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颖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常规治療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在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每天1次,连续14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每天1次,连续14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儿童;过敏性紫癜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过敏性紫癜儿童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12岁,平均9.56岁。对照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12岁,平均9.13岁。观察组与对照组过敏性紫癜儿童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判断①发病年龄<20岁;②典型皮肤紫癜;③组织切片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④急性腹痛。符合2条或以上,即可诊断[1]。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卧床休息,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14天[2]。
1.4 疗效标准
治愈:2周内皮肤紫癜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2周内皮肤紫癜基本消失,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有效:2周内皮肤紫癜大部分消失,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无效:2周内皮肤紫癜、症状和指标治疗后与之前比较无变化或加重[3]。总有效率=(痊愈例+显效例)/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采用SPSS l0.0版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治疗14天时,观察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81.3%。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为(7.1±2.6)天;对照组为(9.3±2.3)天,观察组关节症状消退平均时间为(3.2±1.1)天;对照组为(4.1±1.0)天,观察组消化道症状消退平均时间为(3.6±0.2)天;对照组为(4.9±0.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个别患儿用药后出现轻微胃肠道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可有不规则低热,乏力,头痛等非特异性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大部分患儿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属自身免疫性疾病[4]。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中药。其药理作用机制包括:①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黏附和凝集。②利于水肿的恢复和毛细血管性出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渗出。③丹参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④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效能,可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⑤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⑥具有免疫调节作用[5]。本组资料表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在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好且安全较高,认为该药值得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小英.低分子肝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12):2269-2271.
[2] 冯瑞玲.浅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5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5):196.
[3] 侯林毅,闫慧敏,赵 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病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83.
[4] 鲁彩霞,冯焕琴.4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1):202-203.
[5] 姜 叶.中西医结合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5):185.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