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伟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软实力对于国家战略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软实力“依靠的是塑造人们喜好的能力,……依靠的是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所需要的正义感和责任感”[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更加需要通过软实力促进国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国际汉语教育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与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注与欢迎,从以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方式来看,“五通”是构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目的,其中促进民心相通是发展国际汉语教育的出发点和重要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国际发展合作重要平台,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使各国都可以参与到这一开放的发展平台当中,人文交流、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拓展对于“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当今世界,英语仍然是国际交往中的通行语言,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与在特定的区域内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相比这些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难度要大得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日益增加,这些国家的母语大多也不是汉语或其他国际通行语言,因此双方对交流的准确性把握上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形势下,“一带一路”国际交往平台,为国际汉语化推广提供了制度和政策基础,国际汉语教育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得到蓬勃发展。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中,推广国际汉语教学已变得十分必要,同时,也为国际汉语教育确定了实施主体,“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吸收多元行为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确认了共建原则,认为应当“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3]。在海外推广汉语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市场的作用,在政府推动的情况下,重视非政府行为体的作用。
有些国家或地区设有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这些地方都有中国派驻的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志愿者。另外有些国家设有私立汉语学校,有的大学里开设了中文系。这些学校里面的教师有的是海外的华人华侨,有的则是在中国留过学、汉语水平较高的当地教师。以中国政府推动的海外汉语教育为主,同时充分吸收有一定汉语教学能力的当地人士,以及海外华人华侨投身到海外汉语教育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全球化潮流推进的人类发展事业,是开放、包容的,其高度的开放性是以往任何合作机制所不曾具有的。开放的合作机制带给全世界的是中国文化的推广,而汉语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为世界带来了新商机,而学习和掌握中国的语言文化就增加了商务合作的成功度,也增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质量。这也是汉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的主要原因。
国际汉语教育的实施依靠教育界,选派教师或志愿者赴孔子学院或汉语教育课堂任教,调动国外的汉语教学,以及在国内高校开展针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是开展国际汉语教育的重要方式。国际汉语教育在提升公共外交软实力建设、运用专业人才、提升话语权的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际汉语教育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汉语传播是世界客观需求与中国主观动因相作用的结果,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更加自觉开展公共外交的结果[4]。全球化的发展将中国全方位地展示给了外部世界,世界对于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加。更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广大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样公共外交活动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日常工作当中。
高校通过对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除了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进行交流之外,主要向国外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在汉语教学之外,对外汉语教师推介中国优秀的文化也是公共外交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的国外青年人,在未来很可能成为国外精英阶层。他们对中国了解的深入程度越高,未来中外关系的开展和国际关系领域交流就可能收到更为积极的效果,从长远来讲,也是在增加中国的国家利益。
当今世界全球化发展趋势迅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信息、文化传播影响着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可以接触到的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的便利性、低成本性,使得人们了解世界的可能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对外部世界产生直观初步的感性了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外部性影响,外国学生前往中国学习汉语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加。
从参与者和受众的角度来看,国际汉语教育的受众以青年外国学生为主。很多学习汉语的学生未来很可能从事与中国交流的相关工作。外国青年人也容易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去接受和思考中国教师提出的观点,做到互学互鉴。对外汉语教师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他们在对外国学生的教学当中,在国际交流中通过文化、语言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就中国的文化、政策等方面内容对外国学生进行说明,提升国外学生受众对于中国文化、政策等方面内容的接受度,并与外国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知华派”,通过语言的魅力和教师个人的影响力,增加中国积极的国际形象。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战略机遇期,并通过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增强国家文化、科研等领域软实力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国家形象,为国家利益的增加与维护多尽力量。
国际汉语教育是增加中国话语权发展的重要舞台。中国的声音要真正传播到位,首先要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接受程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5]。由此可见,国家层面上已经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发展路径,国际汉语教育在推广汉语教学方面也要大有作为。
提升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增强国家利益,目标是为了中国的发展,尽可能地去延长战略机遇期,并且使得中国能够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十八大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6]。对外汉语教育在国际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软实力发展最好的实践。近年来,由于中国实力在短期内提升较快,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迅速变化和实力提升有些不适应,各方面的“中国威胁论”都有所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这种专业领域的公共外交,可以增加外国青年人对于中国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化解误会与消除分歧,增大中国话语的分量。
国际汉语教育一方面拓展汉语的国际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实现民心相通。提升国际汉语教育软实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目前,我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多层次的教学为来华求学的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平台。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而汉语预科教育为准备在中国继续大学课程的留学生提供了基础汉语的语言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语言水平达标后在中国继续各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来华留学生回国后为本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助力,也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促进中国的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根,与当地国家的发展对接。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往中国的留学生来自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提升,中国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来华留学的生源国主要集中在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美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达到了31.72万人,占到留学生总人数的64.85%[7]。可见,留学生主要来自中国周边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与我国是陆上或海上邻国,文化上曾经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虽然在文化上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具有较高程度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的重要对象国。因而我国国内对外汉语教育要着力关注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主要大国的留学生群体,通过多层次的汉语教学,使他们爱上汉语,尽快掌握汉语,为进一步的交流和深造创造条件。
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能够直观地接触到奋发有为的新一代中国人,以及中国开放、包容的发展模式,汉语的博大精深。中国教师对于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都会使得他们感受到满满的人文关怀气氛。留学生在中国会与教师、同学接触,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对于中国积极的心理感应能够增加,中国的国际形象在来华留学生心目中能够提升。
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在世界146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其中,525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38个国家或地区,111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79个国家或地区[8]。孔子学院、课堂是在中国政府推动下设立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通过中国的高校与海外大学合作设立,目的是帮助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并推广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是由中外高校联合设立的非盈利机构,这也体现了中国机制化地发展教育公共外交工作。另外,派遣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前往世界各地教学,也是开展海外公共外交的方式。虽然派出人员数量有限,但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力的发挥,来影响周边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9]。外国学生通过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学习汉语,并通过汉语了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并能用汉语来表达外国人的观点,同时在学习和了解了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后,又能用其母语向同胞讲述中国的故事[10]。在海外设立学习汉语的平台对于缺乏汉语环境的外国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孔子学院、课堂是中国为海外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搭建的学习平台,促进了中外交流,增进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在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在海外的影响力更为强大,因为在海外来自中国本土有资质的汉语教师十分重要,标准和主流的汉语还需要这部分教师的传授。另外,中国人在海外的精神面貌和形象也影响着海外学习汉语的学生,作为个体的教师很可能通过个人魅力而增加汉语的海外接受度,也有可能促使一部分外国学生最终从事与中国相关的政治、经济工作,为未来中外关系的发展做好铺垫。
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许多高校甚至中学都有开设。随着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深入,国外更多私立汉语教学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学校的教师有的来自国内,有的是能够熟练使用汉语的当地华人华侨,也有一些是在中国留过学的外国人。国际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外国人熟练掌握汉语,因此,使在中国学成的外国人回到本国从事汉语教育,是培育海外汉语教师的关键任务。相比中国人,汉语水平较高的非母语人士更加了解本国汉语学习者的心理,更能够以本国国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教授汉语,如果这部分外国本土教师越来越多,国际汉语教育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外汉语教学也应当从娃娃抓起,中国可以鼓励、帮助在海外的汉语学校对本国的幼儿开展学习汉语的普及工作,未来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海外本土汉语教师,中国的文化也会在教学当中传播到国外普通民众的心里,这也是增强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之一。
另外,增加汉语学习的高端性和趣味性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汉语相对于大多数语言难以掌握,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开创很有必要。类似 《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形式可以借鉴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并且要结合当地民众的思维特点进行教学。汉语的美感和趣味是增加外国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调节因素,尤其对于海外的教学工作而言,当地缺乏汉语的使用环境,因此积极运用汉语中富有美感的一面有利于增强汉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中华文化的接受度也会提升。
“一带一路”为国际汉语教育提供了新时代的交流平台,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也需要国际汉语教育的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