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

2018-02-06 18:09谭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5期
关键词:硬化性组间硬化

谭雷

【摘要】目的 探究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0例无心肌桥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组间CTA表现特征。结果 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单纯硬斑、单纯软斑、混合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年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年龄偏轻,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及斑块性质、分布状况与无心肌桥冠心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1.4;R8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5..01

心肌桥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与无心肌桥冠心病相比较,其发病率与发病年龄等均具有一定的差异[1]。本文主要研究伴有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TA表现特点,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桥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合并心肌桥冠心病患者30例为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5.2±3.26)岁;无心肌桥冠心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5.7±3.27)岁。所有患者的CTA资料均完整,且无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碘过敏反应史等。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第二代炫速双源CT予以检查,扫描范围主要从气管分叉下的1 cm位置,到心底部。对心律不齐予以适当控制,心率不计,在实施呼吸训练之后,运用双简高压注射器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并注射65~75 ml的碘海醇造影剂,速率控制在4.0~5.0 ml/s左右,对心脏全周期的容积予以采集。

所有CTA图像重建均由2名具有多年临床诊断经验的医师在专用工作站进行,依据原始数据清晰度,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等,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斑块成分差异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位比较

研究组左前降支23例(76.67%),右冠状动脉3例(10.0%),左回旋支4例(13.33%);而对照组左前降支22例(73.33%),右冠状动脉4例(13.33%),左回旋支4例(1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斑块成分、患者年龄比较

研究组单纯硬斑7例(23.33%),单纯软斑8例(26.67%),混合斑15例(50.00%);而对照组单纯硬斑8例(26.67%),单纯软斑8例(26.67%),混合斑14例(4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平均年龄为45.2±3.2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5.7±3.27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一般来说,心肌桥为自然发生的冠状动脉走行变异,其出现与发展主要在冠心病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跟患者是否合并有心肌橋无明显的内在联系,因此,其病理形态、分布也无显著差异[2]。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发病年龄相比较对照组更轻(P<0.05),表明合并心肌桥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时间显著提前,且心肌桥为同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若患者存在心肌桥,极有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3]。

从心肌桥发病部位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位置看,其心肌桥下壁冠状动脉不易出现粥样硬化,但在近端极易产生粥样硬化。这主要是由于壁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在切应力作用之下被拉长,因此血栓停留受阻。研究结果表明,组间冠心病形态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无论患者合并有心肌桥,或是未合并心肌桥,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均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重建原始图像时相,是心肌桥检出的关键所在[4]。在舒张期、收缩期对壁冠状动脉直径予以分别测量,是判定是否有壁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指标。在冠状动脉斑块定性与定位诊断上,通常采用冠状动脉CTA进行,其速度较高,且具有无创性,能够对冠状动脉内外壁、壁冠状动脉长度、腔内斑块成分以及心肌桥本身进行有效观察。

综上所述,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CTA特点与未合并心肌桥冠心病患者CTA特点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合并心肌桥患者的年龄更轻,是早期干预治疗的关键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 扬.冠状动脉CTA评估心肌桥形态特征、发生位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外医疗,2016,35(19):194-195.

[2] 金 鹏,李 琳.壁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4(08):738-740.

[3] 冯少仁,邹卫兵.64层螺旋CT对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2):56-59.

[4] 张国宁,李 伟.老年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危险因素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07):744-746.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硬化性组间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