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
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着力在扩大组织覆盖、加强队伍建设、联系服务职工、助推经济发展四个方面下功夫。
抓住依法建会的主线,使民营企业工会组织更快“建”起来。调整建会方式,依托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和社区(村)、园区、楼宇等基层联合工会,先吸收未建会民营企业的职工入会,一旦入会职工达到法定人数,街(镇)、园区总工会等上级工会帮助督促企业建会;加强对家政、快递、中介等新兴行业劳动关系和用工方式的研究,拓宽职工便捷入会渠道,如果职工有入会意愿而企业拒绝建会,则运用下发工会组建通知书、监督整改意见书和收缴工会筹备金等手段,并将其违法信息通报有关部门,倒逼推动企业建会;建立民营企业建会激励引导机制,明确将给予新建独立企业工会一次性奖励500元。
强化队伍建设的支撑,使民营企业工会职能更好“转”起来。受劳动关系等因素制约,目前民营企业工会中普遍存在没有精力、缺乏能力开展工会工作的现象。强化人员力量配备,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会干部特别是新上岗干部的培训力度。明确职工200人以上民营企业的工会主席,可由同级党政副职兼任,配备专职副主席,享受中层正职待遇;职工人数1000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应配备专职工会工作人员,可由上级工会安排工会协理员协助其开展工作,推荐街(镇)、开发(园)区优秀工会协理员兼任大中型民营企业工会主席或副主席。研究制定兼职工会干部岗位补贴等政策,设立相应的资格条件和考核标准,与工会规范化建设相挂钩。联合市地税局推进工会经费筹备金全额代征,通过先征后返经费收缴制度,保证民营企业工会经费足额到位。对小微民营企业集中的基层工会联合会和基层联合工会给予补助。
突出服务职工的核心,使民营企业工会作用更强“活”起来。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会职工服务场地、设施和项目建设的投入,要突出“更近”即贴近职工、“更准”即精准服务,让职工得到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推动职工人数较少的民营企业,独立设立工会办公室,建设满足职工最迫切需要的服务阵地;鼓励职工人数较多的民营企业,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职工之家”,依托职工书屋、爱心母婴室、心理咨询室、职工学堂、女职工周末学校等工会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素质,解决职工困难,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履行服务大局的责任,使民营企业工会品牌更多“亮”起来。广泛开展全行业劳动竞赛和职业(行业)技能竞赛,推动劳模先进评选向基层一线倾斜,保证民营企业和职工占有一定比例;各区、街(镇)、开发(园)区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联合工会,广泛吸纳民营企业工会和职工参加劳动竞赛、技能培训等活动,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各民营企业工会围绕生产项目、服务项目、创新项目来设计竞赛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竞赛。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组织职工为企业转型升级多想招、为加快发展多出力,用实际行动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将党建资源、群团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共同汇聚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资源,实现民营企业工会工作既要围绕维护职工权益搞好“自转”,更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搞好“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