,去挖掘舞蹈的情感本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的想象性情感之中并将它们表现出来,完全投入到作品的示范表演中。
(二)学生角度
学生除了应理解和掌握教师上述的讲解外,还要懂得创作者是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诸多现象,由此引发种种感想,经过筛选、加工,其变成了舞蹈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再是教师或创作者个人的情感、情绪,而是整个社会和人类的情感。因此,学生要想使表演的作品富有情感,就应该提升情感表达能力。最根基的情感当然是喜、怒、哀、乐、爱、欲、恶这“七情”,同样,其也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和高品格的修养做情感底蕴。要多读书、要懂音乐、懂美术、懂戏剧、懂人生、爱人生,兴趣广泛,文理知识兼有,积累丰富的情感经验,善于发现情感和体会情感,这样才能表现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舞蹈教学中情感表达与审美,既在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中,也在学生自身体验与感受中。情感无论对于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还是舞蹈创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舞蹈教育者,在舞蹈教学、舞蹈训练、舞蹈创作过程中应该先有内心的感受,然后通过动作形式将人物情感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情效”并应用到自己的表演中。舞蹈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在建构自己的艺术大厦时,情要真,意要深。情真需要创作者对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意深则需要表演者对社会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只要情真、意深,形象必然丰满,作品的哲理品格便自然浮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