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

2018-02-05 22:32
中华环境 2018年5期
关键词:上善若水事关面源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水覆盖,人体水分占体重的70%左右,生命起源离不开水,水与自然、水与人有着密切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强调,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世界几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人离不开水,但水患又是人类的心腹大患。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

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但由于人口数量庞大,人均用水量很低,其中能作为饮用水的水资源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多有发生。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017年6月,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新法坚持问题导向,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新措施予以规范化、法制化,顺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明确了新时代水污染防治的思路和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18年,生态环境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尽管我国水污染防治初步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方还没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城镇和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面源污染控制尚未实现有效突破,流域水生态破坏比较普遍,水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年度水质目标完成压力很大。对于水污染防治,李干杰部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曾指出,要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两手发力”,一手抓污染减排,另一手抓扩容,让水生态系统有更大的接纳和净化能力。要突出“四种水体”(集中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劣V类水体、不达标的排污口水体),倒逼污染治理工作和生态保护工作,同时要加快“四项整治”工作(工业园区污染整治、生活源污染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相信通过综合施策和多组“组合拳”,“水清”将不再遥远。

老子言,“上善若水”,告诉我们水滋润万物,人要像水一样,专注于做善事。水将自己贡献给所有的产品和行业,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却带来了水污染。钱易教授在2016年6月5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安全与生态文明学术报告会上曾说道,我们现在比老子教育我们的话还要多做一步,我们要化腐朽为神奇,我们要把污泥浊水变成青山绿水,我们要造福子孙万代、千秋万代,我们要贡献我们自己。诚如老一代治水人所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然而万物皆可能带来水污染,去浊还清,净水长流,恰是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目的所在和神奇之处。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8年5月

猜你喜欢
上善若水事关面源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之三)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上善若水
事关你的“钱袋子”这些变化了解一下
杨三明:上善若水,求变者通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