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
【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类型、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记录其血管并发症类型,计算其构成比,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其中,14例发生穿刺点渗血或血肿的情况(37.83%)、9例出现假性动脉瘤(24.32%)、14例發生拔管综合征(37.83%)。结论 加强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术;血管并发症;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1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的介于内外科治疗之间的手段,可以在不开刀大范围暴露病灶的前提下,在现代化诊疗设备的引导下,经由皮肤血管或其他原有通道开展针对病灶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1]。但是,术后也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穿刺位置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拔管综合征都是比较常见的术后血管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其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如何做好积极的护理干预,降低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抽取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回顾其并发症的类型,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悸、心前区不适、浑身乏力等症,并经多项诊断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同时,患者均无心血管介入治疗禁忌症、无血液系统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及免疫系统疾病。
男20例,女17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65.5±2.5)岁。心血管疾病的病程0.5~2年,平均病程为(1.2±0.3)年。经股动脉入路、桡动脉入路的患者各有13例、24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参与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与统计,记录其并发症类型,计算其构成比。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其中,14例发生穿刺点渗血或血肿的情况(37.83%)、9例出现假性动脉瘤(24.32%)、14例发生拔管综合征(37.83%)。
3 讨 论
本文对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总结了其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及构成比,可见穿刺点渗血或血肿、拔管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比较高,接近40%。穿刺点渗血或血肿的发生与动脉鞘管型号选择不当造成血管外膜损伤、抗凝剂的用量不当或压迫止血位置不当导致凝血效果欠佳、患者腹压升高致穿刺点出血等有关。而拔管综合征则与动脉鞘管拔出时的体位因素、血容量不足、疼痛刺激、穿刺点按压不当、负性心理、术前禁食时间过长等导致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与股动脉压迫止血不当有关。
针对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护理干预是研究的重点:①术前合理进食。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手术时间选择禁食时间,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反应,避免禁食时间过长导致患者术中饥饿口渴、脱水、烦躁引起麻醉平面下的血管剧烈扩张,应激反应加重的情况,以减少拔管时血压降低发生率[2]。②术中合理抗凝。强化术中抗凝治疗,提高血流速度,加强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动态监测,保持血液循环运行良好,预防穿刺点渗血、血肿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穿刺点渗血、血肿的患者,则可采用个性化抗凝方案,改善其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程度。③拔管前合理使用局麻药,并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做好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对疼痛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在拔管前注射局麻药,降低迷走反射反应。④提高操作水平,正确拔管、压迫止血。实施拔管时,要保证动作轻柔、快速,拔除后迅速以手指在穿刺点上方约1.5 cm处实施按压。包扎采用纱布绷带“8”字法,严格压迫、术侧肢体制动。加强对肥胖、合并高血压疾病、术中多次穿刺等患者的重视程度,密切观察穿刺点周围的皮肤状态,了解有无淤青、出血现象,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汇报医师,重新压迫止血、包扎。
总之,加强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兰,邓 鑫.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3,15(6):169-171.
[2] 林 晶,姚丽娜.心血管介入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6(5):124-125.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