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

2018-02-06 00:15胥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影响

胥艳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7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3%(26/179)和64.25%(115/17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降低。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血管介入治疗;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1

本文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3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动脉造影术,并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相同的对比剂碘帕醇。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179例。

观察组中,男女各有97例、82例,其年龄在45~87岁之间,平均年龄(71.8±4.2)歲。其中,103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76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对照组中,男女各有99例、80例,其年龄在46~86岁之间,平均年龄(72.1±4.4)岁。其中,105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72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治疗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术前做好碘过敏史的询查及碘过敏试验;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术后监控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综合性干预。

术前护理干预:①了解患者的病历资料,询问其既往患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并对患者的过敏高危因素进行筛查,提高对碘剂过敏高危患者的重视程度;②做好健康宣教,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让其对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碘对比剂注射时可能出现的反应、术中配合、注意事项等有充分的了解,保持放松心态,避免出现过分紧张、焦虑的心态,做好负面情绪的疏导。③对可能出现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进行防控。术前179 h停止使用强心苷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肾毒性或可能诱导肾损伤的药物;术前0.5 h小剂量静脉推注碘帕醇行过敏试验,并对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注射速率,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保证一次穿刺成功,避免血管外渗;对本身过敏体质的患者可使用地塞米松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避免治疗前过饥过饱。

术中护理配合:①碘对比剂注射前先注射20 mL生理盐水,确保穿刺血管畅通无阻。碘对比剂注射前应预加热至接近人体体温,控制推注速度和推注量,防止因过冷、推注过快、过多引起的不良反应。②密切观察患者碘对比剂输注时和输注后的生命体征、神态、面色,记录患者的尿量、出入量,倾听患者的主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并处理。

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做好水化治疗,促进肾血流量增加,降低肾脏中对比剂的停留时间,减少肾小管中尿酸的含量,减少急性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在水化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补液速度与补液量,避免出现心功能损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53%(26/179)和64.25%(115/17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法是目前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不仅创伤小,痛苦程度较低,而且术后恢复更快,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1]。同时,介入法应用过程中还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方法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为手术创造条件,为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指导。而在造影检查中,碘对比剂的应用十分广泛,这就要求在诊疗中考虑可能出现的、与碘对比剂有关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介入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碘对比剂注射后可对大脑造成刺激,并能透过血脑屏障刺激意识状态,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对下丘脑的刺激又会诱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的多种不良反应[2]。本文对比了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综合性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见后者显著更低,仅为14.53%,显示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总之,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降低,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 芳.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251-253.

[2] 韦彩群,黄翠稳.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J].蛇志,2014,26(4):402-404.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