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兆铭,李思言,姜乃煊,李鹏程
(大连民族大学 建筑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聚落形态是建筑群体与地域环境经过千百年的互相影响交织而成的建筑群布局方式,由于自然、地理、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民族的聚落形态也具有地域性的差别和特质,是人类认识自然、运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历史书,也是中国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国西南地区土家族传统聚落形态是土家族及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根据其聚居地的地理特征和民族风俗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带有一定规律性和特色的建筑布局方式,并随着土家人生产力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改变而变化。本文着重研究黔东北地区当代仍在生活使用中的土家族传统村落,其聚居地区为武陵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其中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地区达到70%以上[1],武陵山脉主体呈东北——西南方向贯穿贵州铜仁的松桃、印江等地,因此造成了黔东北重山叠岭,岗峦密布的喀斯特地貌奇特景观。
古老的土家族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商代末年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牧野之战”,其中的巴蜀之师就是土家族的祖先,战争胜利后建立了巴子国,因此称为“巴人”。《宋史》中改称巴人为“土人”,《明实录》中称思州、思南处人为“土人”,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中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贵州铜仁的沿河、印江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因此在此处聚居的土家族被称为黔东北土家族。
土家族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数千年来积淀了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风俗文化贯穿了土家族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在社会生活上,有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筑屋时的“赶年”“哭嫁”“抛糍粑”等习俗;信仰崇拜上有“祭祀”“看风水”以及每户均设有神龛等习俗;文艺活动上则有“摆手舞”“傩戏”以及面具艺术等。
土家族跨越漫长的历史岁月,经历多次多源融合而成,加上民族的杂居,受到其他民族(主要是汉族)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其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格局。完整的土生宗教信仰的原生形态已难重构,唯其崇拜自然、信仰万物有灵、敬祖先、信尚巫鬼的古风至今犹存[3]。其信仰崇拜从崇拜对象上可以分为自然崇拜和人文崇拜两种,自然崇拜包括对司管自然现象的神明和神兽的崇拜,而人文崇拜主要是对祖先、英雄、巫师以及佛、道等宗教的崇拜。对土家人来说,自然和人文两种崇拜并不冲突,在土家族民居中堂屋往往设有神龛,其中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神位,其中的含义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祖先、父母、师长的感恩,这种祭祀方式和许多其他的单一崇拜不同,包含了对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崇拜。
土家族聚落最大的特点就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其主要建筑形式是适合山地地形的吊脚楼,既可以调整吊脚的高低和位置使建筑与地形结合,又可以起到防虫防潮的作用。在聚落上,土家族民居往往依山造势,建筑群随山体、水流蜿蜒伸展,鳞次栉比,再加上建筑在建造之前通常要经过风水选址,因此聚落虽随山势而建,但房屋排列颇有规律秩序,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韵律。
建筑聚落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之间进行的互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聚落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贵州独特的山地环境对于黔东北土家族聚落的分布和形态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风水学是古代一门关于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址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对土家族聚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土家族聚落在形成选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基本思想,即“山水交会”思想。“负阴抱阳,金带环抱”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住宅和聚落选址条件。
黔东北土家族聚落正是依托传统风水学说,结合土家人的崇拜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特点演化而成的。土家人对村落、建房位置和地基的选择在堪舆上讲究山有来龙去脉,谷能藏风纳气,村后方要有靠山,并符合山势阴图风水中最佳的村址选释阳五行说。背靠众山之“势”,即山脉都朝着一定方向,主脉两侧有余脉,呈环抱的形状,谓之“气”[4]。除基本的负阴抱阳思想,居于群山之中的土家人非常注重“龙脉”——绵延起伏的山脉。土家人建房前都要请风水先生带着罗盘仔细查看龙脉的趋势走向,在土家人心中,这龙脉的走向和气势不但能保佑生产生活的顺利,更能为子孙后代带来护佑和福祉。土家人更为山水寄予了更多人性化的寓意,如“山管人丁水管财”等。
黔东北土家族人民通常选择有水源经过,地质条件好,利于建房的台地或平地定居。建房材料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的木材、石材来建造。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形使得同时满足水源充足和地形宜居的区域小而细碎,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黔东北土家族村寨聚落总体呈现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谷地坪坝型——均匀片状聚落、峰丛洼地型——向心带状聚落、山地台地型——散珠带状聚落。黔东北土家族聚落总平面图如图1。
图1 黔东北土家族聚落总平面图
3.1.1 与山体的关系
谷地坪坝型——均匀片状聚落。黔东北属于喀斯特地形中的峰丛区,山与山交界处中有大量的谷地和坝地,这些谷地土地平坦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相对而言交通便利,此类地形是贵州重山峻岭中最适宜人们聚居的地形。谷地坪坝型村寨通常选址在山谷底部的平地或山脚与谷地过渡的缓坡上。
峰丛洼地型——向心带状聚落。在黔东北的山地地形中,喀斯特峰丛洼地是一种十分典型同时又分布较为广泛的地貌类型。洼地是山间面积较小的低谷,多为坡地,但坡度不大,稍加改造便可耕作建房。但由于洼地较为封闭,交通不畅,宜居土地面积有限,且只选择在有水流通过的区域。
山地台地型——散珠带状聚落。山地台地型是指聚落位于山地山脚或山间台地上的一种选址类型,所谓“台地”是指山体中较为平缓的坡地。居于山脚台地的聚落通常位于面积较小的洼地和谷地,当地居民为了把有限的平整土地用于耕种,因而选择居住在山脚不易于耕作的台地上。山间台地与山脚台地的概念比较相似,是在利用山体间的台地处定居发展而成的聚落类型,不同的是,山间台地没有完整的耕地,当地居民选择定居位置时主要依据是山间否有水源和适于耕作的台地。
3.1.2 与耕地的关系
谷地坪坝型——均匀片状聚落。谷地土地平坦肥沃,适于耕作,耕地较充分;峰丛洼地型——向心带状聚落。多为坡地,但坡度不大,土地面积有限,往往规模不大;山地台地型——散珠带状聚落。房屋与耕地的组合形式十分多样,有田围房、房围田、房田穿插和房田分离等不同形式,黔东北土家族聚落与山体及耕地的关系如图2-3。
图2 黔东北土家族聚落与山体的位置关系
图3 黔东北土家族聚落与耕地形态示意图
(1)谷地坪坝型——均匀片状聚落。谷地坪坝地形通常气温较山地更高,耕地富饶,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易,在聚落形态上,村寨最初以水源或道路方向延伸分布,随着村落的发展,新建部分将以最初的房屋为中心平行或辐射状发展,进而形成与所处谷地形状相似的面状总平面,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村寨形态。
(2)峰丛洼地型——向心带状聚落。在聚落形态上,村寨通常选择在有水流通过的洼地,沿洼地等高线形状延展分布,形成带状形态,并具有向心趋势,聚落整体形态与地形相吻合。聚落的房屋、耕地基本坐北朝南,但畜卷、杂物棚等设施布置较为杂乱。由于洼地与洼地间的孤立分布,形成了每个聚落在空间上的相对独立,而每个聚落的房屋、畜圈、耕地、晒粮场等又无规则的分布;由于洼地面积狭小,土地十分有限,有限的环境容量决定村寨的规模也较小,住户大多为几户、十几户不等,形成了小聚居的土家族聚落文化形态[5]。
(3)山地台地型——散珠带状聚落。在聚落形态上,山地台地型聚落起初沿同一等高线边缘延展分布,形成与等高线形状相似带状聚落形态,随着村寨的发展或台地面积的限制,聚落会纵向延展,即在更高或更低的等高线上选择宜居的台地新建房屋,进而形成类似梯田式的,依山借势的立体聚落形态。由于贵州山高、坡陡、谷深、路险的地貌特征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生活在山地台地的人群与外界相对孤立,村寨数量多规模小,如同散落在群山之中的珠子。由于此类村寨往往与世隔绝,因而村寨聚落、建筑以及风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
通过以上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总结出,黔东北土家族聚落的发展是在土家族社会文化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双重影响下发展的,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和自律属性。
黔东北土家族聚落具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黔东北土家族聚落形态是在本民族的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综合因素下,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形成的,与其他的少数民族聚落一样,聚落形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包含着社会特质与聚落形态特质,为民族历史、地理、民俗、建筑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黔东北土家族大多居于贵州群山之中,聚落形态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但在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意识形态的双重作用下,土家族聚落总体呈现出尊重自然、依山借势、注重风水等特点,是建筑与山体水体融合共生的典型案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1] 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2] 杜茜.黔东北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探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3] 周亮.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4] 梁译文.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建筑文化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5] 赵星.贵州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研究 [J].贵州民族研究,201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