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要求

2018-02-06 00:21刘秀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6期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

刘秀双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要求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和70.00%,且咳嗽、喘息和咳痰消失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增强,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

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2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目前关于该病的治疗,临床通常会使用抗生素[1]。本次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其中男88例,女72例。以入院时的编号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观察组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1.16±2.4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2±4.13)年;对照组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2.01±3.13)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26±4.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以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为依据而选择药物,进行抗感染和止咳化痰平喘治疗。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注射剂单用或联合用药;加用氨溴索等注射剂化痰;喘息患者加用气管扩张药,如多索茶碱或氨茶碱等注射剂;激素: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注射剂;喘息患者常规给予吸氧、雾化吸入治疗,口服酮替芬药物等;针对心力衰竭患者会给予对症治疗(利尿强心剂与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治疗。

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療,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化隆降平清利汤治疗,以此达到补肾益肺和滋阴增液的效果,中药组方为:苏子12 g,炙麻黄、白前、杏仁、半夏、陈皮、厚朴、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牛子、射干和紫菀分别取10 g。针对痰液发黄的患者加用黄苓和鱼腥草;咳喘症状比较明显的则需要加入旋覆花和葶苈子;伴脾虚的患者加入炒白术和炒薏苡仁。用400 mL的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全部临床症状均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显效: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改善明显,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好转: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部分患者仍然存在咳嗽、喘息和咳痰的症状,但是次数较少;无效:经治疗,不少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咳痰和喘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咳嗽、喘息和咳痰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并未对治疗造成任何影响,且停药后各种症状均自行消失,提示宣化降平清利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更加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一种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所产生的慢性炎症,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肺源性心脏病或阻塞性肺气肿极易出现,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年龄、季节、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吸烟、环境因素以及遗传等。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下降,致使不能强有力的抵抗病原体,且少数老年患者还伴有各种基础疾病,导致感染该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慢性支气管炎隶属于中医“咳嗽”“痰饮”范畴,主要是肺气不宣和外邪入侵等有很大的关系,肺脏与脾脏在人体中可以益气,又是最主要的痰盂器官,当肺脾阻虚后会出现水湿停滞的情况进而会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引发一系列的咳嗽、咳痰。宣化降平清利汤在益肺补肾的过程中,有助于促进肺部生理状况的有效改善,缩短症状消失的时间,且不良反应与常规治疗接近,大量实践研究证明宣化降平清利汤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十分安全有效,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咳嗽、喘息和咳痰可很快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可增强疗效,有效缓解各种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桂丽,李 萍,闫 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07):1223-1225.

[2] 雷小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8):2712-2713.

本文编辑:张 钰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中西医结合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