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了爱我自己的生物/我却温了你的眼睛/我生了时代的心/我将说出我的眼泪/无限一切的生物/也没望见来复苏的大地/世界悲剧的角色/那时候的人们。”这篇名为《世界悲剧的角色》的诗歌出自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据了解,它还“写”了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用100个小时“学习”了自19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所有作品。
也就是说,小冰用算法综合了诗人们的“经验”,是一种基于模仿的创作。微软认为,小冰写诗的下一步是完成“大规模的内容生产”,更远的愿景是,人工智能将对应人类的某些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
(摘自《四川工人日报》)
多维解读
角度一:诗歌创作需要灵感和情绪。人类之所以能够创作诗歌,关键就在于人类擁有其他万物所没有的灵感和情绪。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创作诗歌,是以其内部所储存的大量文学作品为基础,运用逻辑推理和算法形成,缺少了诗歌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所以说,要想写好诗歌,真正体现其独特的韵味,是靠写作者的感悟能力、情感体验及其创作经验,而这些却是人工智能所不具有的。因此,人工智能所创作的诗歌,根本不能算作纯文学,而是一种程式化的模仿。
角度二: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社会已经步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新技术,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我所用,为推动社会进步服务。
适用话题
文学、创造力、科技创新、人工智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