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伟祥
【摘要】目的 探析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分别应用氯沙坦与依那普利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6例,并将研究对象分为36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应用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沙坦比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与耐受性强的降压药,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氯沙坦;依那普利;轻、中度高血压;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主要以动脉血压不断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者会引发肾脏或心脑血管病变。主要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等病变,对有效安全控制药物有显著的临床意义[1]。氯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的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依那普利相比较,以便深入了解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本文将探析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分别应用氯沙坦与依那普利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76例,两组研究对象不包括充血性心律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脑血管意外史、哺乳期与孕妇等患者。
将研究对象分为36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36±5.69)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1.36±6.73)年。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60.46±10.57)岁;病程3~19年,平均病程(11.67±7.21)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一周前停用降压药物。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依那普利(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1次/d,一次给予10~20 mg。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度增减药物剂量,治疗2周,患者舒张压依然大于90 mmHg,则适度增加用药剂量。
1.2.2 实验组
实验组给予氯沙坦(生产厂家:杭州默沙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8),1次/d,一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25~100 mg。在治疗中,禁服影响血压的药物,服药疗程为6周。
1.3 观察指标
采取标准水银柱血压计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以坐位、右臂为准。在测量血压前,患者要休息15 min,坐位测量2次右上臂肱动脉血压。两次测量应间隔至少2 min,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参考血压值。在服药前和服药后2周、4周以及6周对血压做好测量与记录工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10 mmHg或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20 mmHg,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小于10 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幅度在
10~19 mmHg,并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效: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头晕头痛1例,腹泻2例,刺激性干咳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头晕头痛3例,腹泻2例,刺激性干咳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且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变化,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遗传、精神、生活习惯、年龄、药物以及其他疾病等因素。高血压一般包括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确,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发病率达90%[2]。继发性高血压又被叫做症状性高血压,发病率较低。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血压持续性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血压进行平稳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肌损害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3]。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①氯沙坦是一种新一代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ATI亚型受体拮抗剂,可以充分发挥降压作用,并且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对预防心室肥厚与血管壁增厚有重大作用。此外氯沙坦可以对肾脏进行有效的保护,促进渗血流量能够有效运输,促进尿液排出,减轻组织水肿,增加尿纳和尿酸的排出[4]。②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期间服用氯沙坦组的患者几乎没有不良反应,没有依那普利所产生的刺激性干咳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降压效果可以持续24 h。而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虽然有很好的降压效果,对心力衰竭、脑卒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蛋白尿,预防脑血管硬化,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官功能,但是药物副作用较多,该抑制剂通过对缓激肽酶Ⅱ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使得前列腺素、P物质以及缓激肽等咳嗽物质在患者体内积聚,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有些患者由于耐受性低,从而停止治疗[5]。而氯沙坦是一种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一次,降压效果稳定持续,并且能够在治疗后6周使患者血压达到稳定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对轻中度的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继而保护心脑肾等功能。
综上,氯沙坦比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与耐受性强的降压药,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 萍.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2):69-70.
[2] 錢家华,翟昌林.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1):107-109.
[3] 张良根.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08):14-16.
[4] 王春红.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117-118.
[5] 胡葆茹.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7):34-35.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