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临床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亚低温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NIHSS评分[(25.11±2.21)分、(19.32±4.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01±2.45)分、(25.24±4.01)分](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58.31±8.21)分、(82.38±6.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1.41±8.61)分、(69.82±6.35)分](P<0.05)。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亚低温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6..01
脑出血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其中以急性脑出血更甚,处理不当会造成患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病情加重及死亡[1]。以往治疗脑出血主要以降颅内压为主,但对脑不具有保护作用,不可避免地形成脑水肿[2]。亚低温疗法是一种临床新技术,可对脑起到保护作用,能有效提高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探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8±2.4)岁;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1.9±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降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等对症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亚低温治疗。仪器:FYD-2000亚低温治疗仪(上海斯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控温帽、控温毯,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2~35℃,1次/d,持续治疗2~14天。待治疗结束,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NIHSS评分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包括10项内容,每项0~10分,分数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高;NIHSS评分量表包括12项内容,每项0~9分,分数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具有极高危险性,以往临床治疗更侧重于降颅内压,而对脑水肿考虑较少,大大降低了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3]。有研究表明,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可对脑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减少或避免脑水肿的形成[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结束时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韦世友、黄骥、余爱军等人[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分析为:①亚低温疗法对炎症反应起到有效抑制作用;②亚低温疗法有效抑制氧自由基、CO、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的生成、释放和摄入;③亚低温疗法能有效保护脑细胞中的结构蛋白,减少脑水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减少脑组织的乳酸堆积及耗氧量,改善微循环;④亚低温疗法能有效改善脑神经损伤,增强预后效果;⑤亚低温疗法能有效避免或减少钙离子的流失,对脑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进而有效减少神经缺损;⑤亚低温疗法能有效保护弥漫性轴索,降低急性脑出血的致残率与死亡率;⑥亚低温疗法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高烧、肺炎、其他感染等)及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艳君.亚低温疗法治疗50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6-7.
[2] 张秀敏.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8):176-177.
[3] 郑智婷.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94-95.
[4] 龚道恺.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198-1199.
本文编辑:张 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