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俊平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新的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论概括,是从整体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把握后得出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的延续和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设想。为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探索,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探索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并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理论回答,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历史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理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面对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思考,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回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回答,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这些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对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方位的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创立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应对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懈努力,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诸多风险和挑战,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P10)这一重要判断从整体上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标志着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本质的深刻认识,从整体上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历史性把握,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一个要使中华民族进入强起来的时代。这是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持和发展,也是从整体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这是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客观规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只有在充分认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才能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客观规律的把握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由此推动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习近平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得出的,把握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规律,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从整体上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谋划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括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方面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安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整体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在生态建设方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整体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明确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规定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又规定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重托,归根到底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建设方面,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必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借鉴。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定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侯,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侯,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P253)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P4)在党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一○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P542-543)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提出“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5](P628-629)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安排,以及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6](P625)。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就是“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P28),“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P29)这一整体战略安排是对改革开放以来 “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化和拓展,既体现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整体上设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是从整体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基本实现现代化包括各个方面的基本现代化,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基本实现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两个阶段目标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作一个整体得出的,这两个阶段目标的划分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的深刻认识。
围绕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系统、前瞻和发展的眼光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从整体上勾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一战略安排具有方向统领性,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进程来谋划,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整体福祉来谋划,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分成“两个15年”,必将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起到统领作用,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这一战略安排具有现实可行性,它从整体上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面临的良好态势与重大挑战之间的关系,考虑人民群众当前需要与未来社会发展可能之间的关系,保证目标的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统一、可预期性与渐进优化相统一。这一整体上的战略安排具有很强激励性,具有强大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必将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总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是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的整体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整体推进,决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安排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