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摘 要】目的:探究通心络和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43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43例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和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通心络;美托洛尔;老年冠心病;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01
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的增加,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也越来越高[1],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健康。为寻求更高效的临床治疗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我院对通心络和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5.38±3.58)岁,心功能均为Ⅱ~Ⅳ级,排除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合并症患者及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相关协议。
1.2 探究措施
两组患者均进行冠心病常规治疗[2],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3]:首次剂量6.25mg,bid,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若患者无不良反应,每1~2周加倍药物剂量,最终将药物剂量维持在25~50mg/d,bid。连续治疗6个月,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将药物剂量维持在上一剂的用量或暂缓对剂量的增加[4]。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进行联合治疗:4粒/d,tid,连续治疗6个月[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心功能各观察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判定: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②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2级或以上)。③无效:病情无显著改善甚至加重。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此次实验数据(临床治疗结果及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4%,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2.2 心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2:
3 结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心病。随着人们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越来越高,给人类的生命及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通心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通过升高患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中中的胆固醇,来改善内皮舒张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常用药,具有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改善血流灌注的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耐受力,同时还能够减缓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将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袁斐, 罗心平. 通心络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 24(4):300-302.
樊琳. 对比美托洛尔单用和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6):65-67.
邓丽立, 程效雄.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19):2279-2281.
史学颖, 张菊香. 美托洛尔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 10(10):793-7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