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20日,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如期开幕,长沙以“国际视野、国家格局、湖湘特色、长沙标杆”为工作标准,举办了“东亚文都 快乐长沙”民族音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东亚文都 书香长沙”中国图书馆第11届全民阅读论坛、文化体验、“东亚文化之都”文献资源中心揭幕等主题活动,搭建起中日韩三国更加紧密的文化交流网络,进一步加深了东亚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对于长沙积极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名城,推动长沙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湖湘文化国际影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戰略联通,开启中心城市与文化名城新征程
长沙主动开启“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服从国家外交大局、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充分贯彻湖南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生动实践,助力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文化名城。
1. 胸怀国际视野,扩大城市开放度。当前,中日韩三国关系改善进程处于关键阶段,政治趋冷、战略碰撞,文化交流是维系东亚大局的重要纽带。“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坚持国际视野,积极承接国际化、国家级项目,把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性,服务文化外交大局。此次活动,不仅仅向世人奉献了一台台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一场场硕果累累的文化活动,更是向世界传递了维护东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中国声音。
2. 融入国家格局,提高文化首位度。“东亚文化之都”长沙年活动立足大长沙、联动长株潭、引领湖南省、辐射湘鄂赣,在中部地区迅速掀起了文化建设高潮,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前期,长沙主动向文化部、外交部、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等单位请示汇报,构建部一省一市对接机制,积极解决筹备期间的工作难题。活动中,长沙以文化为核心,做好“文化+”文章,在“东亚文化之都”平台开展多领域、多层面交流合作。同期,举办“东亚文都 书香长沙”、中国图书馆第11届全民阅读论坛、“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重大品牌活动,全方位对外展示长沙的城市品质和文化魅力。
二、文化沟通,彰显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新作为
文化是人类沟通心灵、交流情感的桥梁,是国家加深理解、增进互信的纽带,“东亚文化之都”为中日韩三国深化交流合作架设了一座文化的桥梁,也向世人彰显了长沙秀外慧中、开放包容的形象以及长沙自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 主体活动讲述长沙“好故事”。向中日韩三国代表59人,美国、法国等国际友人,讲好“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故事,传播长沙好文化。中国古琴牵手日本琴、韩国伽琴,共同演奏了一曲《琴瑟和谐》;音乐会将中日韩三国耳熟能详、悦耳动听的经典民族音乐充分展示;“东亚文都 书香长沙”中国图书馆第11届全民阅读论坛活动上,周国平讲述传统文化的故事;“百家姓汉字展”以“汉字姓氏”为切入口,将日本京都市、韩国大邱市市长的姓氏“植村”、“权”以汉字书法的形式予以展示,讲述中日韩三国的共同历史文化遗产故事;长沙艺术家演示民族器乐和商代铜饶古乐,展示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2. 主题宣传传递长沙“好声音”。长沙紧扣主题,构建了网媒、纸媒、自媒“同频共振”的主题宣传。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权威媒体,头版头条、专栏专版,争相报道。韩国的《中央日报》《每日新闻》,日本的《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等境外主流媒体长沙“出镜”频繁。通过百度检索“东亚文化之都长沙”新闻报道(含转载)达到456篇;“东亚文都长沙”微信公众号、专题网页浏览量达到10万人次;长沙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为湖南赢得了首张文化标识国际名片。
3. 主要阵地展示长沙“好形象”。通过展示文化阵地,开展“快乐长沙”全球营销。在长沙规划展示馆,通过大视野、全景式、多维度、数字化呈现出长沙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发展盛况,让客人们感受到长沙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在长沙博物馆里,一件件文物,让日韩代表们在历史长河中追溯文化的根源、感受文明的进步。在雨花非遗馆,富有“湖湘文化”符号的非遗项目一一呈现在日韩代表团面前,长沙弹词、皮影戏、湘绣、炒茶工艺的现场,让日韩代表纷纷点赞。韩国大邱市长权泳臻在专访时说:“在我眼中,长沙是中国最美的城市。”日本京都市副市长植村哲表示“长沙的发展旋律充满了力量”。
三、渠道畅通,构建区域合作与城市外交新网络
“东亚文化之都”是超越国家关系的多边文化品牌。中日韩三国共建“东亚文化之都”,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网络,开拓携手并进的阳光大道,成为提倡区域合作和城市外交的重要载体。
1. 扩大了“朋友圈”。“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开幕式期间,各方宾客云集长沙。开幕式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湖南省副省长向力力等领导亲临指导。“东亚文都 书香长沙”中国图书馆第11届全民阅读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日、韩文化界专家代表共1000多人,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亲临讲座,更是让长沙“东亚文化之都”的美誉通过来自国内外的代表声名远播。5月份,受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以及欧洲文化之都(荷兰莱瓦顿、塞浦路斯帕福斯市)等有关文化机构邀请,长沙市率团赴欧还开展了“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当选城市交流合作活动。
2. 组建了“文化群”。借助“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的开幕,长沙有效地组建了强大的“文化群”,多条战线发力发声。“东亚文都 书香长沙”第24届图书交易会,吸引约10万市民进书市、逛书展、论书道、品书香。“2017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开设了六个展区,参展企业达到300多家,吸引了来自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境外企业积极参展并洽谈业务。开幕式之后,“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夏之恋·长沙第二届国际音乐艺术季、长沙历史文化陈列、《红于二月花》首演、橘洲音乐节接踵而至,持续为长沙市民奉上一场场高品质、国际范的文化活动。
3、联结了“工作网”。“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开幕式,与全市教育、体育、旅游、经贸等领域的重大国际外事活动遥相呼应、互相映衬,共同提升了长沙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3月12日,第22届法语活动节长沙站在长沙市图书馆拉开帷幕;3月23日,2017世预赛中韩足球赛在长沙贺龙体育馆举行;4月7日,“书香湖南·品读大师——毕加索与达利艺术真迹展”在长沙纸本艺术馆开幕; 4月17日-19日,“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聚集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83位青年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专家、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共100余人出席论坛,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中外青年代表致寄语。
四、民心相通,完善政府合作与民间交流新机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架起了中日韩三国人民心灵相交的桥梁,对于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民间交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范本。
1. 以文传情,长沙文化走出去。此次活动,将长沙文化融入特色节目,并把本土创作的文化节目带到日本京都、韩国大邱进行展演,备受各地关注。2月,在“东亚文化之都”日本京都活动年开幕式上,《刘海砍樵》《陶俑舞》等特色节目备受日本各界欢迎,占据了《产经新闻》《朝日新闻》《京都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头条位置和重要版面。5月,大邱开幕式,花鼓戏、变脸、唢呐、长沙山歌等具有湖湘标识的节目,全面展示了长沙文化的独特魅力。长沙动漫展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简牍帛书随“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艺术”文物展在日本大放异彩。
2. 以文为媒,世界元素涌进来。“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开幕式上,来自韩国的扇子舞、伽琴,日本的京舞伎、踢踏舞、日本琴等先后亮相,令人惊艳。第24届长沙图书交易博览会,设置“东亚文化图书特别展示区”,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等作品大受好评。中国·长沙印刷产业博览会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企业纷纷参展。夏之恋·长沙第二届国际音乐艺术季邀请俄罗斯圣彼得堡交响乐团、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纽约林肯中心爵士乐团等名家名团陆续登台。这些都为长沙注入了世界元素,推动了城市的国际化。
“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已拉开大幕,中日韩三个国家,长沙、京都、大邱三个城市将本着“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精神,突出“共生·创新·和谐”共识,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