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萌
[摘 要] 书写是一门艺术,承载着中国文化,是长期必备的技能。小学第一学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起始和关键阶段。在态度上重视,保证书写时间的基础上,还需要方法上的指导。细致观察是书写的前提,笔法和结构规律是书写的内蕴。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展开想象,形象感知,借助辅助线和辅助符号圈圈画画的方式,可激发学生习字兴趣,增强对汉字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
[关键词] 形象感知;辅助符号;写法规律;审美观察
汉字书写不仅是一项长久必备的重要技能,而且可以培养静心、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一二年级是书写的起始阶段,也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一、趣味书写
第一学段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思维,图像不仅可以增加汉字的趣味,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辨别和记忆书写的形态。
早在古代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当然有其内在的深刻含义。但表面上却可以将字形比作人的长相:人高挺方美,字也追求挺直之气;人对称而长,字亦具有对称之美。对于人的长相,学生并不陌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力,将字形与人形相对应,学生比较容易鉴别字的美丑。一些笔画和偏旁可以比作身体的某一部分,如笔画“平撇”的教学:
师:“采”“丢”中的平撇像人体的哪一部分?
生:像人的头,平撇在字的最上面,头是人体最上面的部分。
师:头怎样做才能显得人精神呢?
(教师先后做垂头和微微抬头状。)
生:抬起来才有精神。
师:所以平撇也要抬起来,平一点,不能向下耷拉,字才有精神。
同样,“喝”的横折勾和“求”的竖勾像人的脚踝,使之显露出来方显得高挺。
再如偏旁“心字底”的教学:
师:如果把心比作一个人的话,心像一个怎样姿势的人?
生:躺着的人。
师:大体上看是躺着的,再仔细观察,具体怎样躺着的呢?是完全平躺,还是半躺。
生:是半躺着,慢慢躺下的。
师:上半身靠着沙发,中间躺下,下半部分开始微微向上,最后像人的脚一样向上翘。
心字底难写之处在于卧勾,这样把它比作一个人半躺着翘脚,十分形象,易于学生记忆其形态特点,同时可以避免心字写得太扁。与此类似,“口”像人的嘴一样小才好看。左耳旁和右耳旁,自古有之,左阜右邑,意思上并非与耳朵有关,后来由于形状像人耳而命名左耳旁和右耳旁。整体來看,字写得太宽就像人一样要减肥了。此外用自己的身体摆出造型表达字的问题,学生也很喜欢。比如字向哪边歪斜,就表现往哪边倒的姿势。
除了把字比作人,学生还可以自由想象某个笔画、某个偏旁,乃至某个字像什么,具有什么特点。比如:笔画中的横,不要像木头棍子一样,直而硬,要有起伏的变化,起伏以及顿笔、回笔不能弯,过弯就像方便面了。这一比喻,学生很容易避免写横的两个极端。点的特点是上面尖尖,下面圆圆,像个瓜子,像个小雨点。基于形象的顺口溜更便于记忆。再如“方框”的教学:
师:方框像什么?
生:像长方形。
师:还像什么?
生:像房子,里面有东西。
师:我们现在就来建造一所“房子”,你觉得怎样建房子既美观又舒服?
生:宽一点,不挤。
(教师按照学生说的写方框,先故意写得宽一点。)
生:不能太宽,不美观。
(师再按照学生说的写方框,宽度适宜。)
师:这是“房子”的宽度,具体地说,“房子”上下的宽度一样吗?
生:基本一样,或者下面比上面稍微宽一点。
师:是的,这样“房子”的地基才稳固,“房子”才不会倒。怎么才能做到上下一样宽?
生:竖要直。
师:这是这所“房子”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房子都得有窗户,才会透气,观察一下,方框的“窗户”在哪里呢?
生:在横和横折勾的连接处。
师:你打算怎样建这扇“窗户”?
生:横折勾长一点,横在横折勾勾的斜上方一点处回笔,或者轻轻落在横折勾的勾上。
师:做到这几点,你就是最好的建筑师了。
这样,将偏旁中的方框比作“房子”,慢慢引导就总结出了方框的写法:上下几乎一样宽或者下面比上面稍微宽一点点,地基要牢固。里面的空间应适度,不能太窄,里面的部分住着才舒服。但也不能太宽,太宽就变成了胖子。学生都很想把自己的“房子”造好。
二、巧用手段圈画
低段学生观察能力较弱,对位置和倾斜度等不容易较为准确地把握,辅助线和辅助符号可以清晰直接地呈现出笔画的位置及其倾斜度,笔画与笔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方面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学所使用的田字格或米字格中的横中线、竖中线就是为了帮助书写者确定笔画的位置及笔画的倾斜度。比如,最开始学习“一”,长横的斜度变化可与横中线相比较。竖中线的最大作用可用来垂直参照,利于某些字书写时做到中心对称。比如带横折勾的“方”、带弯钩的“家”参照竖中线,点、横和横勾的中心,横折勾和弯钩的顿笔处都在竖中线上,这样字才中心对称,端正不歪。在教学过程中,横折勾和弯钩没有到竖中线就顿笔勾,字就会向左边歪斜。但值得注意的一个误区是过度地确定每一笔所在的位置,严格按照字帖上的位置临摹,忽略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上的布局,书写就会变得机械呆板,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根据字本身的内在联系,第一笔的位置已经决定了之后每一笔的位置。常而久之,因为不知道笔画和结构上的布局,当没有田字格和米字格书写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道在哪里落笔而写不好的状况。
除利用好田字格或米字格已有的辅助线之外,在观察字和讲解字的过程中,可自己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和辅助符号帮助观察、分析和记忆。如用箭头表示笔画的运笔方向,特别是对于出现多次转弯的笔画,比如横折折撇和横折折钩。如图:endprint
<\\Qks005\本地磁盘 (E)\杂志\2018年科研版(全年)\第一期\16-1.tif>
对字内部各空间的大小、平分的部分,可用圆圈圈出来比对。辅助线还可以呈现整体感。比如三点水旁,用弧线将两点和提相连,脑海中会呈现整体的图像,根据弧线的弧度可以较为明确地记住第二个点向外的距离。辅助线对结构的观察也有帮助,比如左右结构的字要看宽窄和高低,一般左窄右宽,学生容易掌握,但却容易忽视并较难辨析左右两部分的高低。这时候在字的上下加以辅助的横线,即以上下的最低点处画横线,左右两边的高低便一目了然,学生写的时候也会多加注意。比如:在执教《画家和牧童》中的“抹”“挤”“拱”“批”时,经过前测发现,“抹”“挤”左右两部分高低区分不明显,学生很难注意到而不能准确把握,“拱”和“批”主要是右边部分的高低错落易被忽视,于是在教学时把这四个字放在一起,目标是通过采用辅助线,增强对左右结构高低错落变化的观察,教学效果明显。如图:
[抹][挤][拱][批]
圈圈画画的学习方式,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较为喜欢,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自主性。自己动手画一画还有助于对汉字的细致观察,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三、写法到位
中国书法讲究章法,硬笔书写也应掌握其基本的写法,其写法主要分为三部分:笔画的写法、偏旁的写法和结构规律。这也是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提出的写字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加强笔画的写法,提升笔画的精确性。硬笔笔画较细,单薄,对低段的学生来说不易观察其特点。追根溯源,硬笔的书写笔法来于软笔。通过观察软笔的书写过程和形状,容易观察和感知笔画书写的运笔方向、斜度大小和粗细的变化等。若不便于课堂上操作或没有软笔书写的基础,也可以使用粉笔将笔画粗线条放大或是通过PPT、书写软件展现软笔的写法。以下是对一些笔画特点、写法、注意方面的总结:
横:分为长横和短横,短横不顿笔,直接起笔。不仅要避免直而硬,还要避免将其写成浪线。
悬针竖和垂露竖运用时的区分:当最后一笔是竖的时候,通常为悬针竖。由于古代竖着写字,垂露竖需要回笔,悬针竖不回笔,最后一笔若是竖的话,采用悬针竖便可顺畅地继续往下写。尤其是行书和草书的时候,上个字的最后一笔可与下个字的第一笔连起来。
撇:虽然分为长撇、短撇、平撇,但其写法是一致的,只是长短和方向不同,写法都是右下顿笔,由重到轻提笔。所以要学会归类和变通。写撇时要注意提笔过程中,内在的力道犹存,避免写成锋利的“刀子撇”。
点:特點是小巧而精致,由轻到重,略弯,回笔。
捺:基本笔画当中最难的,写法为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快结束时顿笔轻缓地平出,此所谓一波三折。注意平出时不要快速向上挑。
2.加强偏旁的写法,提升偏旁的呼应性。偏旁是构字的部件,一个偏旁涉及诸多字,所以总结和掌握偏旁的写法不仅提高写字效率,同时有利于结构的掌握。
有些偏旁是独体字变化而来,要注意对比独体字和做偏旁之后的变化,并说明原因。比如:“木”和“禾”在左边做偏旁时,捺要变成点,给右边部分让位置。注意点的起笔位置在横和竖夹角的下面一点。“火”字在左边做偏旁时,捺变成点,竖点、竖撇彼此间有一定距离。雨字头扁而宽,“雨”字的竖变为竖点,横折勾变为横勾,给下面的部分让位置。山字旁和山字头注意“山”字的最后一笔竖由右倾变为左倾。
偏旁也可以进行归类,如:宝盖、穴宝盖、党字头和学字头,关键笔画都是横勾。四点底和皿字底,扁而宽,托稳上面部分并注意匀称。月字旁和贝字旁(贝子底)要瘦一点,关键笔画是竖撇。反文和女字旁:里面的空间需小。反文的第三笔撇在横的中间或中间偏右起笔,可缩小空间。女字旁还需注意中心对称,撇点的点为长点。
对于一些比较难的偏旁,需要多加反复练习,像具有曲折笔画的走之和双耳旁。走之,捺的起笔不超过横折折撇的起笔。耳朵旁,最容易写成数字3的形状,关键笔画是横撇弯钩。笔画较多的偏旁注意结构上的谦让和匀称,比如鸟字旁,左右两边笔画相当,左右大小也相当,上下布局懂得谦让,如“鹅”和“鸭”,左高右低,左短右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以各种方式为教学服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书写方面,我开始录制微课,为全年级课上或课后复习所用。下面为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中四会字病字旁“病”字的微课实录:
今天我们来学习病床的病字。先写病字旁,一点,二横,稍短;三长撇,先竖一点,逐渐向外展,给里面的部分让位置;四点,小一点,与撇有一点距离;五提,稍长,与撇相连。这就是病字旁的写法。
接下来写里面的丙字,一横;二短竖,向右稍斜;三横折勾,横稍长,顿笔向里折,比竖稍长,顿笔勾;四撇;最后一笔点。
3.加强结构的归纳,提升结构合理性。结构上,一些常见的基本规律有左窄右宽、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平分和匀称、中心对称、重心偏上、谦让和穿插。此外,左右结构更需要注意高低。笔画多的字,比如左中右和上中下结构的字,“谢”“算”“趣”等,结构上的特点是紧凑而匀称。再者还有主笔舒展:一个字通常有一个或两个主笔,其他笔画就要相应地收缩以衬托主笔。通透:就像房间里需要有窗户一样透气。比如偏旁方框横与钩之间可留有一点距离、有的左上角可不需要连牢。字体内部也需要通透,像“目”“日”“月”这样的字,内部横左连右断。中国汉字讲求变化之美,在一个字当中若出现相同笔画,便要找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
另外,要善于发现和总结一些小的规律:一个字当中如果出现两个捺,那么其中一个捺为主笔,另一个捺变成点,以凸显主笔的捺。如“类”。撇和捺在一个字中同时出现,一般撇短捺长,捺为主笔。左右两点同时对称出现,如“小”和“东”,左点小右点大。右边基本上要比左边大一点。因为右边通常要起到稳重的作用,比如“冈”字的横折勾要比左边的竖长。
对于低段的学生,要反复进行复述以记忆写法,就像习武要记住口诀一样。这样细微具体的写法,也许会让人产生会不会影响学生写字创造性、自我个性发挥的质疑。书写具有阶段性,有基础才能有发挥。一二年级以规范为主,打好基础,三四年级在基础之上共同临摹一本古帖,五六年级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各自的帖子,在章法中追求特点。
责任编辑 徐艳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